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70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其包括管廊舱室和若干个活动盖板,所述自防水敞口管廊还包括两个纵向排水沟和若干个横向排水沟,其中,两个纵向排水沟沿管廊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在管廊舱室的两侧;若干个横向排水沟沿管廊的长度方向并排且均匀地固定设置在管廊舱室的顶部,且横向排水沟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纵向排水沟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雨水可通过活动盖板之间的缝隙流入横向排水沟内,再汇集至排水沟内,能够有效防止雨水进入管廊舱室内,使管廊舱室内部时刻保持干燥;与传统的管廊地面出入口、检查口相比,本方案不需要设置超过地面高度的出入口用房,不占用地面行车道,不影响地面车辆和人员通行。不影响地面车辆和人员通行。不影响地面车辆和人员通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类管线的维修、扩容造成的“拉链路”和空中“蜘蛛网”的问题,对提升城市总体形象,创造城市和谐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管廊业内专家表示,地下综合管廊在中国大地上并非新生事物,相关技术比较成熟,但决定综合管廊使用效果的远不止结构,防水层才是决定这些地下工程能否保百年安全的关键所在。综合管廊根据其所收容的管线不同,可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综合管廊(电缆沟)三种。
[0003]干线综合管廊和支线综合管廊标准段为全封闭式箱型结构,通常会间隔一段距离设置地面人员出入口和检修口,出入口和检修口即为局部敞口区域,敞口区域普遍存在防水问题,雨水容易从敞口段进入管廊内部,对管廊内部设施设备造成危害。一般也可以采用地面出入口设置露出地面的建筑物,但是严重影响美观,影响道路路面通行。缆线综合管廊(管廊沟)为全部敞口式箱型结构,上部采用全部开口加上活动盖板方式建造,雨水更是必然会进入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用以解决现有的综合管廊在敞口区域普遍存在防水问题,设置露出地面的建筑物防水时,会影响美观和影响道路路面通行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包括管廊舱室和若干个活动盖板,所述自防水敞口管廊还包括:
[0006]两个纵向排水沟,沿所述管廊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管廊舱室的两侧;
[0007]若干个横向排水沟,沿管廊的长度方向并排且均匀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管廊舱室的顶部,所述横向排水沟横跨两个所述纵向排水沟设置,且所述横向排水沟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纵向排水沟连通;相邻的所述横向排水沟的间距与所述活动盖板的宽度相等。
[0008]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排水沟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排水管,若干个所述排水管沿所述纵向排水沟的长度方向分布。
[0009]进一步的,所述管廊舱室内部沿其宽度方向并排固定设有若干个内隔墙,所述内隔墙将所述管廊舱室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支管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隔墙顶端高度与所述横向排水沟顶端高度相等,且均不低于所述管廊舱室顶端的高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盖板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纵向排水沟内壁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纵向排水沟外壁的间距。
[0012]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排水沟外壁的高度高于所述管廊舱室的高度,使得所述活动
盖板能够嵌入式地盖在两个所述纵向排水沟之间。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所述自防水敞口管廊,完全利用体系自排水功能,雨水可通过相邻的所述活动盖板之间的缝隙流入所述横向排水沟内,再汇集至所述排水沟内,能够有效防止雨水进入所述管廊舱室内,使所述管廊舱室内部时刻保持干燥;
[0015](2)与传统的管廊地面出入口、检查口相比,本方案不需要设置超过地面高度的出入口用房,不占用地面行车道,不影响地面车辆和人员通行;
[0016](3)与传统的缆线综合管廊相比,本方案取消了传统的盖板缝隙之间的防水密封膏等防水措施,减小施工工序和造价成本,且所述活动盖板可随时开启,方便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的俯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1]实施例一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管廊舱室1和若干个活动盖板2,所述自防水敞口管廊还包括两个纵向排水沟3和若干个横向排水沟4,其中,两个所述纵向排水沟3沿所述管廊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管廊舱室1的两侧;若干个所述横向排水沟4沿管廊的长度方向并排且均匀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管廊舱室1的顶部,所述横向排水沟4横跨两个所述纵向排水沟3设置,且所述横向排水沟4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纵向排水沟3连通;相邻的所述横向排水沟4的间距与所述活动盖板2的宽度相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自防水敞口管廊,完全利用体系自排水功能,雨水可通过相邻的所述活动盖板2之间的缝隙流入所述横向排水沟4内,再汇集至所述排水沟3内,能够有效防止雨水进入所述管廊舱室1内,使所述管廊舱室1内部时刻保持干燥。与传统的管廊地面出入口、检查口相比,本方案不需要设置超过地面高度的出入口用房,不占用地面行车道,不影响地面车辆和人员通行;与传统的缆线综合管廊相比,本方案取消了传统的盖板缝隙之间的防水密封膏等防水措施,减小施工工序和造价成本,且所述活动盖板2可随时开启,方便后期维护。
[0023]具体地,所述纵向排水沟3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排水管5,若干个所述排水管5沿所述纵向排水沟3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排水管5与市政排水管网或排水池连接。
[0024]如图3所示,所述管廊舱室1内部沿其宽度方向并排固定设有若干个内隔墙6,所述内隔墙6将所述管廊舱室1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支管廊10。
[0025]所述内隔墙6顶端高度与所述横向排水沟4顶端高度相等,且均不低于所述管廊舱室1顶端的高度,使得所述横向排水沟4在排雨水的同时,兼具支撑功能,也可提高管廊的横向受力性能,减小管廊侧壁土压力作用导致的管廊侧壁变形。
[0026]所述活动盖板2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纵向排水沟3内壁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纵向排水沟3外壁的间距,使得所述活动盖板2两端的雨水能够流入所述纵向排水沟3内,增强排水性能。
[0027]所述纵向排水沟3外壁的高度高于所述管廊舱室1的高度,使得所述活动盖板2能够嵌入式地盖在两个所述纵向排水沟3之间,提高了所述活动盖板2的稳固性。
[0028]工作原理:
[0029]下雨时,雨水从相邻的所述活动盖板2之间的缝隙流进所述横向排水沟4,再流入所述纵向排水沟3,最后通过所述排水管5集中排走,以疏防漏,有效防止雨水流入所述管廊舱室1内部,保持所述管廊舱室1内部干燥。
[0030]本方案的施工实施步骤为:
[0031]首先在施工场地完成“三通一平”,并在地面进行放线定位,完成管廊结构基坑工程施工;基坑施工完毕后,施工综合管廊底板;底板施工完成后,施工管廊侧墙和内隔墙6;接着施工管廊顶部纵向排水沟3和若干个横向排水沟4,并安装排水沟外接排水管5,将外接的排水管5与市政排水管网连接或集中排水池进行处理;完成活动盖板2施工,将活动盖板2盖到管廊顶部,每块活动盖板2横跨纵向排水沟3中部设置,并使相邻活动盖板2的间隙正好骑在横向排水沟4上;完成管廊基坑土体回填,管廊内部管线和桥架安装。做排水实验,验收通过后,即完成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包括管廊舱室和若干个活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防水敞口管廊还包括:两个纵向排水沟,沿所述管廊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管廊舱室的两侧;若干个横向排水沟,沿管廊的长度方向并排且均匀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管廊舱室的顶部,所述横向排水沟横跨两个所述纵向排水沟设置,且所述横向排水沟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纵向排水沟连通;相邻的所述横向排水沟的间距与所述活动盖板的宽度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水沟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排水管,若干个所述排水管沿所述纵向排水沟的长度方向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高超徐攀梁传浩布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