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27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感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规定间隙并互相对置配置的下部电极板和上部电极板、以及在各自电极板的相互对置面上设置的下部导电膜和上部导电膜, 所述下部电极板,在与上部电极板对置的面上,通过规定厚度的薄膜形成所述下部导电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显示面上的、根据其显示面的显示内容可用笔或手指等坐标输入的。用于这些移动机器等的感应板,例如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并能够使在透过感应板可见的显示面上显示的日历表、日程表、通讯录管理等各种功能进行切换。或者,在由感应板的薄膜状的透明电极板构成的操作面上,通过用笔或手指等压住的状态使移动,从而能输入所希望的文字或图像等。或者,也可用笔等使显示或移动计算机显示器上的光标来描绘轨迹。这样以往的感应板,如图3所示,在最下部配设有由透明树脂材料构成的平板状下部电极板21,在上述下部电极板21的平坦状的上面按规定的膜厚度形成由透明ITO膜构成的下部导电膜22。此外,在下部导电膜22上面,按规定的间隔和按X方向及Y方向整齐排列形成在规定高度形成的由绝缘性材料构成的多个点隔板23。此外,在下部导电膜22上的外周部,按规定的宽度形成厚度比点隔板23高的厚绝缘模24。此外,隔着外周部的绝缘模24,在与下部电极板21相对置的上方配设由规定厚度的透明薄膜等构成的具有弹性的上部电极板25。在与下部导电膜22相对的整个上述上部电极板25表面上,按规定厚度形成由与下部导电膜22相同材质的ITO膜构成的上部导电膜26。然后,上部导电膜26的外周部接合在绝缘模24上,下部电极板21和上部电极板25形成一体化。这样的传统的感应板的制造方法,首先成形加工透明树脂材料,形成外形大致为长方形形状的下部电极板21。然后,设置规定的间隔,将多个下部电极板21放入蒸镀装置内,在真空状态的蒸镀装置内,在下部电极板21的表面形成下部导电膜22。此外,关于上部导电膜的形成,在真空状态的蒸镀装置内拉转卷为辊状的片状透明薄膜(无图示),在透明薄膜的一面形成规定厚度的上部导电膜26。将形成上述上部导电膜26的片状透明薄膜切断成大小与下部电极板21相同的尺寸,形成上部电极板25。然后,利用光刻技术或屏蔽印刷等,在下部导电膜22上,按X方向及Y方向等间隔地整列形成多个点隔板23。之后,利用屏蔽印刷等,在下部导电膜22上的外周部形成比点隔板23高的绝缘模24。然后,将上部电极板25放置在下部电极板21上面,在下部导电膜22和上部导电膜26对置放置的状态,采用热熔敷等方法将上部导电膜26的外周部接合在绝缘模24上。于是,通过绝缘模24使下部电极板21与上部电极板25一体化,由此制造出传统的感应板。对于这种传统的感应板,操作者通过用手指或笔等按压上部电极板25的表面,上部导电膜26搭接在点隔板23和点隔板23之间的下部导电膜22上,并导通。由此,可进行所希望的坐标输入。在上述传统的感应板中,由于将下部电极板21汇集在多个单元内一起投入蒸镀装置内,在下部电极板21的表面上形成下部透明导电膜22,所以在下部电极板21上形成下部透明导电膜22的工序为分批方式,下部电极板21的制造工序就要停滞。因此,生产率降低,传统的感应板存在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解决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感应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规定薄厚并互相对置配置的下部电极板和上部电极板、以及在各自电极板的相互对置面设置的下部导电膜和上部导电膜,上述下部电极板,在与上部电极板对应的一面上,通过规定厚度的薄膜形成上述下部导电膜。此外,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2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薄膜的一面形成上述下部导电膜,在另一面粘合上述下部电极板。此外,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3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部电极板由树脂材料构成,上述薄膜具有比上述树脂材料更优良的耐热性。此外,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4解决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感应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配设具有规定间隙并相互对置的下部电极板和上部电极板以及在各自电极板的相互对置面设置的下部导电膜和上部导电膜,通过在一面预先形成有下部导电膜的片状薄膜上,成形加工树脂材料并一体化形成上述下部电极板。此外,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5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上述下部电极板上压合上述片状薄膜,成形加工上述下部电极板。此外,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第6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成形加工上述下部电极板的成形金属模,具有可充填上述树脂材料的上部敞开的充填部及位于上述充填部上面的能够控制上述片状薄膜向上方一侧移动的上模,在以上述上模控制上述片状薄膜向上方一侧移动的状态,向上述充填部充填上述树脂材料。此外,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7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成形加工,连续在上述片状薄膜上形成上述下部电极板,用切断用金属模切断上述片状薄膜,形成上述下部电极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下部电极板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3是传统感应板的主要部位剖面图。1下部电极板,2透明薄膜,3下部透明导电膜,4绝缘模,5点隔板,6上部电极板,7上部导电膜,10片状薄膜,11传送辊,12成形金属模,12a充填部,12b口部,13上模,14切断用金属模,14a下部切割刀具,14b上部切割刀具,21下部电极板,22下部透明导电膜,23点隔板,24绝缘模,25上部电极板,上部透明导电膜。首先,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应板,如图1所示,在最下部配设有由材质为丙烯酸或聚碳酸酯等透明树脂材料构成的下部电极板1。通过成形加工等,使上述下部电极板1的外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厚度达到0.5~1mm。此外,通过厚度为40~100μm的透明薄膜2,在下部电极板1的作为一面的上面,利用蒸镀等方法形成由透明ITO(Indiun Tin Oxide)电阻膜构成的下部透明导电膜3。上述透明薄膜2,由PET薄膜等材料构成,比用于下部电极板1的透明树脂材料具有更优良的耐热性。此外,在利用后述的制造方法成形加工下部电极板1时,通过在树脂材料为熔融或软化状态的下部电极板1的一面的上面上压合,粘合透明薄膜2,使下部电极板1与透明薄膜2一体化。此外,在下部透明导电薄膜3上的外周围部,按规定宽度尺寸形成用规定厚度的保护膜覆盖的绝缘模4。在被上述绝缘模4围着的下部透明导电膜3上,利用光刻技术等,按在X方向及Y方向以规定间隔整齐排列并突出形成多个点隔板5。上述点隔板5的高度低于绝缘模4的厚度,在点隔板3的顶部与后述的上部透明导电膜7之间形成规定尺寸的间隙。此外,在与下部透明导电膜3具有规定尺寸空隙并对置的上方,配设透明的薄膜状的上部电极板6。该上部电极板6由具有弹性的PET薄膜等材料构成,在与下部透明导电膜3对置的下面,利用蒸镀等方法形成规定厚度的由与下部透明导电膜3同材质的ITO膜构成的上部透明导电膜7。然后,用热熔敷等方法将上部透明导电膜7的外周部接合在绝缘模4上,使下部电极板1与上部电极板6一体化,从而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感应板。下面,参照附图2说明上述本专利技术感应板的制造方法,首先,在辊状卷取部10a上配设卷取透明的片状薄膜10。关于这种辊状卷取的片状薄膜10,预先在其一面的外面用蒸镀等方法形成由规定厚度的ITO膜构成的下部透明导电膜3。在上述的片状薄膜10中,预先蒸镀下部透明导电膜3的工序,通过在真空状态的蒸镀装置(无图示)内拉转片状薄膜10,在片状薄膜10的一面上蒸镀由规定厚度的ITO膜构成的下部透明导电膜3。从卷取部10a引出在上述一面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武角野刚志市原良教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