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业务协同的企业服务门户平台及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12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协同的企业服务门户及构建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市政企业服务不全面、过去被动的问题。所述企业服务门户的构建方法,采用多层B/S架构,首先基于政务云搭建云计算中心,再构建对外服务层,创建若干源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保存汇聚的业务协同源数据;基于对外服务层的源数据库,依次构建业务数据层、包括应用环境和决策环境下的平台支撑层、两种环境对应的应用层以及接入层,整合经济服务、科技创新、住宅建设、环境保护和水利等多个市政部门职能,形成政企互动渠道提高企业服务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企业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同时为政府管理部门分析企事业单位对各类应用的使用情况,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撑。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业务协同的企业服务门户平台及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企业服务信息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业务协同的企业服务门户平台及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市政办公也采用信息化系统。企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市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0003]现有技术中,在企业服务方面,通常包括信息化办公系统及政府在线等门户。其中,信息化办公系统一般用于政府内部办公,并没有专门针对企业服务的内容。政府在线等门户,一般用于企业在政府部门的网上办事,也未涉及到市政企业服务的全部内容。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只能被动的登录所在区域市政部门的网站,获取信息和体验服务,无法及时获得相关政策信息,在不能充分发挥市政部门的企业服务职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业务协同的企业服务门户平台及构建方法,通过构建统一的企业服务门户,整合经济服务、科技创新、住宅建设、环境保护和水利等多个市政部门职能,形成政企互动渠道,为企业提供全面、实时、涵盖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就业、科研、金融、物流等多元化服务,提高企业服务效率,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协同的企业服务门户的构建方法,所述基于业务协同的企业服务门户的构建方法,采用多层B/S架构,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S1,基于政务云搭建云计算中心,由云计算中心提供机房环境、池化的网络资源、存储资源、计算资源及安全资源;
[0008]步骤S2,在所述云计算中心中构建对外服务层,创建若干源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保存汇聚的业务协同源数据;
[0009]步骤S3,基于对外服务层的源数据库,构建业务数据层;
[0010]步骤S4,在业务数据层上,搭建由应用环境下的支撑层和决策环境下的支撑层构成的平台支撑层;
[0011]步骤S5,根据应用环境下的支撑层构建业务应用层,根据决策环境下的支撑层构建辅助决策应用层;
[0012]步骤S6,基于业务应用层和辅助决策应用层构建接入层。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2中所构建的数据库,与源数据的来源相对应,提供保管、存储各类业务系统的相关数据信息,以数据库为基础对业务源数据进行汇聚管理,是支撑企业服务门户众多业务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数据库通过数据接口汇聚业务协同源数据,
所述数据接口包括四类,其中:
[0015]第一类接口与大数据管理工作部门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对接,用于所述企业服务门户从区大数据服务平台获取市大数据湖的数据和区统计、工商、税务、城管、城建、交通等其它政府部门的数据,还用于所述企业服务门户向区大数据服务平台共享数据;
[0016]第二类接口与不同等级的政府工作部门的垂直管理系统对接,从这些系统获取企业服务门户所需的数据;
[0017]第三类接口与经济促进工作部门内部旧有的系统对接,迁移历史数据,把旧有沿用系统整合进企业服务门户,保护旧投资;
[0018]第四类接口与第三方系统对接,获取企业服务门户所需的数据。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类接口向区大数据服务平台共享数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API服务接口提供数据,另一种是开放业务数据库的只读连接。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四类接口所获取的数据,包括从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获取的企业信用数据,从第三方数据公司获取的宏观经济、产业、企业、商品、金融交易数据。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3构建业务数据层,以对外服务层的源数据库所保存的源数据为基础,提供大数据有分析、处理、权限下发、数据共享及业务功能的实现。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4中:
[0023]业务环境下的支撑层是各类业务应用运行的微服务能力,包括服务类、集成类、资源类、运维类、支撑类、数据类以及在此基础服务之上构建的各类业务应用服务;
[0024]辅助决策环境下的支撑层是数据分析类应用的基础,支持数据分析模型定制,提供智能检索、类比、类聚、评价、预测、决策仿真模拟。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5构建业务应用层,具体包括:
[0026]构建企业服务统一入口服务层,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统一的入口服务;
[0027]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层,企业人员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为依据,获取资讯服务、政企互动、窗口办事、绿色通道、服务超市;
[0028]构建集约化基础支撑平台层,企业和经济服务工作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化、协议化、标准化的方式,构造企业服务信息化的所有底层功能,搭建企业服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应用及服务的集约化管理;
[0029]构建企业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层,促进企业服务信息资源汇聚、共享和开发利用。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5构建辅助决策应用层,针对政府人员,结合企业、经济服务工作部门、政务服务中心、和各政府办事机关对企业服务的业务数据及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企业服务主题数据库。
[003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协同的企业服务门户,所述企业服务门户包括:由底层依次向上的基于政务云的云计算中心、对外服务层、业务数据层、由业务支撑和辅助决策支撑构成的平台支撑层、由业务应用和辅助决策应用构成的应用层、接入层,还包括用于各层间数据传输的接口标准体系;各层基于B/S架构实现,其中,
[0032]所述基于政务云的云计算中心,用于提供机房环境、池化的网络资源、存储资源、计算资源及安全资源;
[0033]所述对外服务层,用于提供源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保存汇聚的业务协同源数据;
[0034]所述业务数据层用于为上层支撑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0035]所述平台支撑层包括应用环境下的支撑层和决策环境下的支撑层,用于为上层应用提供平台支撑;
[0036]所述应用层包括业务应用层和辅助决策应用层,用于为政府及企业提供业务及决策应用;
[0037]所述接入层用于为业务应用层和辅助决策应用层提供用户接入接口。
[003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9](1)高灵活性:采用微服务架构搭建底层支撑平台,利用微服务架构“小、独、轻、松、快”(“小”:最小颗粒化业务模块;“独”:各业务模块独立进程、互不影响;“轻”:轻量级通信方式;“松”:服务之间完全松耦合;“快”:快速开发,快速迭代。)的特点,实现功能扩展高度灵活、数据应用高度灵活、系统开发高度灵活、部署方式高度灵活、管理模式高度灵活等目标。
[0040](2)安全性和保密性:在保证信息为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业务协同的企业服务门户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业务协同的企业服务门户的构建方法,采用多层B/S架构,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基于政务云搭建云计算中心,由云计算中心提供机房环境、池化的网络资源、存储资源、计算资源及安全资源;步骤S2,在所述云计算中心中构建对外服务层,创建若干源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保存汇聚的业务协同源数据;步骤S3,基于对外服务层的源数据库,构建业务数据层;步骤S4,在业务数据层上,搭建由应用环境下的支撑层和决策环境下的支撑层构成的平台支撑层;步骤S5,根据应用环境下的支撑层构建业务应用层,根据决策环境下的支撑层构建辅助决策应用层;步骤S6,基于业务应用层和辅助决策应用层构建接入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服务门户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构建的数据库,与源数据的来源相对应,提供保管、存储各类业务系统的相关数据信息,以数据库为基础对源数据进行汇聚管理,是支撑企业服务门户业务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企业服务门户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通过数据接口汇聚业务协同源数据,所述数据接口包括四类,其中:第一类接口与大数据管理工作部门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对接,用于所述企业服务门户从区大数据服务平台获取市大数据湖的数据和区统计、工商、税务、城管、城建、交通等其它政府部门的数据,还用于所述企业服务门户向区大数据服务平台共享数据;第二类接口与不同等级的政府工作部门的垂直管理系统对接,从这些系统获取企业服务门户所需的数据;第三类接口与经济促进工作部门内部旧有的系统对接,迁移历史数据,把旧有沿用系统整合进企业服务门户,保护旧投资;第四类接口与第三方系统对接,获取企业服务门户所需的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企业服务门户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接口向区大数据服务平台共享数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API服务接口提供数据,另一种是开放业务数据库的只读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企业服务门户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类接口所获取的数据,包括从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获取的企业信用数据,从第三方数据公司获取的宏观经济、产业、企业、商品、金融交易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服务门户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构建业务数据层,以对外服务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博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