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07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包括底座、翻转机构、收料箱、承重台、承重板、内夹持机构、打磨机构、外夹持机构和滑动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轴承在夹持和打磨的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问题:现有打磨仪器不能对不同型号的轴承夹持和打磨处理,同时需要更换或拆卸相关零配件和不停对仪器校对,使工作人员对轴承打磨的精度难以把握,降低对轴承打磨处理的效率,提高了对轴承进行打磨处理的难度。提高了对轴承进行打磨处理的难度。提高了对轴承进行打磨处理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制造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有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外圈:装在轴承座孔内,一般不转动,内圈:装在轴颈上,随轴转动,滚动体:滚动轴承的核心元件,保持架:将滚动体均匀隔开,避免摩擦。
[0003]轴承具有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小,机械效率高,易起动;尺寸标准化,具有互换性,便于安装拆卸,维修方便;结构紧凑,重量轻,轴向尺寸更为缩小;精度高,负载大,磨损小,使用寿命长;部分轴承具有自动调心的性能;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传动摩擦力矩比流体动压轴承低得多,因此摩擦温升与功耗较低;起动摩擦力矩仅略高于转动摩擦力矩;轴承变形对载荷变化的敏感性小于流体动压轴承;只需要少量的润滑剂便能正常运行,运行时能够长时间提供润滑剂;轴向尺寸小于传统流体动压轴承;可以同时承受径向和推力组合载荷;在很大的载荷

速度范围内,独特的设计可以获得优良的性能;轴承性能对载荷、速度和运行速度的波动相对不敏感;同时也具有噪音大;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即使轴承润滑良好,安装正确,防尘防潮严密,运转正常,它们最终也会因为滚动接触表面的疲劳而失效等特点。
[0004]根据轴承工作状况和工作环境对密封程度的要求,在工程设计上常常是综合运用各种密封形式,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对轴承外加密封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几种主要因素:轴承润滑剂和种类润滑脂和润滑油;轴承的工作环境,占用空间的大小;轴的支承结构优点,允许角度偏差;密封表面的圆周速度;轴承的工作温度;制造成本。
[0005]由于轴承的特殊性,通常在即将安装前,方才打开轴承包装。一般润滑脂润滑,不清洗,直接填充润滑脂。润滑油润滑,普通也不必清洗,但是,仪器用或高速用轴承等,要用洁净的油洗净,除去涂在轴承上的防锈剂。除去了防锈剂的轴承,易生锈,所以不能放置不顾。再者,已封入润滑脂的轴承,不清洗直接使用。轴承的拆卸是定期维修,轴承更换时进行。拆卸后,如果继续使用,或还需要检查轴承之状态时,其拆卸也要与安装时同样仔细进行。注意不损伤轴承各零件,特别是过盈配合轴承的拆卸,操作难度大。目前现有技术在对轴承进行打磨处理时其表面精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对轴承内外圈进行夹持并打磨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6]现有技术通常是采用单一的打磨仪器对轴承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然而在此过程中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0007]1.现有轴承表面打磨仪器通常在对轴承打磨时只能对一种型号的轴承进行打磨,当需要对不同型号的轴承内外圈进行打磨时,需要更换或拆卸相关零配件,而更换或拆卸相关零配件的过程降低了对轴承内外圈进行打磨处理的效率;
[0008]2.现有轴承表面打磨仪器通常在对轴承进行夹持打磨处理时,一次只能对一个轴
承进行夹持打磨,同时在对不同型号的轴承进行夹持打磨时需要不停对仪器进行调整,然而在此过程中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容易对打磨精度无法精准把握,因此需要不停对仪器进行校对,从而提高了对轴承进行打磨处理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包括底座、翻转机构、收料箱、承重台、承重板、内夹持机构、打磨机构、外夹持机构和滑动槽,底座上端中部设置有翻转机构,底座上端左侧设置有收料箱,翻转机构中部均固定设置有承重台,承重台上端固定设置有承重板,承重板上端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内夹持机构、打磨机构和外夹持机构,承重板上端面位于内夹持机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
[0010]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电机台、翻转电机、不完全齿轮、从动齿轮、翻转架、转动轴和匚形架,底座上端右侧设置有电机台,电机台上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输出轴左端设置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上端通过啮合方式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左端对称设置有翻转架,且翻转架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端面上,翻转架内侧通过转动配合方式设置有转动轴,且从动齿轮输出轴穿过翻转架与转动轴固定连接,转动轴内侧固定设置有匚形架,匚形架为开口向上的匚形结构,匚形架下端中部与收料箱对应设置;
[0011]所述的内夹持机构包括内夹持电机、固定架、转动圆杆、卡盘伞齿轮、螺纹盘、活动卡爪、卡盘体、卡爪槽和螺纹齿,承重板中部上端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内夹持电机,夹持电机上端设置有固定架,内夹持电机输出轴上端穿过固定架设置有转动圆杆,转动圆杆周向均设置有卡盘伞齿轮,卡盘伞齿轮上端设置有螺纹盘,螺纹盘上端通过滑动配合均设置有活动卡爪,卡盘伞齿轮外圈通过滑动配合设置有卡盘体,卡盘体内均开设有卡爪槽,且活动卡爪与卡爪槽之间为滑动配合,活动卡爪内部位于螺纹盘上端,活动卡爪内部下端设置有螺纹齿,且螺纹齿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螺纹盘相啮合;
[0012]所述的打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L形板、双向气缸、打磨电机和打磨钢珠,匚形架上端中部通过电机架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输出轴外圈均固定设置有L形板,且L形板上端穿过滑动槽设置有双向气缸,且L形板与滑动槽为滑动配合,双向气缸通过气缸架固定设置在L形板上端,双向气缸外端面通过电机架均固定设置有打磨电机,打磨电机输出轴外端均设置有打磨钢珠;
[0013]所述的外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座、夹持板、销轴、夹持爪、滑向槽、滑动杆、推动气缸和转杆,底座上端面上端均固定设置有夹持座,夹持座内侧下端设置有夹持板,且夹持板位于底座上端面上,夹持座上端通过销轴设置有夹持爪,且夹持爪外端通过转动配合方式与销轴相连接,夹持板与夹持爪为上下对应设置,夹持爪内部开设有滑向槽,滑向槽内部设置有滑动杆,夹持爪右侧设在有推动气缸,且推动气缸通过气缸架固定设置在夹持座上端面上,推动气缸内侧前端设置有转杆,且转杆与滑动杆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L形板内外两端面上均设置凸形滑块,滑动槽内开设有与凸形滑块相对应的环状凹形滑槽,且凸形滑块均位于环状凹形滑槽内。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活动卡爪外端面通过可拆卸方式均设置有弧形端头。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活动卡爪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凸形台,
卡盘体内开设有与凸形台相对应的凹形槽,且凸形台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位于凹形槽内。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持板上端面与夹持爪下端面均设置有防滑夹持片。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每层轴承之间均设置有环状防滑垫。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轴承内圈和外圈在夹持和打磨的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问题:a、现有轴承表面打磨仪器通常在对轴承打磨时只能对一种型号的轴承进行夹持,当需要对不同型号的轴承内外圈进行夹持时,需要更换或拆卸相关零配件,而更换或拆卸相关零配件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包括底座(1)、翻转机构(2)、收料箱(3)、承重台(4)、承重板(5)、内夹持机构(6)、打磨机构(7)、外夹持机构(8)和滑动槽(9),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端左侧设置有收料箱(3),收料箱(3)的上方设置有翻转机构(2),翻转机构(2)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承重台(4),承重台(4)上端固定设置有承重板(5),承重板(5)上端从中心到边缘依次设置有内夹持机构(6)、打磨机构(7)和外夹持机构(8),承重板(5)上端开设有滑动槽(9),打磨机构(7)滑动安装在滑动槽(9)中部;所述的翻转机构(2)包括电机台(20)、翻转电机(21)、不完全齿轮(22)、从动齿轮(23)、翻转架(24)、转动轴(25)和匚形架(26),底座(1)上端右侧设置有电机台(20),电机台(20)上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翻转电机(21),翻转电机(21)输出轴左端设置有不完全齿轮(22),不完全齿轮(22)上端通过啮合方式设置有从动齿轮(23),从动齿轮(23)左端对称设置有翻转架(24),且翻转架(24)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端面上,翻转架(24)内侧通过转动配合方式设置有转动轴(25),且从动齿轮(23)输出轴穿过翻转架(24)与转动轴(25)固定连接,转动轴(25)内侧固定设置有匚形架(26),匚形架(26)为开口向上的匚形结构,匚形架(26)下端中部与收料箱(3)对应设置;所述的内夹持机构(6)包括内夹持电机(60)、固定架(61)、转动圆杆(62)、卡盘伞齿轮(63)、螺纹盘(64)、活动卡爪(65)、卡盘体(66)、卡爪槽(67)和螺纹齿(68),承重板(5)中部上端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内夹持电机(60),内夹持电机(60)上端设置有固定架(61),内夹持电机(60)输出轴上端穿过固定架(61)固定连接有转动圆杆(62),转动圆杆(62)周向均设置有卡盘(63),卡盘(63)上端设置有螺纹盘(64),螺纹盘(64)上端通过滑动配合均设置有多个活动卡爪(65),卡盘(63)外圈通过滑动配合设置有卡盘体(66),卡盘体(66)内均开设有卡爪槽(67),且活动卡爪(65)与卡爪槽(67)之间为滑动配合,活动卡爪(65)内部位于螺纹盘(64)上端和活动卡爪(65)内部下端设置有螺纹齿(68),且螺纹齿(68)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螺纹盘(64)相啮合;所述的打磨机构(7)包括转动电机(70)、L形板(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嘉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旺财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