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387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它包括书架主体(1)、借阅还书轨道(2)、升降推杆(3)、控制器(4);所述书架主体(1)为圆柱体形、其具有按行列排列的用于收纳书籍的收纳格(11);所述借阅还书轨道(2)包括运书轨道(21)、出书通道(22)和升降通道(23);所述运书轨道(21)为环形轨道,其设置在收纳格(11)外侧且与每一行收纳格(11)相对应;所述控制器(4)包括存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显示屏,所述存储系统对每一个收纳格(11)进行编号并记录每一个收纳格(11)内的书籍名称。该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能自动进行借阅以及收纳归还图书,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维护方便。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
[0001]本申请是针对申请号为201911086588.6、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自动高效借还书籍的图书馆书架”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图书的借还管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3]图书馆中图书的借还管理存在众多缺陷:图书类别繁多,查找花费时间长;归还至原摆放位置时需要再次查询、摆放;书架高,位于高处的书籍拿取和放回十分麻烦;书籍紧靠摆放,通风效果差,容易受潮和布满灰尘等等。
[0004]目前,现有设计中虽然有能对图书进行自动识别以及借阅的自动管理系统,但是其在使用中仍存在许多缺陷:一是图书信息与图书条形码挂钩,可能导致因条形码不清晰,进而影响识别判断,进而影响整个借阅或归还流程;二是抓取图书易出现褶皱或损坏;三是机械系统容易出现卡滞情况,借阅图书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该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能全自动化进行借阅以及收纳归还图书,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书架主体、借阅还书轨道、升降推杆、控制器;所述书架主体为圆柱体形、其具有按行列排列的用于收纳书籍的收纳格,每个所述收纳格前、后均未设有挡板,左、右设置隔板,且每个收纳格左侧隔板外端中间位置设置一个红外线传感器a,收纳格左侧隔板内端中间位置设置一个红外线传感器b,所述收纳格内放置用塑料盒包装的书籍,所述塑料盒底部涂覆一层磁性薄板;所述借阅还书轨道包括运书轨道、出书通道和升降通道;所述运书轨道为环形轨道,其设置在收纳格外侧且与每一行收纳格相对应;每行运书轨道上方均放置一运书板,所述运书板包括前、后端固定板、滑动条a、滑动条b、底板、电磁铁板,所述底板在最下端,底板上端平行设置电磁铁板,所电磁铁板前、后端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电磁铁板相互垂直,所述前、后端固定板内侧中心分别设置滑动轨道,所述滑动条a初始位置在所述运书板最左侧、其顶面与所述电磁铁板顶面共面,所述滑动条b初始位置在所述运书板最右侧、其顶面与所述电磁铁板顶面共面;所述出书通道内部中空,且与每一行的所述运书轨道垂直连接,所述出书通道与每一行运书轨道连接处的上方有一供塑料盒通过的方形孔,所述出书通道的四侧内壁上不均匀遍布泡沫小凸台,所述出书通道最下方设置一块上表面磁性与磁性薄板下表面磁性为同级的磁铁底板;所述升降通道设置在所述出书通道后端、其内部中空,且与每一行的所述运书轨道垂直连接,所述升降通道与每一行运书轨道连接处的上方有一供塑料盒通过的方形孔,所述升降通道下方有一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右侧为一推板;每一行的所述运书轨道均由轨道电机
以及履带组成;所述升降推杆由旋转台、升降杆以及收缩杆组成;所述旋转台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旋转台中心位置设置升降杆,所述收缩杆由粗杆和细杆组成,所述粗杆与所述升降杆垂直连接,所述细杆与所述粗杆连接、且所述细杆与粗杆的中心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粗杆最左侧外壁设置红外线识别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a、红外线传感器b、电磁铁板、轨道电机、滑动条a、滑动条b、升降台、旋转台、升降杆、收缩杆、红外线识别器通过电性连接;所述轨道电机设置在升降通道与出书通道之间;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涂覆一层隔绝磁性的材料;所述升降台通过液压组件进行升降,液压组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传感器a、传感器b;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显示屏,所述存储系统对每一个收纳格进行编号并记录每一个收纳格内的书籍名称;所述收纳格底板靠近运书轨道处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高度为所述塑料盒高度的2/3;所述出书通道、升降通道每行方形孔处设有一个感应传感器,感应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升降杆上对应每一行收纳格设置相应的限位传感器,所述限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收缩杆与升降杆通过液压组件进行工作;所述泡沫小凸台的厚度优选为0.5~1cm,直径优选为4cm~6cm,且相邻两个泡沫小凸台的中心线距离优选为7~8.5cm;所述粗杆的直径大于所述收纳格的宽度,且粗杆直径比收纳格宽度优选大1~1.5cm。
[0007]作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泡沫小凸台的厚度更优选为0.7cm,直径更优选为5cm,且相邻两个泡沫小凸台的中心线距离更优选为8cm;上述粗杆直径比上述收纳格宽度大1.2cm。
[0008]作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底板的上表面涂覆的隔绝磁性的材料,具体可为Mn

Zn材料或Ni

Zn材料。
[0009]上述结构通过履带传输以及出书通道的下滑、升降通道的升降进行书籍的借取和归还,避免了采用机械手抓取对书籍造成褶皱或损坏,同时也避免机械手卡滞导致的噪音和效率问题;其结构简单,通过履带传输以及书籍自身的重量实现高出书籍的借阅,避免人工搭梯取书,借阅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塑料盒的设计,避免书籍受潮或蒙尘,更有利于提高书籍的使用寿命;在出书通道内设置泡沫小凸台,一是为了提供缓冲作用,防止高度过高、重力加速度过大,从而导致塑料盒以及书籍的损坏;二是为了消除书籍下降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同时,磁性薄板与电磁铁的设置,方便运输过程中书籍的固定,防止其在履带运动过程中发生偏摆,从而导致书籍无法正确的借阅或放回,磁性薄板与磁铁底板的设置,配合泡沫小凸台的缓冲作用,使书籍能够平稳的落在出书通道底部的借阅区域内,进一步防止重力冲撞的作用,有效的保护了书籍和塑料盒,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001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该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借阅以及收纳归还的全自动化,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特点。具体来说:它通过组合设置运书轨道、出书通道和升降通道等结构,实现了自动借取和还书,且能方便地提取高处的书籍,操作简便、运转效率高、结构稳定、维护成本低;它通过存储系统、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识别器等部件结合,实现了对书籍定位,图书信息不再与条形码挂钩,避免了因书籍条形码不清而导致书籍借阅失败或借阅错误的问题发生,书籍的借阅及归类更为高效、简洁;它还采用塑料盒对书籍进行保护,防止其受潮或蒙尘;同时,塑料盒设置磁性薄板与电磁铁配合,保证了运送过程的定位固位作用;与磁铁底板配合、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配合泡沫小凸
台,防止塑料盒或书籍下落过程中出现损坏,进一步保证了借阅过程中对图书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所述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的俯视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中收纳格的放大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中出书通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中升降通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全自动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书架主体(1)、借阅还书轨道(2)、升降推杆(3)、控制器(4);所述书架主体(1)为圆柱体形、其具有按行列排列的用于收纳书籍的收纳格(11),每个所述收纳格(11)前、后均未设有挡板,左、右设置隔板,且每个收纳格(11)左侧隔板外端中间位置设置一个红外线传感器a(112),收纳格(11)左侧隔板内端中间位置设置一个红外线传感器b(114),所述收纳格(11)内放置用塑料盒(111)包装的书籍,所述塑料盒(111)底部涂覆一层磁性薄板(1111);所述借阅还书轨道(2)包括运书轨道(21)、出书通道(22)和升降通道(23);所述运书轨道(21)为环形轨道,其设置在收纳格(11)外侧且与每一行收纳格(11)相对应;每行运书轨道(21)上方均放置一运书板(211),所述运书板(211)包括前、后端固定板(2115)、滑动条a(2113)、滑动条b(2114)、底板(2111)、电磁铁板(2112),所述底板(2111)在最下端,底板(2111)上端平行设置电磁铁板(2112),所电磁铁板(2112)前、后端设置固定板(2115),所述固定板(2115)与电磁铁板(2112)相互垂直,所述前、后端固定板(2115)内侧中心分别设置滑动轨道(2116),所述滑动条a(2113)初始位置在所述运书板(211)最左侧、其顶面与所述电磁铁板(2112)顶面共面,所述滑动条b(2114)初始位置在所述运书板(211)最右侧、其顶面与所述电磁铁板(2112)顶面共面;所述出书通道(22)内部中空,且与每一行的所述运书轨道(21)垂直连接,所述出书通道(22)与每一行运书轨道(21)连接处的上方有一供塑料盒(111)通过的方形孔,所述出书通道(22)的四侧内壁上不均匀遍布泡沫小凸台(221),所述出书通道(22)最下方设置一块上表面磁性与磁性薄板(1111)下表面磁性为同级的磁铁底板(222);所述升降通道(23)设置在所述出书通道(22)后端、其内部中空,且与每一行的所述运书轨道(21)垂直连接,所述升降通道(23)与每一行运书轨道(21)连接处的上方有一供塑料盒(111)通过的方形孔,所述升降通道(23)下方有一升降台(231),所述升降台(231)右侧为一推板;每一行的所述运书轨道(21)均由轨道电机(212)以及履带组成;所述升降推杆(3)由旋转台(31)、升降杆(32)以及收缩杆(33)组成;所述旋转台(3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旋转台(31)中心位置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慧于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