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58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1:41
提供一种具备稳定支持乘客的腰部,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的腰部支持部件的座椅框架。作为车用座椅(S)的框架的车用座椅框架(F1)具备座椅衬垫框架(20)、座椅靠背框架(10)及腰部支持部件(100),该座椅衬垫框架(20)构成车用座椅(S)的就座部分的框架;该座椅靠背框架(10)构成车用座椅(S)的靠背部分的框架;该腰部支持部件(100)连结于包含在座椅靠背框架(10)之内的下部框架(13)。腰部支持部件(100)具有向座椅宽度方向延伸并连结于下部框架13的连结区域(110)、从连结区域(110)向座椅衬垫框架(20)延伸并支持乘客腰部的腰部支持区域(120)。腰部支持区域(120)在座椅宽度方向比连结区域(110)更长。(110)更长。(110)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框架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680054895.4(PCT/JP2016/055944)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框架,特别是涉及具备支持就座于乘坐物用座椅的乘客腰部的腰部支持部件的座椅框架。

技术介绍

[0003]在汽车等乘坐物的后部被撞或者在倒车时与障碍物等发生碰撞这种所谓的追尾时,就座于乘坐物用座椅的乘客由于惯性急剧后倾,有时头部会受到极大的撞击。
[0004]与之相对的,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乘坐物用座椅,在作为乘坐物用座椅的靠背部分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设置了支持乘客腰部的腰部支持部件。在以此种方式设置了腰部支持部件的乘坐物用座椅中,在后面碰撞时通过腰部支持部件抑制乘客腰部向后方侵入,通过促使乘客的上身后倾,使乘客的上身向乘坐物用座椅下沉,从而有效地吸收头部的撞击。
[0005]专利文献1:特开2011

1735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在乘坐物耗油量上升的条件下,座椅框架也需要更加轻量化,在设置了腰部支持部件的座椅框架中,在维持腰部支持部件稳定地支持乘客腰部的功能的同时,实现腰部支持部件小型化且更加轻量化成为新的课题。
[0007]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得到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稳定地支持乘客腰部,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的腰部支持部件的座椅框架。
[0008]所述课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一种乘坐物用座椅的座椅框架,具备座椅衬垫框架、座椅靠背框架及腰部支持部件,该座椅衬垫框架构成所述乘坐物用座椅的就座部分的框架;该座椅靠背框架构成所述乘坐物用座椅的靠背部分的框架;该腰部支持部件连结于包含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之内的下部框架,所述腰部支持部件具备向座椅宽度方向延伸并连结于所述下部框架的连结区域、从所述连结区域向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延伸并支持乘客腰部的腰部支持区域,所述腰部支持区域在座椅宽度方向比所述连结区域更长。
[0009]根据上述座椅框架,能够确保腰部支持部件中支持乘客腰部的腰部支持区域的大小,同时能够使将腰部支持部件连结于座椅靠背框架的连结区域小型化。即,根据上述座椅框架,由于具备在广阔的面稳定地支持乘客腰部,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的腰部支持部件,因此能够实现针对后面碰撞的冲击吸收性高并且轻量化的座椅框架。
[0010]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腰部支持部件具有将座椅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
[0011]如此,能够提高腰部支持部件中支持乘客腰部的腰部支持区域的刚性。即,根据上
述座椅框架,由于稳定地支持乘客腰部,因此能够提高针对后面碰撞的冲击吸收性。
[0012]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弯曲部具有向所述下部框架延伸的延伸区域。
[0013]如此,在腰部支持部件中向支持乘客腰部的腰部支持区域施加了荷重时,通过使弯曲部的延伸区域抵接于下部框架并使之变形,能够使弯曲部吸收冲击。即,根据上述座椅框架,通过提高腰部支持部件的冲击吸收性,从而能够提高针对后面碰撞的冲击吸收性。
[0014]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腰部支持部件具有形成于所述腰部支持区域与所述弯曲部的连接部周围的切口部。
[0015]如此,在腰部支持部件中形成弯曲部时,能够抑制支持乘客腰部的腰部支持区域变形。另外,也能够准确地形成弯曲部。即,根据上述座椅框架,由于腰部支持区域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持乘客腰部,进一步提高刚性,因此能够提高针对后面碰撞的冲击吸收性。
[0016]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部具有向所述下部框架突出的形状的加强区域。
[0017]如此,能够提高连接腰部支持区域及弯曲部的连接部的刚性。据此,在腰部支持区域施加了荷重时,由于能够使弯曲部的延伸区域准确地抵接于下部框架,因此,能够提高弯曲部的冲击吸收性。
[0018]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弯曲部具有安装部件的部件安装部。
[0019]如此,能够有效利用从弯曲部到座椅外侧方向的空间。据此,由于乘坐物用座椅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提高,因此能够抑制乘坐物用座椅的大型化。
[0020]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部框架在下部具有以与所述弯曲部的所述延伸区域相对的方式延伸的前方延伸区域。
[0021]如此,在腰部支持区域受到荷重时,由于向座椅后方延伸的弯曲部的延伸区域与向座椅前方延伸的下部框架的前方延伸区域容易抵接,因此,容易将腰部支持区域受到的荷重传递至下部框架。
[0022]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部框架具有向座椅宽度方向延伸并向所述就座部分侧突出的筋部,所述弯曲部的所述延伸区域具有向所述就座部分侧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筋部配置于相对的位置。
[0023]如此,能够抑制下部框架中向座椅前方突出的筋部与弯曲部相互干涉,抑制座椅框架的大型化。
[0024]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腰部支持部件为从所述连结区域向所述腰部支持区域在座椅宽度方向扩展的形状。
[0025]如此,能够将在腰部支持区域受到的荷重有效地分散至连结区域。另外,由于腰部支持区域与连结区域被稳定地连接,因此能够提高腰部支持区域的刚性。
[0026]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腰部支持部件在所述腰部支持区域的下部具有形成有凹凸的边缘的区域。
[0027]如此,能够使腰部支持区域轻量化,同时能够使座椅框架轻量化。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针对后面碰撞的冲击吸收性高并且轻量化的座椅框架。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侧面,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持乘客腰部,同时提高针对后面碰撞的冲击吸收性。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侧面,能够提高腰部支持部件的冲击吸收性,从而能够提高针
对后面碰撞的冲击吸收性。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侧面,腰部支持区域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持乘客腰部,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刚性,提高针对后面碰撞的冲击吸收性。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侧面,能够使弯曲部的延伸区域准确地抵接于下部框架,提高弯曲部的冲击吸收性。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侧面,能够提高乘坐物用座椅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抑制乘坐物用座椅大型化。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侧面,容易将在腰部支持区域受到的荷重传递至下部框架。
[003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侧面,能够抑制下部框架的向座椅前方侧突出的筋部与弯曲部的干涉,抑制座椅框架的大型化。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侧面,能够有效地将在腰部支持区域受到的荷重分散至连结区域,提高腰部支持区域的刚性。
[003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侧面,能够使腰部支持部件轻量化,同时使座椅框架轻量化。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车用座椅的立体图。
[0039]图2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0040]图3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的左侧面图。
[00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座椅,具备安装于座椅靠背侧边框架并用于在座椅宽度方向上支持乘客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具备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侧边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板、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侧边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板、连结所述内侧板及所述外侧板的前侧的多个肋拱;在所述内侧板的后方端部设置有螺丝安装部;该螺丝安装部由螺丝贯穿孔及该螺丝贯穿孔周围的壁厚部构成,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岛裕太山口贡载西井涉藤田乡诗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