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54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本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包括感应反馈单元、排气单元、换气单元、排风扇、空调单元、中控和电源,所述感应反馈单元与中控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排气单元、排风扇、换气单元、空调单元与中控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排风扇与所述排气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源为中控供电,所述中控包括模拟量模块,处理器,触摸显示屏;本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能够根据预先对中控的设定,对静配间内部空气温湿度、压力、洁净度进行实施自动调节,并能够实现空气状况监控和回溯,进而保证了静配间内部空间的配药条件,且节省了大量静配间换气用的硬件设施建设和维护所需的人力资源。维护所需的人力资源。维护所需的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简称PIVAS),是一种将原来分散在各个病区配置静脉药物转为在药学监护下集中配置、混合、检查、分发的新型管理模式,可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按照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可进行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普通药物和肠外营养液的集中调配,能承担全院临床住院科室的住院病人静脉用药调配。
[0003]其中,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静脉注射药混合药液的混配对混合配药室(即静配间)室内的气流温湿度、气流压力和空气洁净度有着严格的量化标准,目前静配间空气处理技术形式多为在室外建设大型空气调节系统,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室外大型换气用的硬件设施和同时还需要布置人力资源进行同看守、记录和维护,难以在一、二级医院全面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主要设备可搭建在静配间室内,且能够对静配间内部空气温湿度、压力、洁净度进行实施自动调节,并能够实现空气状况监控和回溯的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
[0005]本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包括感应反馈单元、排气单元、换气单元、排风扇、空调单元、中控和电源,所述感应反馈单元与中控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排气单元、排风扇、换气单元、空调单元与中控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排风扇与所述排气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源为中控供电,其中,所述中控用于接收所述感应反馈单元采集的温湿度、压力、浮游菌密度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向排气单元、换气单元、空调单元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排气单元用于根据中控发出的控制信号向排风扇供应洁净空气调节静配间内的洁净度;所述换气单元用于根据中控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配药间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换气节静配间内的压力;所述空调单元用于根据中控发出的控制信号调节静配间内的环境温湿度;所述中控包括用于将感应反馈单元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拟量模块以辅助元器件,用于根据感应反馈单元输入并经模拟量模块转化的数字信号向排气单元、排风扇、换气单元、空调单元输出控制信号的处理器,用于显示环境数据和手动输入控制信号的触摸显示屏;所述处理器为具备PID计算功能的PLC可编程控制器或有单片机;所述感应反馈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浮游菌检测仪;所述排气单元包括抽气机、紫外消毒罐和精密电磁阀;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浮游菌检测仪经模拟量模块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精密电磁阀与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空气缓冲罐通过精密气密性气管与排风扇相连接。
[0006]为实现静配间精确气流压力控制,所述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高压空气单元,所述高压空气单元向排风扇供应助高压气体;所述高压空气单元与中控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高压空气单元包括用于高效空压机和压力缓冲调节罐,所述高效空压机与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缓冲调节罐经精密电磁阀与所述排风扇相连接。
[0008]为实现静配间控制质量监控和回溯,所述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数据单元,所述数据单元用于记录感应反馈单元向中控传输的数据,并连接云端数据库实现数据互传。
[0009]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单元包括用于记录感应反馈单元向中控所传输数据的数据处理中心、用于与云端数据库实现数据互传的有线/无线网络接口。
[0010]为保持设备持续运作,所述电源包括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所述主电源为UPS不间断电源,所述备用电源为与所述UPS不间断电源相连接的蓄电池矩阵。
[0011]本专利技术一种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能够根据预先对中控的设定,对静配间内部空气温湿度、压力、洁净度进行实施自动调节,并能够实现空气状况监控和回溯,进而保证了静配间内部空间的配药条件,且节省了大量静配间换气用的硬件设施建设和维护所需的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的系统架构线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6]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制于下列实施例。
[0017]实施方式1:如图1所示,本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包括感应反馈单元、排气单元、换气单元、排风扇、空调单元、中控和电源,所述感应反馈单元与中控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排气单元、排风扇、换气单元、空调单元与中控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排风扇与所述排气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源为中控供电,其中,所述中控用于接收所述感应反馈单元采集的温湿度、压力、浮游菌密度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向排气单元、换气单元、空调单元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排气单元用于根据中控发出的控制信号向排风扇供应洁净空气调节静配
间内的洁净度;所述换气单元用于根据中控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配药间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换气节静配间内的压力;所述空调单元用于根据中控发出的控制信号调节静配间内的环境温湿度;所述中控包括用于将感应反馈单元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拟量模块以辅助元器件,用于根据感应反馈单元输入并经模拟量模块转化的数字信号向排气单元、排风扇、换气单元、空调单元输出控制信号的处理器,用于显示环境数据和手动输入控制信号的触摸显示屏;所述处理器为具备PID计算功能的PLC可编程控制器或有单片机;所述感应反馈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浮游菌检测仪;所述排气单元包括抽气机、紫外消毒罐和精密电磁阀;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浮游菌检测仪经模拟量模块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精密电磁阀与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空气缓冲罐通过精密气密性气管与排风扇相连接。
[0018]实施方式2:本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高压空气单元,所述高压空气单元向排风扇供应助高压气体;所述高压空气单元与中控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高压空气单元包括用于高效空压机和压力缓冲调节罐,所述高效空压机与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缓冲调节罐经精密电磁阀与所述排风扇相连接。用于实现静配间精确气流压力控制。其余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配间组合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感应反馈单元、排气单元、换气单元、排风扇、空调单元、中控和电源,所述感应反馈单元与中控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排气单元、排风扇、换气单元、空调单元与中控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排风扇与所述排气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源为中控供电,其中,所述中控用于接收所述感应反馈单元采集的温湿度、压力、浮游菌密度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向排气单元、换气单元、空调单元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排气单元用于根据中控发出的控制信号向排风扇供应洁净空气调节静配间内的洁净度;所述换气单元用于根据中控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配药间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换气节静配间内的压力;所述空调单元用于根据中控发出的控制信号调节静配间内的环境温湿度;所述中控包括用于将感应反馈单元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拟量模块以辅助元器件,用于根据感应反馈单元输入并经模拟量模块转化的数字信号向排气单元、排风扇、换气单元、空调单元输出控制信号的处理器,用于显示环境数据和手动输入控制信号的触摸显示屏;所述处理器为具备PID计算功能的PLC可编程控制器或有单片机;所述感应反馈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浮游菌检测仪;所述排气单元包括抽气机、紫外消毒罐和精密电磁阀;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梅傅蕾王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