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眩晕低反射的功能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38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膜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抗眩晕低反射的功能膜,包括基层膜,所述基层膜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复合粘胶层,所述复合粘胶层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块,所述保护层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辅助贴,所述基层膜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热层,所述吸热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音层,所述隔音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热层和反光层的设置,有效对汽车驾驶室外的环境的紫外线过滤吸附,防止灼伤驾驶人皮肤,利用隔音层和耐磨层,方便使汽车膜抗磨性更好,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私密安全性能。提高私密安全性能。提高私密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眩晕低反射的功能膜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膜
,具体为一种抗眩晕低反射的功能膜。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防膜是贴在汽车玻璃上用于控制阳光的。其基本性能包括安全、清晰、防眩光、隔紫外线、隔热、防划伤、足够的保质期及保护隐私等,现有的防爆膜虽然具有一定的反光及透光性,但是其防紫外线的能力较弱,对车内或者室内不能起到相应的防紫外线作用,在炎炎夏日,汽车贴膜的隔热效果仍然不强,其原因是没有减少光线的折射,综上所述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汽车膜抗眩晕,隔热性能较弱实用性较差,对车主驾驶造成不适感;
[0004]2、不便对汽车膜进行粘贴操作,汽车膜拿取使用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眩晕低反射的功能膜,解决了现有汽车膜抗眩晕,隔热性能较弱实用性较差,对车主驾驶造成不适感,不便对汽车膜进行粘贴操作,汽车膜拿取使用较为麻烦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眩晕低反射的功能膜,包括基层膜,所述基层膜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复合粘胶层,所述复合粘胶层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块,所述保护层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辅助贴,所述基层膜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热层,所述吸热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音层,所述隔音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层。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块为T字形状,所述凸块位于复合粘胶层的内部呈等间距分布在基层膜的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动块的表面开设有凹槽口,所述凹槽口的内部设有防滑纹。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贴的表面设置有提示标语,所述辅助贴的数量为两个。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热层为复合陶瓷纳米氧化钨隔热材料,所述反光层为复合水性聚氨酯材料。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音层为聚酯纤维棉材料,所述耐磨层为环氧树脂材料。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眩晕低反射的功能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抗眩晕低反射的功能膜,通过吸热层和反光层的设置,有效对汽车驾驶室外的环境的紫外线过滤吸附,防止灼伤驾驶人皮肤,利用隔音层和耐磨层,方便使汽车膜抗磨性更好,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私密安全性能。
[0016]2、该抗眩晕低反射的功能膜,通过在复合粘胶层的一侧连接保护层,通过保护层的端部连接辅助贴,使汽车膜粘贴更加方便,提高粘贴的工作效率,通过拉动块的设置,使汽车膜拿取时更加便捷区分,防止多个汽车膜之间贴合吸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保护层正视图。
[0019]图中:1、基层膜;2、凸块;3、复合粘胶层;4、保护层;5、拉动块;6、凹槽口;7、辅助贴;8、吸热层;9、反光层;10、隔音层;11、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眩晕低反射的功能膜,包括基层膜1,基层膜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块2,凸块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复合粘胶层3,复合粘胶层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保护层4,保护层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块5,保护层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辅助贴7,基层膜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热层8,吸热层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反光层9,反光层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音层10,隔音层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层11。
[0023]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吸热层8和反光层9的设置,有效对汽车驾驶室外的环境的紫外线过滤吸附,防止灼伤驾驶人皮肤,利用隔音层10和耐磨层11,方便使汽车膜抗磨性更好,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私密安全性能,通过在复合粘胶层3的一侧连接保护层4,通过保护层4的端部连接辅助贴7,使汽车膜粘贴更加方便,提高粘贴的工作效率,通过拉动块5的设置,使汽车膜拿取时更加便捷区分,防止多个汽车膜之间贴合吸附。
[0024]具体的,凸块2为T字形状,凸块2位于复合粘胶层3的内部呈等间距分布在基层膜1的表面。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凸块2的设置,使凸块2和复合粘胶层3之间的接触更加牢靠,防止粘胶脱落的情况发生。
[0026]具体的,拉动块5的表面开设有凹槽口6,凹槽口6的内部设有防滑纹。
[0027]本实施例中,通过凹槽口6的设置,增加手部的着附力,拉撕更加顺畅。
[0028]具体的,辅助贴7的表面设置有提示标语,辅助贴7的数量为两个。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辅助贴7的设置,使汽车膜安装粘贴更加便捷方便,提高其工作效率。
[0030]具体的,吸热层8为复合陶瓷纳米氧化钨隔热材料,反光层9为复合水性聚氨酯材
料。
[0031]本实施例中,通过吸热层8和反光层9的设置,增加其抗眩晕,防止反光效果,有效防止紫外线对驾驶室内人员照射灼伤。
[0032]具体的,隔音层10为聚酯纤维棉材料,耐磨层11为环氧树脂材料。
[0033]本实施例中,通过隔音层10和耐磨层11的设置,方便增加汽车膜的隔音耐磨性能,延长汽车膜使用寿命,使驾驶人驾驶环境更加舒适。
[003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基层膜1的表面连接凸块2,通过凸块2增加和复合粘胶层3之间的接触面,使之更加牢固,通过复合粘胶层3连接保护层4,对其复合粘胶层3的表面进行保护,通过保护层4的表面连接拉动块5,对汽车膜拿权更加便捷,防止多个汽车膜表面粘连吸附不便分开,通过拉动块5的表面开设凹槽口6,撕开保护层4使更加方便,通过基层膜1的端部连接辅助贴7,便于寻找粘贴的开口,通过基层膜1的表面连接吸热层8,提高基层膜1的隔热效果,通过吸热层8的表面连接反光层9,进而加强汽车膜的防辐射反光性能,通过反光层9的表面连接隔音层10,提高其隔音,使驾驶环境更加舒适,通过隔音层10的表面连接耐磨层11,提高防腐耐磨性能。
[00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眩晕低反射的功能膜,包括基层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膜(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块(2),所述凸块(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复合粘胶层(3),所述复合粘胶层(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保护层(4),所述保护层(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块(5),所述保护层(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辅助贴(7),所述基层膜(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热层(8),所述吸热层(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反光层(9),所述反光层(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音层(10),所述隔音层(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层(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眩晕低反射的功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为T字形状,所述凸块(2)位于复合粘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康车俊俊徐政王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绿之城节能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