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195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8:59
本申请涉及一种往复泵,涉及真空泵的领域,其包括底座、驱动电机总进料管与总出料管,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往复丝杠、第一滑块、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缸与第一输送壳,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往复丝杠、第二滑块、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缸与第二输送壳,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往复丝杠、第一滑块与第一活塞传动连接,驱动电机还通过第二往复丝杠、第二滑块与第二活塞传动连接。本申请通过第一往复丝杠与第二往复丝杠的设置,提高了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变换滑移方向时的稳定性,如此往复泵的输出压力不易发生波动,进而提高了往复泵的输出精度。进而提高了往复泵的输出精度。进而提高了往复泵的输出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往复泵


[0001]本申请涉及真空泵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往复泵。

技术介绍

[0002]往复泵包括活塞泵、计量泵和隔膜泵,通称往复泵。它是正位移泵的一种,应用比较广泛。往复泵是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直接以压力能形式向液体提供能量的输送机械。按驱动方式,往复泵分为机动泵(电动机驱动)和直动泵(蒸汽、气体或液体驱动)两大类。
[0003]目前,公告日为2019年05月03日,公告号为CN106762500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齿轮齿条传动的卧式三缸柱塞往复泵,其包括传动端和液压端;传动端主要包括三副具有相位差的非全齿轮、齿条与柱塞,其中非全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与柱塞固定连接;液压端包括柱塞缸配合,柱塞穿设在柱塞缸内,非全齿轮驱动齿条移动,齿条再驱动柱塞在柱塞缸中往复移动。非全齿轮脱离齿条上部啮合与进入下部啮合发生在同一瞬间,工作换向时平稳流畅。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等,不可能实现非全齿轮脱离齿条上部啮合与进入下部啮合在同一瞬间完成,在非全齿轮与齿条处于即将啮合的状态时,往复泵的输出压力便会发生波动,降低了往复泵的输出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往复泵的输出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往复泵。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往复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往复泵,包括底座、驱动电机、总进料管与总出料管,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往复丝杠、第一滑块、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缸与第一输送壳,所述第一活塞缸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活塞同轴穿设在所述第一活塞缸内,且所述第一活塞沿自身的轴心与所述第一活塞缸滑移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壳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塞缸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缸与第一输送壳之间形成第一输送腔,所述第一往复丝杠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卡接在所述第一往复丝杠的螺纹槽中,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往复丝杠、第二滑块、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缸与第二输送壳,所述第二活塞缸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活塞同轴穿设在所述第二活塞缸内,且所述第二活塞沿自身的轴心与所述第二活塞缸滑移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壳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活塞缸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缸与第二输送壳之间形成第二输送腔,所述第二往复丝杠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卡接在所述第二往复丝杠的螺纹槽中,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活塞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壳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连通所述总进料管与所述第一输送腔,所述第二单向阀连通所述总出料管与所述第一输送腔,所述第二输送壳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单向阀与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连通所述总进料管与所述第二输送腔,所述第四单向阀连通所述总出料管与所述第二输送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同时带动第一往复丝杠与第二往复丝杠转动,第一往复丝杠与滑块再带动第一活塞以恒定的速度在第一活塞缸中往复滑移,如此第一输送腔体积的变化速率为定值,同理第二输送腔体积的变化速率也为定值,在第一往复丝杠驱动第一活塞朝第一输送壳滑移时,第二往复丝杠驱动第二活塞朝远离第二输送壳的方向滑移,在第一活塞变换滑移方向时,第二活塞也变换滑移方向;由于第一滑块始终卡接在第一往复丝杠的螺纹槽中,第二滑块始终卡接在第二往复丝杠的螺纹槽中,第一滑块与第一往复丝杠之间不存在传动空白点,第二滑块与第二往复丝杠之间不存在传动空白点,提高了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变换滑移方向时的稳定性,如此往复泵的输出压力不易发生波动,进而提高了往复泵的输出精度。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隔膜,所述第一隔膜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输送腔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隔膜与所述第一输送壳之间形成第一输送腔,所述第一隔膜、第一输送壳、第一活塞缸、第一活塞之间形成第一加压腔;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隔膜,所述第二隔膜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输送腔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二隔膜与所述第二输送壳之间形成第二输送腔,所述第二隔膜、第二输送壳、第二活塞缸、第二活塞之间形成第二加压腔,所述第一加压腔与所述第二加压腔中均充斥有润滑油。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输送的物料不直接与第一活塞缸、第二活塞缸接触,便于往复泵输送含有杂质的物料,同时降低了第一活塞缸与第二活塞缸的磨损程度,同时润滑油可以对第一活塞缸、第二活塞缸进行润滑和冷却,延长了第一活塞缸与第二活塞缸的寿命。
[0011]可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润滑油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润滑组件,所述第一润滑组件包括第五单向阀、第六单向阀、第一节流阀与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五单向阀连通所述润滑油腔与所述第一加压腔,所述第一节流阀串联在所述第五单向阀与所述润滑油腔之间,所述第六单向阀连通所述润滑油腔与所述第一加压腔,所述第二节流阀串联在所述第六单向阀与所述润滑油腔之间;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润滑组件,所述第二润滑组件包括第七单向阀、第八单向阀、第三节流阀与第四节流阀,所述第七单向阀连通所述润滑油腔与所述第二加压腔,所述第三节流阀串联在所述第七单向阀与所述润滑油腔之间,所述第八单向阀连通所述润滑油腔与所述第二加压腔,所述第四节流阀串联在所述第八单向阀与所述润滑油腔之间。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活塞沿自身的轴心在第一活塞缸中朝远离第一输送壳的方向滑移时,第一加压腔中的压力减小,此时第五单向阀打开,润滑油腔中的润滑油向第一加压腔中流动,在第一节流阀的控制下,润滑油进入第一加压腔的流速一定,润滑油进入第一加压腔时不影响物料进入第一输送腔,第一活塞沿自身的轴心在第一活塞缸中朝第一输送壳滑移时,第一加压腔中的压力增大,此时第六单向阀打开,第一加压腔中的润滑油向润滑油腔中流动,在第二节流阀的控制下,润滑油流出第一加压腔的流速一定,润滑油流出第一加压腔时不影响物料流出第一输送腔时的压力,同理第二加压腔中有相同的效果,如此既实现了第一加压腔、第二加压腔中润滑油的流动,同时不影响往复泵输出压力的稳定性。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往复丝杠的外周面上,且所述第一套筒沿自身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活塞缸滑移连接,所述第
一往复丝杠既沿自身的轴心与所述第一套筒转动连接又沿自身的轴向与所述第一套筒滑移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一套筒还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二往复丝杠的外周面上,且所述第二套筒沿自身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活塞缸滑移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杠既沿自身的轴心与所述第二套筒转动连接有烟自身的轴向与所述第二套筒滑移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套筒上,所述第二套筒还与所述第二活塞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往复丝杠穿设在第一套筒内,在第一往复丝杠转动时,第一套筒沿第一往复丝杠的轴向与第一活塞缸相对滑移,使得第一往复丝杠也沿自身的轴向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0)、驱动电机(120)、总进料管(130)与总出料管(140),所述底座(110)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200)与第二输送机构(300),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00)包括第一往复丝杠(210)、第一滑块(220)、第一活塞(230)、第一活塞缸(240)与第一输送壳(250),所述第一活塞缸(24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10)上,所述第一活塞(230)同轴穿设在所述第一活塞缸(240)内,且所述第一活塞(230)沿自身的轴心与所述第一活塞缸(240)滑移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壳(25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塞缸(240)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塞(230)、第一活塞缸(240)与第一输送壳(250)之间形成第一输送腔(510),所述第一往复丝杠(210)与所述驱动电机(12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220)卡接在所述第一往复丝杠(210)的螺纹槽中,所述第一滑块(220)与所述第一活塞(230)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00)包括第二往复丝杠(310)、第二滑块(320)、第二活塞(330)、第二活塞缸(340)与第二输送壳(350),所述第二活塞缸(34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10)上,所述第二活塞(330)同轴穿设在所述第二活塞缸(340)内,且所述第二活塞(330)沿自身的轴心与所述第二活塞缸(340)滑移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壳(35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活塞缸(340)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塞(330)、第二活塞缸(340)与第二输送壳(350)之间形成第二输送腔(520),所述第二往复丝杠(310)与所述驱动电机(12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20)卡接在所述第二往复丝杠(310)的螺纹槽中,所述第二滑块(320)与所述第二活塞(330)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壳(25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410)与第二单向阀(420),所述第一单向阀(410)连通所述总进料管(130)与所述第一输送腔(510),所述第二单向阀(420)连通所述总出料管(140)与所述第一输送腔(510),所述第二输送壳(350)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单向阀(430)与第四单向阀(440),所述第三单向阀(430)连通所述总进料管(130)与所述第二输送腔(520),所述第四单向阀(440)连通所述总出料管(140)与所述第二输送腔(5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00)还包括第一隔膜(260),所述第一隔膜(26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输送腔(510)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隔膜(260)与所述第一输送壳(250)之间形成第一输送腔(510),所述第一隔膜(260)、第一输送壳(250)、第一活塞缸(240)、第一活塞(230)之间形成第一加压腔(530);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00)还包括第二隔膜(360),所述第二隔膜(36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输送腔(520)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二隔膜(360)与所述第二输送壳(350)之间形成第二输送腔(520),所述第二隔膜(360)、第二输送壳(350)、第二活塞缸(340)、第二活塞(330)之间形成第二加压腔(540),所述第一加压腔(530)与所述第二加压腔(540)中均充斥有润滑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上开设有润滑油腔(160),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00)还包括第一润滑组件(290),所述第一润滑组件(290)包括第五单向阀(291)、第六单向阀(292)、第一节流阀(293)与第二节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煜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双环真空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