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NG潜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184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NG潜液泵,包括壳体,壳体外周固定设置两个沿轴向延伸的分流管,泵体腔内设置三级增压机构,各级的叶轮均与电机转子的转轴周向固定连接,各级导流盘分别与转轴配合。上端盖包括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的出口设有法兰盘,空心圆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盘,两个过流孔设置在连接盘上,空心圆柱体外周呈旋转对称设置两个汇流管,各汇流管的上游端分别与连接盘上的两个过流孔连通,下游端与空心圆柱体内腔连通,汇流管的圆弧过渡段与连接盘上的过流孔连接,汇流管的螺旋弯曲段与空心圆柱体的进液孔连接,使从两分流管输送的流体经两汇流管沿空心圆柱体圆周呈旋向相同的流向切向流入空心圆柱体腔内,形成旋流向上从出口流出。从出口流出。从出口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NG潜液泵


[0001]本技术涉及液化天然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NG潜液泵。

技术介绍

[0002]LNG即液化天然气,其为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提供了便利。LNG潜液泵是安装在密封金属容器内用于驱动液体流动的动力输出设备,其被广泛应用于液化天然气的转运、装车及加注过程中。LNG潜液泵包括电机、叶轮,电机驱动叶轮转动,叶轮便会驱动液化天然气LNG流进泵体内,进入泵体的LNG经流道从泵体下端流至泵体上端的电机上盖,电机上盖通过管道将LNG汇流输出。目前,电机上盖的管道呈对称设置在出液口的两侧,对称的两个管道为90度的直角管道,直角管道的流道阻力大,且液化天然气从两侧直角管道进入出液口时形成了对冲,由此会导致能量的损耗,降低了LNG的流速,电机的工作功率增大,增加了能耗。或者,对称的两个管道为倾斜接入出液口的直管道,LNG经两个倾斜的直管道汇入出液口仍然会因对冲而损失部分能量,并且倾斜的直管道还会增加电机上盖的长度,导致潜液泵的整体长度较长,不便于潜液泵在密封金属容器内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LNG潜液泵,其上盖的两个汇流管道切向接入出液管道,两个汇流管道中流入出液管道的液化天然气不会形成对冲,且液化天然气可在出液管道中螺旋流动,避免了能量的损耗,提高了效率。该潜液泵的长度也小,安装方便。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NG潜液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腔内固定电机定子,电机定子内安装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的转轴分别通过轴承支承于壳体的上端盖、下端盖,所述壳体外周固定设置两个沿轴向延伸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下端与下端盖上设置的流道连通,分流管的上端与上端盖的过流孔连通,所述下端盖的下端固定连接一泵体,所述转轴下端伸进泵体腔内,与泵体下盖内安装的诱导轮固定连接,一进液罩与泵体下盖固定连接,所述泵体腔内设置三级增压机构,所述三级增压机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叠加的一级叶轮、一级导流盘、二级叶轮、二级导流盘、三级叶轮、三级导流盘,其中,各级叶轮均与转轴周向固定连接,各级导流盘分别通过轴套与转轴配合;所述上端盖包括一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的出口设有用于连接管道的法兰盘,所述空心圆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一与壳体连接的连接盘,两个过流孔设置在连接盘上,所述空心圆柱体的外周呈旋转对称设置两个汇流管,各汇流管的上游端分别与连接盘上的两个过流孔连通,下游端与空心圆柱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汇流管从下至上包括圆弧过渡段、向斜上方延伸的直管段、螺旋弯曲段,所述圆弧过渡段与连接盘上的过流孔连接,所述螺旋弯曲段与空心圆柱体上设置的进液孔连接,使从两分流管输送的流体经两汇流管沿空心圆柱体圆周呈旋向相同的流向切向流入空心圆柱体腔内,形成旋流向上从出口流出。
[0005]所述泵体下盖与下端盖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二级叶轮盖、三级叶轮盖,所述一
级导流盘固定于二级叶轮盖,所述二级导流盘固定于三级叶轮盖,所述三级导流盘固定于下端盖下端,多个螺栓分别依次穿过泵体下盖、下端盖、壳体将泵体、下端盖固定在壳体下端。
[0006]所述进液罩呈锥形,锥形进液罩的上小径端固定连接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泵体下盖的下端螺纹配合将进液罩固定在泵体下盖上,所述进液罩上设置若干进液小孔。
[0007]所述一级导流盘、二级导流盘、三级导流盘上分别设置流道,所述三级导流盘流道的下游端与下端盖的流道上游端连通。
[0008]所述电机转子的转轴上端通过轴承支承于上端盖的连接盘圆心,所述连接盘圆心轴向贯穿设置一小径孔用于喷射润滑轴承。
[0009]所述上端盖与支承转轴的轴承之间设有一碟簧。
[0010]所述轴套的外圆周设有多个密封环槽。
[0011]所述壳体上端与上端盖之间、壳体下端与下端盖之间、下端盖与三级导流盘之间分别设置密封圈。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腔内固定电机定子,电机定子内安装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的转轴分别通过轴承支承于壳体的上端盖、下端盖,所述壳体外周固定设置两个沿轴向延伸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下端与下端盖上设置的流道连通,分流管的上端与上端盖的过流孔连通,所述下端盖的下端固定连接一泵体,所述转轴下端伸进泵体腔内,与泵体下盖内安装的诱导轮固定连接,一进液罩与泵体下盖固定连接,所述泵体腔内设置三级增压机构,所述三级增压机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叠加的一级叶轮、一级导流盘、二级叶轮、二级导流盘、三级叶轮、三级导流盘,其中,各级叶轮均与转轴周向固定连接,各级导流盘分别通过轴套与转轴配合;所述上端盖包括一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的出口设有用于连接管道的法兰盘,所述空心圆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一与壳体连接的连接盘,两个过流孔设置在连接盘上,所述空心圆柱体的外周呈旋转对称设置两个汇流管,各汇流管的上游端分别与连接盘上的两个过流孔连通,下游端与空心圆柱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汇流管从下至上包括圆弧过渡段、向斜上方延伸的直管段、螺旋弯曲段,所述圆弧过渡段与连接盘上的过流孔连接,所述螺旋弯曲段与空心圆柱体上设置的进液孔连接,使从两分流管输送的流体经两汇流管沿空心圆柱体圆周呈旋向相同的流向切向流入空心圆柱体腔内,形成旋流向上从出口流出。该潜液泵的泵体内设置三级增压机构,增大了液化天然气的输送压力,潜液泵的驱动效率更高。汇流管的圆弧过渡段、直管段、螺旋弯曲段使两个汇流管呈绕空心圆柱体螺旋上升的形状,螺旋上升可减小上端盖的高度,缩小了潜液泵的整体长度,方便了潜液泵的安装。使用时,电机的转轴带动泵体的各级叶轮转动使密封金属容器内的LNG从进液罩进入泵体内,LNG经过三级增压后从泵体流出并依次流经下端盖的流道、分流管、上端盖连接盘的过流孔、汇流管,最终经汇流管切向汇流至空心圆柱体的内腔中从空心圆柱体的出口流出。呈螺旋上升的两个汇流管接入空心圆柱体,因此从两个汇流管流进空心圆柱体内腔的液化天然气不会形成对冲,且液化天然气在空心圆柱体内腔中形成了向上的旋向相同的螺旋涡状流动,避免了能量的损耗,保证了足够的输送压力,提高了潜液泵的工作效率。
[0013]所述泵体下盖与下端盖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二级叶轮盖、三级叶轮盖,所述一级导流盘固定于二级叶轮盖,所述二级导流盘固定于三级叶轮盖,所述三级导流盘固定于
下端盖下端,多个螺栓分别依次穿过泵体下盖、下端盖、壳体将泵体、下端盖固定在壳体下端。叶轮盖分别对各级的导流盘进行了固定,方便了各级叶轮的安装。
[0014]所述进液罩呈锥形,锥形进液罩的上小径端固定连接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泵体下盖的下端螺纹配合将进液罩固定在泵体下盖上,所述进液罩上设置若干进液小孔,便于泵池内的LNG流体进入,小孔直径为3mm,可防止杂质进行泵体内部,以避免潜液泵在运行中被杂质磨损、堵塞等。连接套方便了进液罩与泵体下盖的固定,方便了进液罩的安装。
[0015]所述一级导流盘、二级导流盘、三级导流盘上分别设置流道,所述三级导流盘流道的下游端与下端盖的流道上游端连通。导流盘可将上一级叶轮增压后的LNG导流至下一叶轮,三级导流盘流道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NG潜液泵,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腔内固定电机定子(20),电机定子(20)内安装电机转子(21),所述电机转子(21)的转轴(22)分别通过轴承支承于壳体(1)的上端盖(5)、下端盖(4),所述壳体(1)外周固定设置两个沿轴向延伸的分流管(3),所述分流管(3)的下端与下端盖(4)上设置的流道(4

1)连通,分流管(3)的上端与上端盖(5)的过流孔(5

2)连通,所述下端盖(4)的下端固定连接一泵体(2),所述转轴(22)下端伸进泵体(2)腔内,与泵体下盖(2

1)内安装的诱导轮(10)固定连接,一进液罩(8)与泵体下盖(2

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腔内设置三级增压机构,所述三级增压机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叠加的一级叶轮(11)、一级导流盘(12)、二级叶轮(14)、二级导流盘(15)、三级叶轮(18)、三级导流盘(19),其中,各级叶轮均与转轴(22)周向固定连接,各级导流盘分别通过轴套(17)与转轴(22)配合;所述上端盖(5)包括一空心圆柱体(7),所述空心圆柱体(7)的出口设有用于连接管道的法兰盘(5

4),所述空心圆柱体(7)的下端固定连接一与壳体(1)连接的连接盘(5

1),两个过流孔(5

2)设置在连接盘(5

1)上,所述空心圆柱体(7)的外周呈旋转对称设置两个汇流管(6),各汇流管(6)的上游端分别与连接盘(5

1)上的两个过流孔(5

2)连通,下游端与空心圆柱体(7)的内腔连通,所述汇流管(6)从下至上包括圆弧过渡段(6

1)、向斜上方延伸的直管段(6

2)、螺旋弯曲段(6

3),所述圆弧过渡段(6

1)与连接盘(5

1)上的过流孔(5

2)连接,所述螺旋弯曲段(6

3)与空心圆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太平林冬娅胡术生冯波陈维银李鸿军孙鹏杨昌文唐永东程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耐德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