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锅炉烟囱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308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锅炉烟囱除尘技术领域,尤其一种便于锅炉烟囱除尘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竖向安装,且炉体的内部开设有排烟腔,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炉盖,所述炉体的底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进烟导管,所述炉盖的上下表面中间位置之间垂直焊接有出气导管,且进烟导管的下端以及出气导管的上端均固定套接有集气罩,所述排烟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所述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的内表面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活性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烟气在除尘过程中溢出且对气体进行吸附以保障排气的干燥度,同时,设有呈波纹型结构的导烟结构提供独立的除尘通道,除尘力度大且不需对烟囱内壁进行清理,减少维护成本。减少维护成本。减少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锅炉烟囱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烟囱除尘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锅炉烟囱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锅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烟气,该烟气通过烟囱实现定向排放,并在排放前于烟囱内经除尘装置处理进行净化,除去烟气内的颗粒物质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0003]现有除尘装置在使用时,未设烟气传输导向实现进烟通道和出气通道于烟囱上的契合装配,导致烟气在除尘过程中溢出且未对经喷淋除尘后的气体进行吸附,影响排气的干燥度,同时,未提供独立的除尘通道导致需对烟囱内壁进行清理,维护成本大且对烟囱的除尘力度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出一种便于锅炉烟囱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锅炉烟囱除尘装置,具有烟气传输导向实现进烟通道和出气通道于烟囱上的契合装配,避免烟气在除尘过程中溢出且对经喷淋除尘后的气体进行吸附以保障排气的干燥度,同时,设有呈波纹型结构的导烟结构提供独立的除尘通道,结合吸附作用提高对烟囱的除尘力度,烟气传输和喷淋于独立空间进行,不需对烟囱内壁进行清理,减少维护成本的特点。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锅炉烟囱除尘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竖向安装,且炉体的内部开设有排烟腔,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炉盖,所述炉体的底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进烟导管,所述炉盖的上下表面中间位置之间垂直焊接有出气导管,且进烟导管的下端以及出气导管的上端均固定套接有集气罩,两组所述集气罩对称设置在炉体的上下方,所述排烟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且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的数量均为四组,所述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的内表面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活性炭层,所述炉体的两侧内壁位置均焊接有支撑块;
[0008]所述出气导管的顶部与相邻所述集气罩之间活动安装有海绵块,且海绵块填充在对应所述集气罩的内部,所述出气导管以及炉盖的前壁位置之间垂直焊接有定位套,且出气导管通过定位套固定连接有进液管。
[0009]优选的,所述炉盖的上表面四组边缘位置与炉体的上表面位置之间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栓,且炉盖通过固定栓与炉体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进烟导管和出气导管的尺寸相同,且进烟导管平行设置在出气导管的上方,所述进烟导管和出气导管的纵轴中心设置在同一竖线上。
[0011]优选的,四组所述第一通管以及四组所述第二通管组合成波纹型结构,且第二通管焊接在相邻两组所述第一通管之间。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通管以及第二通管通过支撑块固定安装在炉体的内部,且支撑
块卡接在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位置。
[0013]优选的,所述出气导管的下端和位于顶部所述第二通管的上端相对应,且进烟导管的上端和位于底部所述第一通管的下端相对应。
[001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5]1、通过设置进烟导管沿底部提供烟气传输导向,配合出气导管于出烟区提供排气导向,通过集气罩提供集气空间,实现烟气导向结构在排烟腔上的契合装配,避免在除尘过程中溢出,海绵块填充在排烟区,对经喷淋除尘后的气体进行吸附以保障排气的干燥度;
[0016]2、通过设置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通过交错焊接组合成呈波纹型结构的导烟结构,提供独立的除尘通道,并在支撑块的夹持安装下实现于锅炉内的契合装配,并通过活性炭层于除尘通道内进行吸附,结合喷淋除尘以提高对烟囱的除尘力度,且实现烟气传输和喷淋于独立空间进行,不需对烟囱内壁进行清理,减少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A的放大图。
[0020]图中:1炉体、2排烟腔、3炉盖、4固定栓、5出气导管、6进烟导管、7集气罩、8第一通管、9第二通管、10活性炭层、11支撑块、12海绵块、13定位套、14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2]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锅炉烟囱除尘装置,包括炉体1,炉体1竖向安装,且炉体1的内部开设有排烟腔2,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炉盖3,炉体1的底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进烟导管6,炉盖3的上下表面中间位置之间垂直焊接有出气导管5,且进烟导管6的下端以及出气导管5的上端均固定套接有集气罩7,两组集气罩7对称设置在炉体1的上下方,排烟腔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管8和第二通管9,且第一通管8和第二通管9的数量均为四组,第一通管8和第二通管9的内表面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活性炭层10,炉体1的两侧内壁位置均焊接有支撑块11,第一通管8和第二通管9通过交错焊接组合成呈波纹型结构的导烟结构,提供独立的除尘通道,并在支撑块11的夹持安装下实现于锅炉内的契合装配,并通过活性炭层10于除尘通道内进行吸附,结合喷淋除尘以提高对烟囱的除尘力度,且实现烟气传输和喷淋于独立空间进行,不需对烟囱内壁进行清理,减少维护成本;
[0023]出气导管5的顶部与相邻集气罩7之间活动安装有海绵块12,且海绵块12填充在对应集气罩7的内部,出气导管5以及炉盖3的前壁位置之间垂直焊接有定位套13,且出气导管5通过定位套13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4。
[0024]本技术中,炉盖3的上表面四组边缘位置与炉体1的上表面位置之间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栓4,且炉盖3通过固定栓4与炉体1活动连接。
[0025]本技术中,进烟导管6和出气导管5的尺寸相同,且进烟导管6平行设置在出气导管5的上方,进烟导管6和出气导管5的纵轴中心设置在同一竖线上。
[0026]本技术中,四组第一通管8以及四组第二通管9组合成波纹型结构,且第二通管9焊接在相邻两组第一通管8之间。
[0027]需要说明的是,相邻第一通管8和第二通管9之间夹角的角度为一百三十五度。
[0028]本技术中,第一通管8以及第二通管9通过支撑块11固定安装在炉体1的内部,且支撑块11卡接在第一通管8和第二通管9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位置。
[0029]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组支撑块11反向设置,且支撑块11远离炉体1的一侧外壁呈V型结构。
[0030]本技术中,出气导管5的下端和位于顶部第二通管9的上端相对应,且进烟导管6的上端和位于底部第一通管8的下端相对应。
[0031]工作原理:在使用时,炉体1作为锅炉烟囱的外壳结构,通过排烟腔2实现锅炉生产加工产生的烟气的定向传输并提供除尘空间,由固定栓4安装的炉盖3于炉体1的顶部进行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锅炉烟囱除尘装置,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竖向安装,且炉体(1)的内部开设有排烟腔(2),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炉盖(3),所述炉体(1)的底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进烟导管(6),所述炉盖(3)的上下表面中间位置之间垂直焊接有出气导管(5),且进烟导管(6)的下端以及出气导管(5)的上端均固定套接有集气罩(7),两组所述集气罩(7)对称设置在炉体(1)的上下方,所述排烟腔(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管(8)和第二通管(9),且第一通管(8)和第二通管(9)的数量均为四组,所述第一通管(8)和第二通管(9)的内表面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活性炭层(10),所述炉体(1)的两侧内壁位置均焊接有支撑块(11);所述出气导管(5)的顶部与相邻所述集气罩(7)之间活动安装有海绵块(12),且海绵块(12)填充在对应所述集气罩(7)的内部,所述出气导管(5)以及炉盖(3)的前壁位置之间垂直焊接有定位套(13),且出气导管(5)通过定位套(13)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锅炉烟囱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元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祥和纺织涂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