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池模组极耳辊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307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电池模组极耳辊压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包括转运托盘,转运托盘随传送带移动,转运托盘的上端固定设置模组;转运托盘的下方设有对其下方定位的下定位组件,上方设有其高度进行限位的上定位组件;转运托盘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侧动组件,侧动组件与模组之间设有弹性辊压组件,弹性辊压组件包括压紧缸、基座、定位架和驱动滚轮,压紧缸由侧动组件驱动横向移动,基座与压紧缸的出力轴固定连接,定位架设在基座远离压紧缸的一侧,驱动滚轮转动连接在定位架上,辊压时,驱动滚轮与模组的侧面相切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操作人员疲劳程度同时保证滚压状态一致性的目的,提高模组极耳焊接质量。高模组极耳焊接质量。高模组极耳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池模组极耳辊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涉及新能源汽车的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用于电池模组极耳辊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电动汽车应用的普及和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高,PACK的生产和需求也都迅速提升;组成PACK的单体(模组)采用焊接工艺进行加工,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决定着PACK 系统的使用寿命及整车的续航能力,本领域中,属于名词解如下,PACK:电芯通过串并联组成整车系统的过程;BLOCK:本意块体,指的是电芯配组后同组电芯安装入框架内组成的单元;模组:由若干个BLOCK组成的集合,是整车串联的最小单元;极耳: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BLOCK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
[0003]模组极耳焊接采用激光穿透焊接;BLOCK堆叠成模组后需要在焊接前进行辊压,使极耳间贴合降低间隙,从而保证激光穿透焊接质量。
[0004]现有技术中,模组辊压通过人工辊压后一致性较差且增加操作者疲劳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用于电池模组极耳辊压装置,可达到降低操作人员疲劳程度同时保证滚压状态一致性的目的,提高模组极耳焊接质量。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电池模组极耳辊压装置,包括转运托盘,所述转运托盘随传送带移动,所述转运托盘的上端固定设置模组;
[0007]所述转运托盘的下方设有对其下方定位的下定位组件,上方设有其高度进行限位的上定位组件
[0008]所述转运托盘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侧动组件,所述侧动组件与模组之间设有弹性辊压组件,所述弹性辊压组件包括压紧缸、基座、定位架和驱动滚轮,所述压紧缸由所述侧动组件驱动横向移动,所述基座与所述压紧缸的出力轴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设在所述基座远离所述压紧缸的一侧,所述驱动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定位架上,辊压时,所述驱动滚轮与模组的侧面相切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和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固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定位架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设置,所述定位架上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穿过所述底板后与第一连接柱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穿过所述定位架后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螺纹连接;
[0010]所述定位架与底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同轴设置,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受压状态。
[0011]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缸与所述底板之间还设有升降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压紧缸的出力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和固定板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线轨结构,所述固
定板上设有升降缸,所述升降缸通过转接板驱动所述升降板上下移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远离所述升降缸的一侧还设有调节凸起,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升降缸的一侧还设有两个调整块,两个所述调整块对称设在所述调节凸起的上下两侧,每个调整块上均设有调节螺丝,上端的调节螺丝向下穿过所述调整块与所述调节凸起对应设置,下端的调节螺丝向上穿过所述调整块与所述调节凸起对应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侧动组件包括侧动气缸和侧动板,所述压紧缸固设在所述侧动板上,所述侧动气缸设置,所述侧动气缸的出力轴平行于模组的侧断面设置,所述压紧缸的出力轴垂直于模组的侧面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定位组件包括上定位缸和上定位板,所述上定位板与所述上定位缸的出力轴固定连接,所述上定位板与模组的上端面规格一致且与模组的上端面对应设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下定位组件包括下定位缸和下定位板,所述下定位缸的出力轴竖直向上设置,所述下定位板与所述下定位缸的出力轴固定连接,所述下定位板远离所述下定位缸的一侧设有四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穿过所述转运托盘对模组进行定位。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起的下端为圆柱结构,上端为圆锥结构,所述下定位板为圆盘形,四个定位凸起相对所述下定位板的轴线均布设置。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0018]1、本技术设置转运托盘,保证模组在各个位置的流转,实现了自动传输,设置上定位组件和下定位组件,实现了模组的上下精确定位,同时在模组传送方向的前后侧均设置侧动组件,侧动组件带动弹性辊压组件运动,驱动滚轮对模组进行辊压,此结构可实现自动化辊压,降低操作人员疲劳程度,而且降低了认为经验因素,同时保证滚压状态一致性的目的,提高模组极耳焊接质量;
[0019]2、设置复位弹簧后,使驱动滚轮与工件接触时能够进行弹性调整,保证辊压有效性;弹性辊压组件对模组进行辊压,驱动滚轮作用于模组两侧极耳位置分两次对极耳进行辊压,使其达到降低极耳间隙的目的;
[0020]3、设置升降缸和升降板后,此结构可对8个位置进行辊压,提升辊压的效率,降低极耳间隙,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螺丝与调节凸起的配合,实现了升降板在竖直位置的小距离调整,在升降缸大距离调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小距离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本技术用于电池模组极耳辊压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用于电池模组极耳辊压装置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用于电池模组极耳辊压装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图3的A部详图;
[0026]图5是本技术用于电池模组极耳辊压装置另一角度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图5的B部详图;
[0028]图7是本技术下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本技术基座、驱动滚轮及相关零件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是本技术基座、驱动滚轮及相关零件配合后的侧视图;
[0031]图10是本技术图9的C

C剖视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转运托盘;2、下定位组件;21、下定位缸;22、下定位板;221、定位凸起;3、上定位组件;31、上定位缸;32、上定位板;5、侧动组件;51、侧动气缸;52、侧动板; 6、弹性辊压组件;61、压紧缸;62、基座;621、底板;622、导向板;6221、限位槽; 623、第一连接柱;624、第二连接柱;625、复位弹簧;63、定位架;64、驱动滚轮;65、升降板;651、调节凸起;66、固定板;661、调整块;662、调节螺丝;67、升降缸;7、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电池模组极耳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托盘,所述转运托盘随传送带移动,所述转运托盘的上端固定设置模组;所述转运托盘的下方设有对其下方定位的下定位组件,上方设有其高度进行限位的上定位组件;所述转运托盘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侧动组件,所述侧动组件与模组之间设有弹性辊压组件,所述弹性辊压组件包括压紧缸、基座、定位架和驱动滚轮,所述压紧缸由所述侧动组件驱动横向移动,所述基座与所述压紧缸的出力轴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设在所述基座远离所述压紧缸的一侧,所述驱动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定位架上,辊压时,所述驱动滚轮与模组的侧面相切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极耳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和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固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定位架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设置,所述定位架上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穿过所述底板后与第一连接柱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穿过所述定位架后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架与底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同轴设置,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受压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极耳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缸与所述底板之间还设有升降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压紧缸的出力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和固定板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线轨结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升降缸,所述升降缸通过转接板驱动所述升降板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极耳辊压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盟王利李晓海李晋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