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丝镀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298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8:00
本申请涉及金属镀锡设备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铜丝镀锡装置,其包括用于容置液态锡的箱体,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对铜丝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和用于对铜丝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安装板和若干根导向杆,若干根导向杆安装于安装板上,导向杆的底端开设有用于对铜丝进行导向的导向槽,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板的第一固定组件,定位机构包括翻转板和定位板,翻转板与箱体转动连接,定位板固定设置于翻转板上,定位板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对铜丝进行定位的定位孔,定位孔与导向槽一一对应,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翻转板的固定机构。本申请限制铜丝在传导的过程中与定位孔的侧壁发生相对摩擦。对摩擦。对摩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丝镀锡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金属镀锡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铜丝镀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铜丝镀锡是指在铜丝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锡,镀锡铜丝材质比较柔软,导电性能良好,与裸铜丝相比,其耐蚀性、抗氧化性能更强,可大大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给铜丝镀锡主要是为了防止铜丝暴露在空气中而被氧化形成铜绿,而铜绿的导电性很差,会增加电阻,镀锡的铜丝可防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铜绿;在铜丝表面镀锡可以增加散热,可以改善导电,改善导线性能。
[0003]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铜丝镀锡装置,包括用于容置液态锡的箱体,箱体的上表面呈开口设置,箱体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铜丝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和用于对铜丝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安装板和若干根导向杆,安装板固定设置于箱体的上表面,若干根导向杆安装于安装板上,若干根导向杆的底端开设有用于对铜丝进行导向的导向槽,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定位板固定设置于箱体的上表面,定位板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对铜丝进行定位的定位孔。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安装板和定位板均是固定在箱体的上表面,导向杆固定于安装板上,当铜丝经过导向槽传向定位孔的时候,铜丝容易与定位孔的侧壁发生相对摩擦,定位板容易对镀在铜丝表面的金属锡造成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限制铜丝在传导的过程中与定位孔的侧壁发生相对摩擦,本申请提供一种铜丝镀锡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铜丝镀锡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铜丝镀锡装置,包括用于容置液态锡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箱体的上方滑移设置有用于对铜丝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和用于对铜丝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安装板和若干根导向杆,若干根导向杆安装于安装板上,若干根导向杆的底端开设有用于对铜丝进行导向的导向槽,所述安装板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板的第一固定组件,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翻转板和定位板,所述翻转板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翻转板上,所述定位板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对铜丝进行定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翻转板的固定机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解除第一固定组件对导向机构的固定作用,通过滑移导向杆;通过解除固定机构对翻转板的固定,通过滑移和转动翻转板,以使铜丝由导向槽传导至定位孔的过程中,铜丝不会接触到定位孔的侧壁,定位板不会对镀在铜丝表面的金属锡造成磨损,提高了铜丝的镀锡效率。
[0009]可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L
形块和旋转块,所述L形块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旋转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翻转板的侧壁,所述旋转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旋转块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将第一连接块固定于箱体上,通过第三固定组件将旋转块固定于第二连接块上,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翻转板的便捷性。
[0011]可选的,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矩形框,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一下螺母和第一上螺母,所述第一螺杆固定设置于所述矩形框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下螺母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滑移槽,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第一下螺母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上螺母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上螺母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第一上螺母和第一下螺母来调节安装板的高度,也可以通过沿第一滑移槽的长度方向滑移安装板,以使导向槽与定位孔一一对齐,以使铜丝由导向槽传导至定位孔的过程中,铜丝不会接触到定位孔的侧壁,提高了铜丝的镀锡效率。
[0013]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螺杆、第二下螺母和第二上螺母,所述第二螺杆固定设置于所述矩形框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下螺母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第二下螺母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上螺母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上螺母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第二上螺母和第二下螺母来调节安装板的高度,也可以通过沿第二滑移槽的长度方向滑移安装板,以使导向槽与定位孔一一对齐,以使铜丝由导向槽传导至定位孔的过程中,铜丝不会接触到定位孔的侧壁,提高了铜丝的镀锡效率。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三固定组件包括第三螺杆和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杆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所述旋转块的侧壁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三螺杆穿过所述弧形槽与所述第三螺母螺纹配合,所述第三螺母抵接于所述旋转块的侧壁。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解除第三螺母对旋转块的固定作用,通过旋转翻转板,翻转板驱动旋转块旋转,以使铜丝由导向槽传导至定位孔的过程中,铜丝不会接触到定位孔的侧壁,提高了铜丝的镀锡效率。
[0017]可选的,所述定位板的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对铜丝进行定位的定位块,相邻两个定位块之间形成定位槽,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槽一一对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槽相连通。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可以将相邻两根铜丝分隔开来,限制相邻两根铜丝在传导的过程中接触到一起。
[0019]可选的,所述翻转板上固定设置有握持杆。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握住握持杆来转动翻转板,从而调节翻转
板的角度,相比于直接握住翻转板,更加省时省力。
[0021]可选的,所述导向槽的槽底边沿设置有第一圆角。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圆角对铜丝的表面有保护作用,可以限制导向槽的槽底边沿对铜丝的表面造成磨损。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解除第一固定组件对导向机构的固定作用,通过滑移导向杆;通过解除固定机构对翻转板的固定,通过滑移和转动翻转板,以使铜丝由导向槽传导至定位孔的过程中,铜丝不会接触到定位孔的侧壁,定位板不会对镀在铜丝表面的金属锡造成磨损,提高了铜丝的镀锡效率;
[0025]2.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第一上螺母和第一下螺母来调节安装板的高度,也可以通过沿第一滑移槽的长度方向滑移安装板,以使导向槽与定位孔一一对齐,以使铜丝由导向槽传导至定位孔的过程中,铜丝不会接触到定位孔的侧壁,提高了铜丝的镀锡效率;
[0026]3.工作人员通过握住握持杆来转动翻转板,从而调节翻转板的角度,相比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丝镀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置液态锡的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11),所述箱体(1)的上方滑移设置有用于对铜丝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2)和用于对铜丝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3),所述导向机构(2)包括安装板(21)和若干根导向杆(22),若干根导向杆(22)安装于安装板(21)上,若干根导向杆(22)的底端开设有用于对铜丝进行导向的导向槽(221),所述安装板(2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板(21)的第一固定组件( 6),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翻转板(33)和定位板(34),所述翻转板(33)与所述箱体(1)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板(34)固定设置于所述翻转板(33)上,所述定位板(34)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对铜丝进行定位的定位孔(341),所述定位孔(341)与所述导向槽(221)一一对应,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翻转板(33)的固定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丝镀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7)包括第二固定组件(71)和第三固定组件(72),所述定位机构(3)还包括L形块(31)和旋转块(32),所述L形块(31)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块(311)和第二连接块(312),所述第一连接块(311)与所述第二连接块(3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组件(71)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块(311)固定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旋转块(32)固定设置于所述翻转板(33)的侧壁,所述旋转块(32)与所述第二连接块(3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组件(72)用于将所述旋转块(32)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块(3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丝镀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矩形框(4),所述第一固定组件( 6)包括第一螺杆(61)、第一下螺母(62)和第一上螺母(63),所述第一螺杆(61)固定设置于所述矩形框(4)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下螺母(62)与所述第一螺杆(61)螺纹配合,所述安装板(2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移槽(211),所述第一滑移槽(2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板(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頔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永豪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