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龟子幼虫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93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7:43
一种金龟子幼虫诱捕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所述的一号半圆柱壳体的环壁上开设有数个一号虫孔,一号半圆柱壳体的上端设有螺纹;所述的二号半圆柱壳体的环壁上开设有数个二号虫孔,二号半圆柱壳体的上端设有螺纹;所述的一号虫孔、二号虫孔的直径小于等于6mm;所述的一号半圆柱壳体的下端一体成型有一号半圆锥壳体,二号半圆柱壳体的下端一体成型有二号半圆锥壳体;由一号半圆柱壳体、二号半圆柱壳体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的上端旋接有盖体;便于清理诱捕器内的幼虫,也便于对诱捕器进行清理,提高了实用性;将幼虫喜爱的食物呈立体、错落放置,能够多层次地吸引幼虫,提高了诱捕的效率。诱捕的效率。诱捕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龟子幼虫诱捕器


[0001]本技术涉及害虫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金龟子幼虫诱捕器。

技术介绍

[0002]金龟子是昆虫纲鞘翅目金龟子科昆虫的统称,成虫俗称苍虫,幼虫统称蛴螬,俗称八脚狼、地狗子等,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地下害虫;使用药剂喷洒除虫是一种常见的手段,但是药剂会污染植物产生危害,于是人们开始使用幼虫诱捕器,而幼虫诱捕器往往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后期的清理不方便,且用于诱捕的植物往往堆积在底部,诱捕效率低,为此,现提出一种金龟子幼虫诱捕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金龟子幼虫诱捕器,便于清理诱捕器内的幼虫,也便于对诱捕器进行清理,提高了实用性;将幼虫喜爱的食物呈立体、错落放置,能够多层次地吸引幼虫,提高了诱捕的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一号半圆柱壳体、二号半圆柱壳体、一号半圆锥壳体、二号半圆锥壳体、盖体、一号放置板、二号放置板;所述的一号半圆柱壳体的环壁上开设有数个一号虫孔,一号半圆柱壳体的上端设有螺纹;所述的二号半圆柱壳体的环壁上开设有数个二号虫孔,二号半圆柱壳体的上端设有螺纹;所述的一号虫孔、二号虫孔的直径小于等于6mm;所述的一号半圆柱壳体的下端一体成型有一号半圆锥壳体,二号半圆柱壳体的下端一体成型有二号半圆锥壳体;由一号半圆柱壳体、二号半圆柱壳体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的上端旋接有盖体;所述的一号半圆柱壳体的内环壁上固定有数个一号放置板,二半圆柱壳体的内环壁上固定有数个二号放置板,一号放置板和二号放置板上下交错设置。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盖体上端固定有把手。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盖体上端固定有标识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盖体内顶板上固定有内螺纹管,内螺纹管内旋接有螺杆;所述的螺杆的下端固定有海绵球;所述的一号半圆锥壳体的内环壁上固定有一号海绵块,二号半圆锥壳体的内环壁上固定有二号海绵块。
[000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金龟子幼虫诱捕器,便于清理诱捕器内的幼虫,也便于对诱捕器进行清理,提高了实用性;将幼虫喜爱的食物呈立体、错落放置,能够多层次地吸引幼虫,提高了诱捕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2]图3是图2中的A

A向剖视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
[0014]一号半圆柱壳体1、一号虫孔2、二号半圆柱壳体3、二号虫孔4、一号半圆锥壳体5、二号半圆锥壳体6、盖体7、把手8、标识层9、一号放置板10、二号放置板11、内螺纹管12、螺杆13、海绵球14、一号海绵块15、二号海绵块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参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一号半圆柱壳体1、二号半圆柱壳体3、一号半圆锥壳体5、二号半圆锥壳体6、盖体7、把手8、标识层9、一号放置板10、二号放置板11、内螺纹管12、螺杆13、海绵球14、一号海绵块15、二号海绵块16;所述的一号半圆柱壳体1的环壁上开设有数个一号虫孔2,一号半圆柱壳体1的上端设有螺纹;所述的二号半圆柱壳体3的环壁上开设有数个二号虫孔4,二号半圆柱壳体3的上端设有螺纹;所述的一号虫孔2、二号虫孔4的直径小于等于6mm,确保经过发育的幼虫无法钻出;所述的一号半圆柱壳体的下端一体成型有一号半圆锥壳体5,二号半圆柱壳体的下端一体成型有二号半圆锥壳体6;由一号半圆柱壳体1、二号半圆柱壳体3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的上端旋接有盖体7,使得一号半圆柱壳体1、二号半圆柱壳体3以及一号半圆锥壳体5、二号半圆锥壳体6合成一个整体;所述的盖体7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把手8,利用把手8可将诱捕器拔出;盖体7内顶板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内螺纹管12,内螺纹管12内旋接有螺杆13;所述的螺杆13的下端粘贴固定有海绵球14;所述的一号半圆锥壳体5的内环壁上粘贴固定有一号海绵块15,二号半圆锥壳体6的内环壁上粘贴固定有二号海绵块16;海绵球14以及一号海绵块15、二号海绵块16上可使用药液浸湿;
[0017]所述的盖体7上端粘贴固定有标识层9,标识层9上记录有放置诱捕器的时间;所述的一号半圆柱壳体1的内环壁上粘贴固定有数个一号放置板10,二半圆柱壳体的内环壁上粘贴固定有数个二号放置板11,一号放置板10和二号放置板11上下交错设置。
[001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在一号放置板10和二号放置板11上放置萌发的种子、植物根、块茎或幼苗等幼虫喜爱的食物;适当在一号半圆柱壳体1、二号半圆柱壳体3内喷洒植物嫩叶所榨成的汁,提高吸引力;将一号半圆柱壳体1、二号半圆柱壳体3拼合,在一号半圆柱壳体1、二号半圆柱壳体3上端旋接盖体7,使得一号半圆柱壳体1、二号半圆柱壳体3以及一号半圆锥壳体5、二号半圆锥壳体6合成一个整体;在产卵期将诱捕器埋到土壤中,幼虫受到萌发的种子、植物根、块茎或幼苗等幼虫喜爱的食物的吸引从一号虫孔2和二号虫孔4中钻入,幼虫在食用植物后会快速发育,长大之后的幼虫无法再从一号虫孔2和二号虫孔4中钻出,使得幼虫困在诱捕器中;在海绵球14以及一号海绵块15、二号海绵块16上使用药液浸湿,药液可采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30倍液等,起到引诱幼虫并杀死的作用;定期将诱捕器取出,旋下盖体7,将一号半圆柱壳体1、二号半圆柱壳体3分离,可处理诱捕器内的幼虫,并对诱捕器进行清理。
[001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为:
[0020]1、一号半圆柱壳体1、二号半圆柱壳体3可分离,便于清理诱捕器内的幼虫,也便于对诱捕器进行清理,提高了实用性;
[0021]2、设有一号放置板10和二号放置板11,将幼虫喜爱的食物呈立体、错落放置,能够多层次地吸引幼虫,提高了诱捕的效率;
[0022]3、设有海绵球14以及一号海绵块15、二号海绵块16,进一步提高了诱捕的效率。
[0023]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龟子幼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号半圆柱壳体(1)、二号半圆柱壳体(3)、一号半圆锥壳体(5)、二号半圆锥壳体(6)、盖体(7)、一号放置板(10)、二号放置板(11);所述的一号半圆柱壳体(1)的环壁上开设有数个一号虫孔(2),一号半圆柱壳体(1)的上端设有螺纹;所述的二号半圆柱壳体(3)的环壁上开设有数个二号虫孔(4),二号半圆柱壳体(3)的上端设有螺纹;所述的一号虫孔(2)、二号虫孔(4)的直径小于等于6mm;所述的一号半圆柱壳体的下端一体成型有一号半圆锥壳体(5),二号半圆柱壳体的下端一体成型有二号半圆锥壳体(6);由一号半圆柱壳体(1)、二号半圆柱壳体(3)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的上端旋接有盖体(7);所述的一号半圆柱壳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琦蒋月丽李世民张文斐范志业刘迪王文豪师兴凯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