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扯损的充气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80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气屋,其包括可充气膨胀的底台和设在底台上的多根支柱,两支柱之间设有一面墙,墙底部连接底台,墙的朝向支柱的两侧边连接支柱,墙底部连接底台具体地:墙的下沿延伸出可伸展的缓冲部,墙经缓冲部连接底台,墙受力变形则使缓冲部伸展。因为墙的下沿延伸出可伸展的缓冲部,所以如果游客在充气屋内撞到墙,使得墙整体因受力而发生变形,缓冲部会伸展从而进行缓冲,就可以通过缓冲部的形状变化来配合墙整体的变形,使得墙与底台的连接处不会直接受到拉力,从而使该连接处不会被扯损。扯损。扯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扯损的充气屋


[0001]本技术涉及充气模型,具体涉及充气屋。

技术介绍

[0002]充气屋常常被设置在游乐园里,供游客玩乐。充气屋底台是充气部,可以充气膨胀,在底台上设有墙和支起墙的支柱,墙分别车缝两侧的支柱和下边的底台。游客在充气屋内玩乐时可能会撞到充气屋的墙,使得墙整体发生变形,墙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处都会受到拉扯的力,因此墙底部与底台的连接处因受到拉力而容易被扯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气屋,这种充气屋的墙与底台的连接处不会被扯损。
[0004]充气屋,其包括可充气膨胀的底台和设在底台上的多根支柱,两支柱之间设有一面墙,墙底部连接底台,墙的朝向支柱的两侧边连接支柱,墙底部连接底台具体地:墙的下沿延伸出可伸展的缓冲部,墙经缓冲部连接底台,墙受力变形则使缓冲部伸展。
[0005]因为墙的下沿延伸出可伸展的缓冲部,所以如果游客在充气屋内撞到墙,使得墙整体因受力而发生变形,缓冲部会伸展从而进行缓冲,就可以通过缓冲部的形状变化来配合墙整体的变形,使得墙与底台的连接处不会直接受到拉力,从而使该连接处不会被扯损。
[0006]缓冲部的侧边不连接支柱。
[0007]缓冲部经车缝加工形成上、中、下三段,上段与墙下沿的交界处、上段与中段的交界处、中段与下段的交界处、下与底台的交界处都形成折角从而形成交界线,其中上段与中段的交界线位于最外侧。
[0008]四条交界线中,下段与底台的交界线位于最内侧。
[0009]上段与中段的交界线低于中段与下段的交界线。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充气屋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12]图3是充气屋拆除台阶之后的示意图。
[0013]图4是图2中D

D的剖视示意图。
[0014]图5是台阶加固机构的示意图。
[0015]图6是图1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7是墙和底台的示意图。
[0017]图8是充气屋拆除前面的墙之后的示意图。
[0018]图9是图8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见图1,充气屋包括方形的底台1、四根支柱2、四根横梁3、四面墙4和设在顶部的屋顶5,其中底台1、四根支柱2和四根横梁3可充气膨胀,四面墙4和四根支柱2分别设在底台1上。四根支柱2分别车缝在底台1上四个角的位置,支柱2底部连通底台1;相邻的两根支柱2的顶部经一根横梁3连接起来,分别处于前后两面的两根横梁3各自在中间部位拱起,四根横梁3各自连通自身两端的支柱2。屋顶5车缝在四根横梁3上。在每相邻的两根支柱2之间车缝有一面墙4,即墙4的朝向支柱2的两侧边分别车缝支柱2;四面墙4的底部各自车缝底台1顶壁13(见图2)的上表面,四面墙4各自的顶部分别车缝四根横梁3。底台1、四面墙4和屋顶5一起围成充气屋的内部空间。前方的墙4上开有供游客进出充气屋内部空间的洞口41。在洞口41前面设有脚踏过渡台阶6,方便游客进出的时候爬上底台1或从底台1爬下,台阶6后面敞开无后壁,台阶6顶壁61、两侧壁62、63(见图8)和底壁64(见图8)各自的后边车缝底台1前壁12(见图2),台阶6与底台1前壁12一起围成台阶6的内腔,底台1前壁12开有第一通气口17(见图3)以把台阶6内腔和底台1内腔连通起来。底台1充气膨胀,则连通底台1的支柱2和台阶6,以及连通支柱2的横梁3都充气膨胀。
[0020]见图2和图4,为了方便理解,图4中只简示出了图2中的洞加固条7、底台加固片9、防损条10以及台阶加固机构8四者各自车缝的部位,防损条10在图4中有进行车缝,其余三者7、9、8在图4中均未进行车缝。充气屋设有四条洞加固条7,四条洞加固条7各只有上、下两段,其中两条的上段71分别经车缝从而完全固定在墙4上的外表面,另外两条的上段71分别经车缝从而完全固定在墙4上的内表面,墙4的内、外表面上的两条洞加固条7各自的上段71,分别车缝在墙4上的位于洞口41的两侧边的位置,四条洞加固条7的下段72分别经车缝从而完全固定在底台1顶壁13的上表面。底台1顶壁13的车缝有洞加固条7下段72的部位,其下表面车缝有前后走向的底台加固片9。洞加固条7下段72和底台加固片9之间有车缝线(图中未画出),车缝线经车缝加工,穿过底台1顶壁13,作为第一连接件,把洞加固条7下段72和底台加固片9连接起来。底台加固片9接触底台1的面积比洞加固条7的下段72接触底台1的面积大。见图4和图5,在台阶6与底台1的车缝处设有台阶加固机构8,台阶加固机构8包括前加固片81和后加固片82,前加固片81和后加固片82都是n字形。前加固片81的顶部经车缝从而完全固定在台阶6顶壁61的下表面,前加固片81的位于两侧的部位,即前加固片81的两条腿分别经车缝从而完全固定在台阶6两侧壁62(见图1)、63(见图8)各自的内表面;后加固片82经车缝从而完全固定在底台1前壁12的内表面。前加固片81和后加固片82之间有车缝线(图中未画出),车缝线经车缝加工,穿过底台1前壁12,作为第二连接件,把前加固片81顶部与后加固片82顶部连接起来,也把前加固片81两条腿分别与后加固片82两条腿连接起来。底台1前壁12车缝顶壁13形成车缝处14,车缝处14的位于洞口41前面的位置设有防损条10,其可充气膨胀,防损条10车缝在底台1上,防损条10和前壁12、顶壁13一起围成防损条10的内腔,前壁12开有第二通气口18(见图3)以把防损条10内腔和底台1内腔连通起来,当底台1充气膨胀时,防损条10也充气膨胀。
[0021]见图2、图4、图5,洞加固条7是编织带,其耐磨不易断裂,因为洞加固条7上段71车缝在墙4上的位于洞口41的两侧边的位置,下段72车缝底台1顶壁13的上表面,所以当洞口41受到摩擦时,洞加固条7上、下两段71、72之间会紧绷,从而将摩擦洞口41而产生的一部分力经洞加固条7传导到底台1上,使得墙4与底台1的车缝处在洞口41两侧边的位置所受到的
拉扯力变小,所以该车缝处不会因受到的拉扯力过大而破裂。因为底台加固片9接触底台1的面积比洞加固条7的下段72接触底台1的面积大,所以当游客从洞口41中穿过从而身体摩擦洞口41时,底台加固片9会将传导到底台1与洞加固条7的车缝处的拉扯力分散开来,从而增大该车缝处的受力面积,使该车缝处不会因为受到的拉扯力太大而破裂;在台阶6与底台1的车缝处设有台阶加固机构8,当台阶6的某个部位被游客踢到或者被游客踩踏时,台阶加固机构8会将传导到台阶6与底台1的车缝处的拉扯力分散开来,从而增大该车缝处的受力面积,使得该车缝处不会因为受到的拉扯力太大而破裂;车缝处14的位于洞口41前面的位置设有防损条10,防损条10可以避免车缝处14的位于洞口41前面的位置直接受到踩踏,且由于防损条10可以充气膨胀,可以对车缝处14起到缓冲作用,使得车缝处14不会因为长期受到踩踏和磨损而开裂。
[0022]见图1、图6和图7,四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充气屋,其包括可充气膨胀的底台(1)和设在底台(1)上的多根支柱(2),两支柱(2)之间设有一面墙(4),墙(4)底部连接底台(1),墙(4)的朝向支柱(2)的两侧边连接支柱(2),其特征在于,墙(4)底部连接底台(1)具体地:墙(4)的下沿延伸出可伸展的缓冲部(42),墙(4)经缓冲部(42)连接底台(1),墙(4)受力变形则使缓冲部(42)伸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屋,其特征在于:缓冲部(42)的侧边不连接支柱(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屋,其特征在于:缓冲部(42)经车缝加工形成上、中、下三段,上段(421)与墙(4)下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全优能气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