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疗药物专用多通道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192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疗药物专用多通道输液装置,包括上三通管、分流管,所述上三通管采用双路并联的管道设计,所述上三通管通过管道与分流管相连接,双管道结构的所述分流管上均设置有开关夹,在其一管道上设置有位于开关夹下方的精密过滤器,所述分流管下半部分的合流处连接有管道,管道的端部设置有一体式结构的接口;本新型化疗药物专用多通道输液装置相对于普通输液器临床实用性更强,可以同时输注过滤或不过滤的化疗药物,减少中途更换输液器的环节,且整体结构简洁、重量轻盈,对医务人员而言不仅减轻了工作量,而且还减少了被化疗药物侵袭的危险;对于使用的患者而言,更加注重患者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此方面的医疗费用。医疗费用。医疗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疗药物专用多通道输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具体为一种化疗药物专用多通道输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癌症是危害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癌症的发病数和死亡数要分别占全球的23.7%和30%。加上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原因,中国癌症的发病数和死亡数仍持续增加,癌症负担已不容忽视。化学治疗作为当今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常规手段之一,临床对其的使用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但化疗是旨在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其作为一种细胞毒性药物,对护理人员有着较大的毒害作用,使得临床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
[0003]化疗药物多为静脉给药的方式,但目前临床上并无专门并普遍使用的化疗专用输液器。目前一次性使用精密避光输液器和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是临床上常见使用的化疗药物的输液装置。由于癌症病种的不同,临床化疗药物种类繁多,化疗药的质地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有的化疗药物需要有过滤器的精密输液器,而有的像白蛋白紫杉醇这类的化疗药物由于有效药物颗粒较大,为了避免堵管的发生,反而不能使用精密输液器进行输注。因此在同时使用这些需要不同种类输液器的化疗药物时,通常需要护士中途进行输液器的更换,以保证药物的准确输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科室的医疗耗材的成本,也增加了临床护士的日常工作量。同时也使得护士面临被化疗药物侵袭的危险,造成职业暴露的发生。
[0004]现今临床上在进行化疗药物输注时,多数是几种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而非单一使用。此外,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混合而影响化疗药物的功效,在输注化疗药物前,都需要用生理盐水进行管道冲洗。意味着在为患者进行化疗的过程中,护士需要更换输液器,而在进行瓶塞穿刺针头的更换时,由于针头的孔径普遍较大,输液袋的橡皮塞经反复穿刺后密闭性减弱,容易导致化疗药物经橡胶塞的渗漏,出现化疗药物渗漏的危险,增加了患者裸露皮肤被化疗药物直接接触的危险,增加了患者受伤的危险。
[0005]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化疗药的输液装置,由于并不是专门针对化疗的病人。所以在病人身边输注的化疗药物没有直接明显可见的化疗标签。并且多数病人的化疗方案复杂,所用的化疗药物也繁多。因此,多数患者化疗时间长,化疗输液装置繁琐,致使患者化疗期间行动不便,担惊受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休息,给患者的治疗带来诸多不便利。
[0006]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临床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化疗药物专用多通道输液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化疗药物专用多通道输液装置,包括上三通管、分流管,所述上三通管采用双路并联的管道设计,其端部设置有带保护罩的针头,在所述针头的下方设置有带盖帽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下方通过医用胶带粘接有无菌海绵圈,无菌海绵圈下方设有固定环,所述上三通管的双路管道上
均设置有位于无菌海绵圈下方的开关夹,所述上三通管通过管道与分流管相连接,其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茂菲氏滴管,茂菲氏滴管的下方设置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下方设置有与管道相接的外圆锥接头,所述外圆锥接头通过管道与分流管上半部分相接通,双管道结构的所述分流管上均设置有开关夹,在其一管道上设置有位于开关夹下方的精密过滤器,所述分流管下半部分的合流处连接有管道,管道上设置有开关夹,所述管道的端部设置有一体式结构的接口。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上三通管的合流处粘接有指示标签。
[0009]作为优选,所述接口的表面设有螺纹,并通过螺纹连接有保护套。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外圆锥接头上设置有相互贴合的锥塞。
[0011]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环为工字型结构,其一端套在无菌海绵圈下方的管道上,另一端为魔术贴形式的环扣。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化疗药物专用多通道输液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并联的双路瓶塞穿刺针头,保证可以同时连接2路输液瓶,这样护士可以直接在治疗室将生理盐水和化疗药物直接连接好,可以有效的减少护士中途更换输液瓶的频率,有助于减少护士的临床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瓶塞穿刺针头下方的无菌海绵圈,可以预防在护士进行瓶塞穿刺的过程中,突发的化疗药物少量的渗漏,海绵圈可以第一时间内尽可能的吸收渗漏的药物,避免护士与化疗药物直接接触的发生,一方面可以减少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概率,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士为患者进行化疗药物输注的恐惧感和担忧感;

指示标签有直接醒目的提示作用,可以有效的避免临床差错的发生,同时也避免了在患者输液架上悬挂过多的提示牌,造成患者的不适感和抵触感。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科室的医疗成本以及护士工作上放错提示牌的差错发生;

输液装置上面设置的外圆锥形口,头部附有橡皮塞,可以进行输液过程中有药物的加入,方便临时药物的加入,提高护士临床工作的效率;

分流管上两条并联管路设置,在其中一条管道上设有精密过滤器,不仅可以降低护士的临床工作量,同时也可以预防护士被化疗药物污染,减少护士受伤的风险;

管道末端的螺纹式结构的接口,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静脉穿刺针的连接,可直接与浅静脉留置针或是深静脉PICC、CVC接口的连接,不仅便利了护士的临床操作,同时也增加了化疗药输液器使用的灵活性;

在针头部分设置一“工”字型的固定装置,“工”的一边固定在针头部,另一边为活扣,材质采用魔术贴,可根据不同输液袋瓶口的口径帮助活扣的固定,操作简单方便,有助于加强固定针头和输液袋瓶口的连接,避免输液过程中的因患者的以外活动导致的针头脱落,致使化疗药物外漏的发生;

本输液装置的整体造型简洁、美观,方便患者在化疗时的使用,减轻化疗期的患者的生理负担,并且医疗成本造价相对较低,可有效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节约医疗费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上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末端的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开关夹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上三通管;11、保护罩;12、针头;13、排气孔;14、无菌海绵圈;15、固定环;2、分流管;3、开关夹;4、精密过滤器;5、管道;51、保护套;52、接口; 6、指示标签;7、外圆锥接头;71、锥塞;8、调节器;9、茂菲氏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0]如图1至5所示的一种化疗药物专用多通道输液装置,包括上三通管1、分流管2,所述上三通管1采用双路并联的管道5设计,其端部设置有带保护罩11的针头12,在所述针头12的下方设置有带盖帽的排气孔13,所述排气孔13下方通过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疗药物专用多通道输液装置,包括上三通管(1)、分流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三通管(1)采用双路并联的管道(5)设计,其端部设置有带保护罩(11)的针头(12),在所述针头(12)的下方设置有带盖帽的排气孔(13),所述排气孔(13)下方通过医用胶带粘接有无菌海绵圈(14),无菌海绵圈(14)下方设有固定环(15),所述上三通管(1)的双路管道(5)上均设置有位于无菌海绵圈(14)下方的开关夹(3),所述上三通管(1)通过管道(5)与分流管(2)相连接,其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茂菲氏滴管(9),茂菲氏滴管(9)的下方设置有调节器(8),所述调节器(8)的下方设置有与管道(5)相接的外圆锥接头(7),所述外圆锥接头(7)通过管道(5)与分流管(2)上半部分相接通,双管道(5)结构的所述分流管(2)上均设置有开关夹(3),在其一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昱上官非凡方桂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