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166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装置,包括负压罐、气压指示器、抽气筒以及导通至引流管的阀门;所述气压指示器的检测端和所述抽气筒的抽气口从所述负压罐的顶盖穿入罐内,所述阀门的出液端连通至罐内;所述抽气筒的一端穿入抽气杆,另一端设尖嘴;所述抽气杆的筒内端设活塞,所述活塞外圈环设用于与筒壁紧密贴靠的弹性密封圈,所述抽气杆杆身与所述抽气筒的一端间隙配合;所述尖嘴内设进气单向阀,所述顶盖通过螺纹密封连接至所述罐的敞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在保证负压产生质量的同时,提供便携的负压吸引源。供便携的负压吸引源。供便携的负压吸引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具体是一种应用于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如老龄化、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的增加,合并慢性复杂创面的患者数量也在与日俱增。虽然在创伤和烧伤治疗上的技术改进已经可以挽救腹部开放型损伤和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的生命,但先进的外科手段和放射手段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也增加了创面的复杂性。
[0003]面对这一系列令人望而生畏的创面,医生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寻找创面愈合过程中可以促进细胞增生修复的方法。他们起初将精力放在了生长因子方面,但是总体来说对于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不大。基于Winter提出的潮湿环境促进创面愈合原则,医生采用如泡沫、水凝胶、清洗剂、海藻酸盐、局部抗菌敷料等等方法来促进创面愈合。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期Argenta和Morykwas开始介绍负压创伤治疗技术,并在1997年首次发表相关论文。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原理已经以外科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形式而被公众所认可。
[0004]负压的物理机理:地球上的大气对人体产生了气压。宇航员在太空中需要穿加压服才可以生存。在海平面上,1个大气压相当于760毫米汞柱。根据理想的气体定律:PV=nRT,其中P表示气压;V表示体积;n表示气体摩尔分子数;R表示气压常数;T为温度,单位是开尔文摄氏度。因为V、n、R和T都为正数,所以P值也定是正数。从专业角度讲,负压一词使用并不妥当。我们常用表压来测量压力值,表压即大气压和系统压力之差。在真空状态下,所测压力相对低于大气压,所以在文献中称为负压(表压)。在加压的机舱内或在丹佛、科罗拉多等地大气压接近于640mm汞柱即(

125mm汞柱的表压)。很明显在这种压力下创面就不如在海平面压力下愈合的好,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压差是促进创面愈合的关键因素。
[0005]负压创面治疗产品现在主要由包括:连接集液瓶和负压源的管路、与创面接触传输负压的泡沫敷料。使用时必须完全封闭创面以维持其在负压状态,否则空气会渗入创面,使创面环境变的干燥。通常情况下,敷料是一种多孔的聚氨酯泡沫物,具有疏水性,在过大流量的负压下会遭到破坏。其他耗材比如纱布,聚乙烯醇海绵和瓦楞聚合物等都可以向创面传输负压并起到引流作用、对创面形成微小变形、由四周向中心牵拉皮肤。
[0006]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具有以下特征:1、持续的封闭状态。2、持续的高负压。
[0007]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中常见的困难为病人依从性差。主要原因:

需有源高负压,病人活动受限,需较长时间住院治疗。

养老院或居家失能人群无负压源。

小面积慢性创面病人无法忍受长时间行动受限和住院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封闭式负压引流难以配合病患移动的问题。
[0009]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应用于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装置,包括负压罐、气压指示器、抽气筒以及导通至引流管的阀门;所述气压指示器的检测端和所述抽气筒的抽气口从所述负压罐的顶盖穿入罐内,所述阀门的出液端连通至罐内;所述抽气筒的一端穿入抽气杆,另一端设尖嘴;所述抽气杆的筒内端设活塞,所述活塞外圈环设用于与筒壁紧密贴靠的弹性密封圈,所述抽气杆杆身与所述抽气筒的一端间隙配合;所述尖嘴内设进气单向阀;所述顶盖通过螺纹密封连接至所述罐的敞开口。
[0010]所述的负压罐可以由罐和用于密封封堵罐的顶盖组成。抽气杆杆身与抽气筒之间的间隙形成了出气口,尖嘴的顶部为抽气口。所述抽气筒的一端可以设置为端盖形式。
[0011]优选的,所述气压指示器为一端连通至罐内的套管,所述套管内滑设穿入指示柱,所述指示柱外壁紧密贴靠所述套管内壁,所述指示柱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套管底端;所述指示柱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气压指示标记。
[0012]本处所指的气压指示标记随着指示柱一同在套管内移动。
[0013]优选的,所述气压指示标记为沿指示柱依次设置的红色、黄色、绿色色块。
[0014]本处所指的色块相互衔接,但并不互融。
[0015]优选的,所述套管竖直设置。
[0016]本处所指的套管竖直设置,其中的指示柱同样竖直上下移动。
[0017]优选的,所述负压罐内空间由防水透气的隔板划分为气体腔和储液腔;所述抽气筒的抽气端连通至所述气体腔,所述阀门的出液端连通至所述储液腔。
[0018]在抽气过程中,负压会经隔板穿透传递至储液腔。
[0019]优选的,所述隔板的边缘固定在所述顶盖下。
[0020]本处所指的隔板形成类似于碗状的构造扣合于所述顶盖。
[0021]优选的,所述气压指示器的检测端连通至所述储液腔。
[0022]本处所指的气压指示器的检测端可以是指套管的一端。
[0023]当抽气杆往外抽气时,弹性密封圈与筒壁密封,把气体抽到抽气筒里。当抽气杆往里按压时,进气单向阀关闭通路,弹性密封圈将因为气压增大无法和筒壁密封,使得气体从出气口排出,从而完成一个手动抽气步骤。循环多个手动抽气步骤后,气压指示器将指示出罐内压力状态,当达到设定负压值时,即可以打开阀门,使得引流管与密闭创面经受负压吸引。
[0024]当通过抽气使得罐内达到负压状态,指示柱被逐步吸入压缩或拉伸弹簧,其上的气压指示标记可以分别逐渐与套管的顶端对齐,实现指示当前罐内负压情况的作用。
[0025]当指示柱被逐步吸入时,其上的色块会随之相对套管移动,当套管的顶端对齐处越过色块交界处时,即可便捷而显著地识别出罐内达到的负压状态。
[0026]当采用竖直设置的套管时,其与指示柱之间的缝隙较为均匀,不容易发生卡顿。
[0027]通过将隔板与顶盖固定,方便了隔板的拆卸清洗,同时也易于替换。
[0028]通过将所述气压指示器的检测端连通至罐内的储液腔,能更精确地测量罐内储液部分的气压,而不会受到隔板等结构的影响。
[00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在保证负压产生质量的同时,提供便携的负压吸引源。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装置俯视图;
[0031]图2为本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装置的气压指示器部分剖视图;
[0032]图3为本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装置的抽气筒部分剖视图;
[0033]图4为本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隔板布置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隔板布置示意图;
[0035]图6为本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装置正面示意图;
[0036]其中:
[0037]1‑
负压罐
ꢀꢀꢀꢀꢀꢀꢀꢀꢀꢀꢀꢀꢀ
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罐、气压指示器、抽气筒以及导通至引流管的阀门;所述气压指示器的检测端和所述抽气筒的抽气口从所述负压罐的顶盖穿入罐内,所述阀门的出液端连通至罐内;所述抽气筒的一端穿入抽气杆,另一端设尖嘴;所述抽气杆的筒内端设活塞,所述活塞外圈环设用于与筒壁紧密贴靠的弹性密封圈,所述抽气杆杆身与所述抽气筒的一端间隙配合;所述尖嘴内设进气单向阀;所述顶盖通过螺纹密封连接至所述罐的敞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指示器为一端连通至罐内的套管,所述套管内滑设穿入指示柱,所述指示柱外壁紧密贴靠所述套管内壁,所述指示柱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明方旭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