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剑专利>正文

一种电镐的减震吸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1553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动工具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镐的减震吸能装置,包括外壳以及汽缸,汽缸中设置有撞锤,撞锤前端设置有冲击块,外壳前端设置有锁紧盖,汽缸前端设置有套筒,冲击块滑动设置在套筒中,套筒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第一减震装置设置在套筒与锁紧盖之间,第二减震装置设置在套筒与汽缸之间,且第一减震装置与第二减震装置分别向套筒中心延伸并分别延伸到冲击块的前后两侧,第二减震装置设置在撞锤前端;撞锤撞击冲击块时,冲击块驱动第一减震装置形变,且撞锤驱动第二减震装置形变;冲击块复位时,冲击块驱动第二减震装置形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电镐的减震吸能装置。吸能装置。吸能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镐的减震吸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电镐的减震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的许多电镐都是通过偏心装置带动活塞杆往复运动,活塞杆驱动撞锤以及冲击块运动并带动钻头或凿咀进行高频率的往复运动,使用过程中撞锤以及冲击块运动产生的冲击会传递给外壳,长时间使用后外壳会损坏,从而影响电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电镐的减震吸能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电镐的减震吸能装置,包括外壳以及汽缸,外壳中设置有安装汽缸的安装腔,汽缸中设置有撞锤,撞锤前端设置有冲击块,外壳前端可拆卸设置有锁紧盖,所述汽缸前端设置有套筒,冲击块滑动设置在套筒中,套筒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第一减震装置设置在套筒与锁紧盖之间,第二减震装置设置在套筒与汽缸之间,且第一减震装置与第二减震装置分别向套筒中心延伸并分别延伸到冲击块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减震装置设置在撞锤前端;撞锤撞击冲击块时,冲击块驱动第一减震装置形变,且撞锤驱动第二减震装置形变;冲击块复位时,冲击块驱动第二减震装置形变。
[0006]采用上述结构后,电镐使用过程中撞锤与冲击块产生的冲击会被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缓冲吸收,减小外壳所受的冲击及振动,有利于延长电镐的示意寿命,且当撞锤与冲击块复位时,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吸收的能量会释放并驱动撞锤与冲击块运动。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减震装置与冲击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锁紧盖上设置有安装第一减震装置的安装槽,且安装槽深度小于第一减震装置厚度,第一垫片设置在安装槽外侧并抵紧在第一减震装置端部。
[0008]采用上述结构后,有利于第一减震装置均匀受力,避免因第一减震装置受力不均匀导致第一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短,且由于安装槽深度小于第一减震装置厚度,避免冲击块冲击在锁紧盖上。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腔前端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二滑槽设置在安装腔与第一滑槽之间,第二减震装置设置在第二滑槽中,套筒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中,且锁紧盖通过第一减震装置及套筒将第二减震装置抵紧在第二滑槽中。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槽直径大于第二滑槽直径,且第一滑槽直径与第二滑槽连接位置形成台阶部,台阶部与套筒之间设置有缓冲间隙。
[0011]采用上述结构后,结构简单便于电镐的组装生产,缓冲间隙的设置有利于使用过程中第二减震装置的减震吸能,台阶部的设置限制了套筒的运动范围,避免使用过程中第
二减震装置形变量过大从而影响第二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减震装置与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第二垫片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中,且第二垫片一端穿入第一滑槽中并抵紧在套筒上。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减震装置与撞锤之间设置有第三垫片,第三垫片设置在第二滑槽底部,撞锤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壁,撞锤撞击冲击块时,第一限位壁抵在第三垫片上。
[0014]采用上述结构后,利于第二减震装置均匀受力,有利于提高第二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减震装置与第二减震装置均为弹性垫块,且弹性垫块外周设置有变形槽。
[0016]采用上述结构后,变形槽的设置有利于第一减震装置与第二减震装置的形变吸能,并减小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对第一减震装置与第二减震装置形变的阻碍。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包括可拆卸设置的壳体和前筒,前筒中设置有第一定位凸沿,壳体中设置有第二定位凸沿,安装时,第一定位凸沿与第二定位凸沿分别抵在汽缸上并使汽缸固定在外壳中。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定位凸沿上设置有弹性垫片,汽缸上设置有安装面,弹性垫片一端抵在第二定位凸沿上,弹性垫片另一端抵紧在安装面上。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与前筒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定位凸沿与第二定位凸沿之间距离的弹性调节垫片。
[0020]采用上述结构后,有利于电镐的生产安装,生产维修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更换不同厚度的弹性垫片和调节垫片使汽缸稳定安装在外壳上。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22]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前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含义:1

外壳;11

壳体;12

前筒;13

调节垫片;14

第二定位凸沿;15

弹性垫片;16

挡片;17

安装腔;121

第一滑槽;122

第二滑槽;
[0025]123

台阶部;124

第一定位凸沿;2

锁紧盖;21

安装槽;22

收纳槽;3

汽缸;31

安装面;4

撞锤;41

第一限位壁;5

冲击块;51

第二限位壁;52

套筒;6

第一减震装置;61

第一垫片;62

变形槽;7

第二减震装置;71

第二垫片;72

第三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7]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镐的减震吸能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汽缸3,外壳1中设置有安装汽缸3的安装腔17,汽缸3中设置有撞锤4,撞锤4前端设置有冲击块5,外壳1前端可拆卸设置有锁紧盖2,所述汽缸3前端设置有套筒52,冲击块5滑动设置在套筒52中,套筒52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6和第二减震装置7,第一减震装置6设置在套筒52与锁紧盖2之间,第二减震装置7设置在套筒52与汽缸3之间,且第一减震装置6与第二减震装置7
分别向套筒52中心延伸并分别延伸到冲击块5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减震装置7设置在撞锤4前端;撞锤4撞击冲击块5时,冲击块5驱动第一减震装置6形变,且撞锤4驱动第二减震装置7形变;冲击块5复位时,冲击块5驱动第二减震装置7形变,电镐使用过程中撞锤4与冲击块5产生的冲击会被第一减震装置6和第二减震装置7缓冲吸收,减小外壳1所受的冲击及振动,有利于延长电镐的示意寿命,且当撞锤4与冲击块5复位时,第一减震装置6和第二减震装置7吸收的能量会释放并驱动撞锤4与冲击块5运动。
[002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减震装置6与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镐的减震吸能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汽缸(3),外壳(1)中设置有安装汽缸(3)的安装腔(17),汽缸(3)中设置有撞锤(4),撞锤(4)前端设置有冲击块(5),外壳(1)前端可拆卸设置有锁紧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3)前端设置有套筒(52),冲击块(5)滑动设置在套筒(52)中,套筒(52)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6)和第二减震装置(7),第一减震装置(6)设置在套筒(52)与锁紧盖(2)之间,第二减震装置(7)设置在套筒(52)与汽缸(3)之间,且第一减震装置(6)与第二减震装置(7)分别向套筒(52)中心延伸并分别延伸到冲击块(5)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减震装置(7)设置在撞锤(4)前端;撞锤(4)撞击冲击块(5)时,冲击块(5)驱动第一减震装置(6)形变,且撞锤(4)驱动第二减震装置(7)形变;冲击块(5)复位时,冲击块(5)驱动第二减震装置(7)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镐的减震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装置(6)与冲击块(5)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61),锁紧盖(2)上设置有安装第一减震装置(6)的安装槽(21),且安装槽(21)深度小于第一减震装置(6)厚度,第一垫片(61)设置在安装槽(21)外侧并抵紧在第一减震装置(6)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镐的减震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7)前端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121)和第二滑槽(122),第二滑槽(122)设置在安装腔(17)与第一滑槽(121)之间,第二减震装置(7)设置在第二滑槽(122)中,套筒(5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21)中,且锁紧盖(2)通过第一减震装置(6)及套筒(52)将第二减震装置(7)抵紧在第二滑槽(122)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镐的减震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21)直径大于第二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剑
申请(专利权)人:何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