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及装置及外模板的生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152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及装置及外模板的生产方法,采用的方案为:包括模具箱体,所述模具箱体具有侧壁和底板,所述侧壁在底板上围绕形成模压空间,所述模压空间中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模具箱体的上方开口,所述模压空间的横截面积从上往下逐渐变小,所述模具箱体的横截面积从上往下逐渐变小,所述模压空间的大小为能够允许模具箱体放入到模压空间中,且模具箱体能够支撑在限位结构上。该装置通过多个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层叠在一块。将无机材料和有机颗粒混合搅拌成浆料后浇注到模具中,利用上层的模具箱体压在下层模具箱体中的混合浆料上,利用限位块的高度进行定型。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节约了成本。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及装置及外模板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保温
,尤其涉及一种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及装置,另外,还涉及一种外模板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节能政策和建筑防火规范的实施,推动了墙体保温材料的快速发展。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板、酚醛塑料发泡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等有机保温材料,因其保温隔热性能优异在建筑保温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有机保温材料属于易燃材料,存在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往往不能满足现行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为了充分利用有机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又满足GB50016

2014消防规范,现行的现浇保温外模板广泛采用的方式为B级防火保温材料外侧刮涂5cm的不燃防火防护层,目前几乎全部采用2

3cm聚苯乙烯发泡颗粒胶浆或玻化微珠胶浆作为过渡层,外加3

2cm砂浆防护层来满足5cm的不燃防火防护层要求。
[0003]但是,聚苯颗粒胶浆或玻化微珠胶浆作为过渡层时,形成的结构透气性和透水性很强,保温效果很差,导热系数普遍在0.07

0.10W/(m
·
K)之间,如果作为保温层使用会大幅增加外模板整体厚度,不宜单独作为保温层使用,聚苯乙烯发泡颗粒胶浆含有的大量水泥胶浆成分也会大幅增加外模板的单位面积重量。过渡层主要起到的作用是增加了外模板的机械强度和减少了抹面找平层的开裂程度,负面作用是大幅增加了外模板整体厚度和单位面积重量,随着保温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外模板整体厚度会越来越厚,导致施工越来越受限和安全隐患严重升高。
[0004]因此,申请人研发了一种防火性能达到A级、保温性能优异、重量轻、加工高效、安装方便快捷的优质现浇保温外模板来取代目前广泛应用的传统外模板。在该外模板生产过程中利用模压的方式将保温板主体两侧的网格布与保温板主体挤压嵌合定型为一体,但是,由于每块外模板都需施压设备进行施压,如想提高产量,就会需要更多的模压设备和模具同时工作,导致成本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以解决外模板成型过程中生产效率低、以及需要大量施压设备同时工作存在成本高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包括模具箱体,所述模具箱体具有侧壁和底板,所述侧壁围绕底板形成模压空间,所述模压空间中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模具箱体的上方开口,所述模压空间的横截面积从上往下逐渐变小,所述模具箱体的横截面积从上往下逐渐变小,所述模压空间的大小为能够允许模具箱体放入到模压空间中,且模具箱体能够支撑在限位结构上。使用时,可将外模板成型用物料浇注到模具箱体的模压空间中,然后利用另一个相同的模具箱体从第一个模具箱体的上方开口放入,压在模具空间中的物料上,进行模压,实现外模板的模压成型,这样,第二个模
具箱体压在第一个上,第三个模具箱体压在第二个上,依次堆叠,最后在上方施压,达到多个外模板同时模压成型的效果,并通过限位结构控制模压程度进而控制外模板的厚度。另外,上层的模具箱体既能与下层模具箱体结合形成下层模具箱体的模腔,又能作为下层模具箱体的压板,同时具备多个功能,既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成本。
[0007]进一步的,所述模具箱体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具箱体之间水平排布,相邻两个模具箱体固连在一块,且相邻两个模具箱体之间设置有堆叠槽。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具箱体水平布置,中间设置堆叠槽用于实现堆叠的目的,能够实现每层模压至少两块外模板,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8]进一步的,所述侧壁包括四块侧板,四块侧板固定在底板上,四块侧板从下往上向外倾斜,形成喇叭口。利用板与板相连的方式形成模具箱体,保证模压空间的横截面尺寸从下往上逐渐变大,易于模具箱体间堆叠进行模压和将模压成型后的模板取出。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条,所述限位条靠近侧壁设置,所述限位条的上部具有支撑面。具体的,限位条为三角形、或一边为直边一边为斜边的梯形、又或者是L形,本方案优选为梯形;另外,本方案优选底板为长方形,限位条设置有两个且安装在两个长边的侧板位置处,由于压力很大,通过设置在两个长侧板处并与其长度基本相同,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不易发生变形,或者是,限位条设置有四个,围绕四个侧板布置,设置在侧板内侧,与侧板相对应。
[0010]进一步的,限位条可以是完整的长条状结构;也可以是断断续续一段一段的,呈断开的块状结构,成本更低。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条可在模具箱体中竖向调节进而调节支撑面与底板间的高度,或者,模具箱体中可放置不同高度的限位条进而调节支撑面与底板间的高度。可根据设计要求实现外模板成型时厚度的控制。
[0012]进一步的,所述模具箱体上设置有多个卡接凸起,所述限位条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限位条卡接到模具箱体上;或者,模具箱体上设置有卡接槽,限位条上设置有卡接凸起,限位条卡接到模具箱体上;或者,模具箱体上设置有螺孔,所述限位条上设置有通孔,在通孔上部设置有沉孔,通过螺栓穿过限位条将限位条连接在模具箱体上,螺栓上部位于沉孔中且低于支撑面,实现限位条的高度调节。
[0013]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模具箱体与限位条直接焊接为一体。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外模板模压成型装置,包括多个上述的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多个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层叠在一块,上层的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支撑在下层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中的限位结构上。将外模板成型用物料浇注到模具箱体的模压空间中,然后利用另一个相同的模具箱体从第一个模具箱体的上方开口放入,压在模具空间中的物料上,进行模压,实现外模板的模压成型,这样,第二个模具箱体压在第一个上,第三个模具箱体压在第二个上,依次堆叠,最后在上方施压,达到多个外模板同时模压成型的效果,并通过限位结构控制模压程度进而控制外模板的厚度。另外,上层的模具箱体既能与下层模具箱体结合形成下层模具箱体的模腔,又能作为下层模具箱体的压板,同时具备多个功能,既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成本。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外模板生产方法,包括上述的外模板模压成型装置,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6]A1:将无机材料和有机颗粒混合搅拌成混合浆料;
[0017]A2:在模具箱体中铺上网格布,该网格布位于模压空间的底部;
[0018]A3:将步骤A1中混合浆料浇注在模压空间中;
[0019]A4:然后摊开混合浆料,在混合浆料的上部铺上网格布;
[0020]A5:将另一个模具箱体堆叠到步骤A4中模具箱体的上方,且压在网格布、混合浆料上;
[0021]A6:重复步骤A2

A5直至堆叠多层模具箱体;
[0022]其中,步骤A1中有机颗粒为已经提前发泡好的有机发泡颗粒。
[0023]其中,先根据所要求的外模板厚度调节限位结构的高度,然后进行模压,模压固化定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箱体(1),所述模具箱体(1)具有侧壁(12)和底板(11),所述侧壁(12)在底板(11)上围绕形成模压空间(2),所述模压空间(2)中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模具箱体(1)的上方开口,所述模压空间(2)的横截面积从上往下逐渐变小,所述模具箱体(1)的横截面积从上往下逐渐变小,所述模压空间(2)的大小为能够允许模具箱体(1)放入到模压空间(2)中,且模具箱体(1)能够支撑在限位结构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箱体(1)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具箱体(1)之间水平排布,相邻两个模具箱体(1)固连在一块,且相邻两个模具箱体(1)之间设置有堆叠槽(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2)包括四块侧板(121),四块侧板(121)固定在底板(11)上,四块侧板(121)从下往上向外倾斜。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而设的限位条(3),所述限位条(3)靠近侧壁(12)设置,所述限位条(3)的上部具有支撑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3)可在模具箱体(1)中竖向调节进而调节支撑面与底板(11)间的高度,或者,模具箱体中可放置不同高度的限位条进而调节支撑面与底板(11)间的高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模板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箱体(1)上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限位条(3)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杰崔伟常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创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