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换热结构、空调外机、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147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换热结构、空调外机、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空调换热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换热模块,该至少两个换热模块之间的串并联关系及运行状态可调整;在空调换热结构包括两个换热模块的情况下,第一换热模块第一端和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阀门组件的不同端口,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二端和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第二阀门组件的不同端口;第一阀门组件和第二阀门组件各自具有至少四个端口,第一阀门组件和第二阀门组件之间连接有第一节流装置。在空调换热结构设置至少两个换热模块,通过控制阀门组件和节流装置改变换热模块连接关系及制冷制热状态,保证不同运行模式下高效运行,提升空调使用舒适性及能效。用舒适性及能效。用舒适性及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换热结构、空调外机、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换热结构、空调外机、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空调系统结构比较固定,空调外机中一般设置一个室外换热器,换热方式固定,对于各种换热需求,单独一个换热器难以满足用户的制冷或制热需求。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0003](1)制冷、制热时,换热器冷媒状态不同,此时换热器压降及换热系统不同,固定的换热器流路无法兼顾制冷、制热同时高效;
[0004](2)当负荷变化,冷媒流速也发生很大的改变,此时换热器压降及换热系统不同,固定的换热器流路无法兼顾高负荷(高冷媒流速)、低负荷(低冷媒流速)同时高效;
[0005](3)冬天室外机结霜后需要化霜,化霜时,从室内吸取热量,室内侧变成制冷,造成室内温度急剧下降,不舒适;
[0006](4)对于一些负荷很小的情况,机组能力输出过大,容易频繁开停机;
[0007](5)对于超低温制热时,由于室外温度较低,换热温差变小,难以从室外空气中吸取热量。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空调外机换热器及换热方式固定导致换热效果差、舒适性差、能效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空调换热结构、空调外机、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外机换热器及换热方式固定导致换热效果差、舒适性差、能效低的问题。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换热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换热模块,所述至少两个换热模块之间的串并联关系可调整,每个换热模块的运行状态可调整;在所述空调换热结构包括两个换热模块的情况下,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阀门组件的不同端口,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第二阀门组件的不同端口;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和所述第二阀门组件各自具有至少四个端口,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和所述第二阀门组件之间连接有第一节流装置。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阀门组件还连接至第二节流装置。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阀门组件还直接连接至至少一个压缩机或者通过换向装置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压缩机。
[0013]可选的,每个所述换热模块均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当所述换热模块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换热器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换热器相并联。
[0014]可选的,任意两个换热模块的换热面积之比满足:最大换热面积/最小换热面积≤9。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包括四位变换阀、三位变换阀和开关阀中至少一个阀门类型,所述第二阀门组件包括四位变换阀、三位变换阀和开关阀中至少一个阀门类型。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空调内机以及至少一个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或所述空调内机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换热结构。
[0017]可选的,当所述空调系统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空调外机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空调外机相并联。
[0018]可选的,当所述空调系统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空调内机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空调内机相并联。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的外机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换热结构,包括: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换热模块的连接关系和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和所述运行状态控制阀门组件和节流装置执行对应的操作。
[0020]可选的,所述运行模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高效制冷模式、高负荷高效制热模式、低负荷高效制热模式、化霜连续制热模式、自清洁模式、超低频模式、超低温制热模式。
[0021]可选的,在所述运行模式为高效制冷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换热模块的连接关系和运行状态,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进行制热;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和所述运行状态控制阀门组件和节流装置执行对应的操作,包括:控制第一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一节流装置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第二节流装置,控制第二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压缩机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于预设开度,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进行节流。
[0022]可选的,在所述运行模式为高效制冷模式块时,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换热模块的连接关系和运行状态,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进行制热;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和所述运行状态控制阀门组件和节流装置执行对应的操作,包括:控制第一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节流装置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第一节流装置,控制第二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压缩机,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于预设开度,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进行节流。
[0023]可选的,在所述运行模式为高负荷高效制热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换热模块的连接关系和运行状态,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进行制冷;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和所述运行状态控制阀门组件和节流装置执行对应的操作,包括:控制第一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节流装置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控制第二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压缩机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所述压缩机,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关闭或维持当前状态,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进行节流。
[0024]可选的,在所述运行模式为低负荷高效制热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换热模块的连接关系和运行状态,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
模块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进行制冷;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和所述运行状态控制阀门组件和节流装置执行对应的操作,包括:控制第一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节流装置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第一节流装置,控制第二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压缩机,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于预设开度,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进行节流。
[0025]可选的,在所述运行模式为低负荷高效制热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换热模块的连接关系和运行状态,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进行制冷;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和所述运行状态控制阀门组件和节流装置执行对应的操作,包括:控制第一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一节流装置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第二节流装置,控制第二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压缩机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于预设开度,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进行节流。
[0026]可选的,所述化霜连续制热模式至少包括第一连续制热模式;在所述运行模式为第一连续制热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换热模块的连接关系和运行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换热模块,所述至少两个换热模块之间的串并联关系可调整,每个换热模块的运行状态可调整;在所述空调换热结构包括两个换热模块的情况下,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阀门组件的不同端口,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第二阀门组件的不同端口;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和所述第二阀门组件各自具有至少四个端口,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和所述第二阀门组件之间连接有第一节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组件还连接至第二节流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组件还直接连接至至少一个压缩机或者通过换向装置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压缩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模块均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当所述换热模块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换热器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换热器相并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换热模块的换热面积之比满足:最大换热面积/最小换热面积≤9。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包括四位变换阀、三位变换阀和开关阀中至少一个阀门类型,所述第二阀门组件包括四位变换阀、三位变换阀和开关阀中至少一个阀门类型。7.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空调内机以及至少一个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或所述空调内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换热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系统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空调外机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空调外机相并联。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系统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空调内机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空调内机相并联。10.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的外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换热模块的连接关系和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和所述运行状态控制阀门组件和节流装置执行对应的操作。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模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高效制冷模式、高负荷高效制热模式、低负荷高效制热模式、化霜连续制热模式、自清洁模式、超低频模式、超低温制热模式。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行模式为高效制冷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换热模块的连接关系和运行状态,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进行制热;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和所述运行状态控制阀门组件和节流装置执行对应的操作,包括:控制第一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一节流装置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第二节流装置,控制第二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压缩机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
和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于预设开度,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进行节流。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行模式为高效制冷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换热模块的连接关系和运行状态,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进行制热;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和所述运行状态控制阀门组件和节流装置执行对应的操作,包括:控制第一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节流装置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第一节流装置,控制第二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压缩机,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于预设开度,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进行节流。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行模式为高负荷高效制热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换热模块的连接关系和运行状态,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进行制冷;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和所述运行状态控制阀门组件和节流装置执行对应的操作,包括:控制第一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节流装置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控制第二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压缩机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所述压缩机,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关闭或维持当前状态,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进行节流。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行模式为低负荷高效制热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换热模块的连接关系和运行状态,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进行制冷;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和所述运行状态控制阀门组件和节流装置执行对应的操作,包括:控制第一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节流装置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第一节流装置,控制第二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压缩机,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于预设开度,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进行节流。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行模式为低负荷高效制热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换热模块的连接关系和运行状态,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进行制冷;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和所述运行状态控制阀门组件和节流装置执行对应的操作,包括:控制第一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一节流装置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第二节流装置,控制第二阀门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压缩机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于预设开度,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进行节流。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连续制热模式至少包括第一连续制热模式;在所述运行模式为第一连续制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辉余凯江标朱江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