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预热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117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湿预热送风装置,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防潮能力较差以及不能配合制热机构迅速制热的问题。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送风口,所述外壳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预热腔,所述预热腔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第一挡风板设置有两个,且第二挡风板位于第一挡风板之间,所述预热腔靠近送风口的一端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一端设置有排风口。排风口。排风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预热送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为一种除湿预热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调的送风功能,其实就是室内机的风扇在送风,相对于普通的风扇一样,主要作用是增加室内空气的流动性。空调在送风功能时,室外机不工作,不会进行冷热交换,所以,室内机吹的风就是自然风,在送风模式下运转时,压缩机并不运行,冷媒系统无法发挥移除热量的功用,只是靠室内风扇的转动,使室内空气在房间内循环,达到带动气流,协助空气的对流运动。
[0003]但是,现有的空调送风装置功能较为单一,仅仅实现送风的功能,一方面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汽,能够加重室内的湿度环境,另一方面在需要制热时,升温反应较慢,导致制热速度较慢,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除湿预热送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预热送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防潮能力较差以及不能配合制热机构迅速制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湿预热送风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送风口,所述外壳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预热腔,所述预热腔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第一挡风板设置有两个,且第二挡风板位于第一挡风板之间,所述预热腔靠近送风口的一端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一端设置有排风口。
[0006]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均安装有加热圈,且加热圈安装有若干个,所述加热圈与安装板之间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与外壳通过螺丝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挡风板与第二挡风板的内部呈矩形阵列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挡风板内部通孔与第二挡风板内部通孔之间呈错位分布,所述通孔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过滤网。
[0008]优选的,所述预热腔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凝器一侧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换热腔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单片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之间均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进风口的后端与送风口的前端均安装有初效过滤器。
[0010]优选的,所述换热腔内部的一端安装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一侧安装有空气压缩机,所述蒸发器的另一侧安装有膨胀阀,所述冷凝器、蒸发器、空气压缩机和膨胀阀通过管道串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预热腔,在对室内环境进行制热时,首先
对安装板内部的加热圈进行通电,加热圈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而若干加热圈产生热量的同时能够迅速对周围的空气环境进行加热,从而提高预热腔内部的空气温度,随着进风口风扇的启动,进入的空气与热量气体相结合,随着温度气体不断运动,一方面能够迅速通过送风口为室内提供暖气,避免了因空气压缩机将介质加压冷凝放热速度较慢的问题,同时能够对冷凝器进行预热,加快介质的放热速度,进一步加快供暖效率。
[0013]2、本技术通过在预热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在冷凝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在加热圈的作用下,能够将预热腔内部的温度加热到一定数值,从而令送出的空气保持在该数值,当冷凝器一侧第二温度传感器温度值达到与第一温度传感器温度值相同时,表示冷凝器加热区域下的温度与预热腔温度相同,此时切断加热圈电源,令冷凝器进行单独制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确保在快速制热的前提下节约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0014]3、本技术通过在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第二挡风板位于两个第一挡风板之间,通过在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的内部呈矩形阵列开设有若干通孔,第一挡风板上的通孔与第二挡风板上的通孔呈错位分布,在空气穿过挡风板时,错位分布的通孔能够对空气造成阻挡,将动压风逐渐转化为静压风,同时提高空气在预热腔内部的换热时间,进而提高了预热效果,同时在通孔之间均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能够对水汽进行阻挡,起到除湿防潮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板正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挡风板爆炸图。
[0018]图中:1、外壳;2、进风口;3、送风口;4、换热腔;5、初效过滤器;6、预热腔;7、安装板;8、加热圈;9、第一挡风板;10、第二挡风板;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排风口;13、冷凝器;14、第二温度传感器;15、蒸发器;16、空气压缩机;17、单片机;18、膨胀阀;19、支撑架;20、通孔;21、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除湿预热送风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2,外壳1的另一端设置有送风口3,外壳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预热腔6,预热腔6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板7,且安装板7设置有两个,安装板7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挡风板9和第二挡风板10,第一挡风板9设置有两个,且第二挡风板10位于第一挡风板9之间,预热腔6靠近送风口3的一端安装有冷凝器13,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换热腔4,换热腔4的一端设置有排风口12。
[0021]进一步,安装板7的内部均安装有加热圈8,且加热圈8安装有若干个,加热圈8与安装板7之间通过支撑架19固定连接,安装板7与外壳1通过螺丝固定,加热圈8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而若干加热圈8产生热量的同时能够迅速对周围的空气环境进行加热,从而提高
预热腔6内部的空气温度,随着进风口2风扇的启动,进入的空气与热量气体相结合,随着温度气体不断运动。
[0022]进一步,第一挡风板9与第二挡风板10的内部呈矩形阵列开设有若干通孔20,第一挡风板9内部通孔20与第二挡风板10内部通孔20之间呈错位分布,通孔20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过滤网21,错位分布的通孔20能够对空气造成阻挡,将动压风逐渐转化为静压风,同时提高空气在预热腔6内部的换热时间,进而提高了预热效果,过滤网21能够对水汽进行阻挡,起到除湿防潮的作用。
[0023]进一步,预热腔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冷凝器13一侧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4,换热腔4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单片机17,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二温度传感器14和单片机17之间均电性连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确保在快速制热的前提下节约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0024]进一步,进风口2的后端与送风口3的前端均安装有初效过滤器5,初效过滤器5能够对空气中的水汽和灰尘进行阻挡。
[0025]进一步,换热腔4内部的一端安装有蒸发器15,蒸发器15的一侧安装有空气压缩机16,蒸发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预热送风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2),所述外壳(1)的另一端设置有送风口(3),所述外壳(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预热腔(6),所述预热腔(6)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板(7),且安装板(7)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板(7)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挡风板(9)和第二挡风板(10),第一挡风板(9)设置有两个,且第二挡风板(10)位于第一挡风板(9)之间,所述预热腔(6)靠近送风口(3)的一端安装有冷凝器(13),所述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换热腔(4),所述换热腔(4)的一端设置有排风口(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预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的内部均安装有加热圈(8),且加热圈(8)安装有若干个,所述加热圈(8)与安装板(7)之间通过支撑架(19)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7)与外壳(1)通过螺丝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预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9)与第二挡风板(10)的内部呈矩形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翔宇朱庭浩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成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