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3D按摩机芯和按摩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78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3D按摩机芯,能沿行走轨道行走,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行走机构、顶压机构和位于两者之间的敲揉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能在行走驱动件作用下沿底板转动的行走轴,行走轴两端转动连接有能沿行走轨道行走的行走轮。顶压机构转轴,转轴在顶压驱动件作用下沿底板转动,转轴的两端偏心设置有能沿行走轨道行走的顶压走轮。敲揉机构包括揉捏轴和敲击轴,揉捏轴和敲击轴分别在揉捏驱动件和敲击驱动件作用下转动,揉捏轴上套接有两个能进行往复的左右揉捏的揉捏臂组,敲击轴上套接有与揉捏臂组对应设置的敲击组,敲击组在敲击轴转动时,推动揉捏臂组进行往复的前后捶打。贴合人体,便于控制。还公开了基于此机芯的按摩椅。便于控制。还公开了基于此机芯的按摩椅。便于控制。还公开了基于此机芯的按摩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3D按摩机芯和按摩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按摩椅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3D按摩机芯和按摩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按摩椅包括按摩椅骨架和按摩机芯,常规按摩椅的原理是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按摩椅的按摩机芯模拟按摩师的揉捏手法,对背部酸痛麻木的肌肉施以牵引,挤压,揉捏等按摩,对肌肉产生柔和的刺激,并对重点部位进行不同力度的揉捏按摩,从而恢复肌肉纤维弹性,加速血液循环速度。
[0003]3D按摩功能是当今按摩椅的重大突破,按摩椅骨架上设有导轨,按摩机构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可沿导轨上下滑移,安装架上安装有对人体进行按摩的按摩轮组件、驱动按摩组件进行揉捏的揉捏组件和驱动按摩组件进行敲击的敲击组件,安装架与导轨之间设有驱动安装架沿导轨移动的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包括主动行走轴、行走滚轮、行走齿轮和行走电机,主动行走轴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行走电机固定设置在安装架上,并驱动主动行走轴转动,行走滚轮设置在主动行走轴的端部位置,并可沿导轨滚动,行走齿轮设置在行走滚轮的一旁,导轨上设有与行走齿轮相啮合的齿条,行走电机驱动行走齿轮转动,从而可带动安装架沿导轨上下滑移。然而这类按摩机构,其上的按摩轮组件、揉捏组件和敲击组件均设置在揉捏敲击架上,揉捏敲击架则固定设置在安装架上,由于揉捏敲击架固定设置,无法带动按摩轮组件向靠近或远离人体的方向移动,这样无法根据需要调节按摩轮组件的位置,不够贴合人体。且揉捏、敲击和顶压的动作常常联动进行,不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所需按摩方案,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r/>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3D按摩机芯,结构紧凑,更贴合人体,便于实现行走、揉捏、敲击和顶压的分别进行。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3D按摩机芯,能沿行走轨道行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行走机构、顶压机构和位于两者之间的敲揉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能在行走驱动件作用下沿底板转动的行走轴,所述行走轴两端转动连接有能沿行走轨道行走的行走轮;所述顶压机构包括与行走轴平行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在顶压驱动件作用下沿底板转动,所述转轴的两端偏心设置有能沿行走轨道行走的顶压走轮,所述顶压走轮在转轴转动过程中带动底板以行走轴为轴心摆动;所述敲揉机构包括揉捏轴和敲击轴,所述揉捏轴和敲击轴分别在揉捏驱动件和敲击驱动件作用下转动,所述揉捏轴上套接有两个能在揉捏轴转动时进行往复的左右揉捏的揉捏臂组,所述敲击轴上套接有与揉捏臂组对应设置的敲击组,所述敲击组在敲击轴转动时,推动所述揉捏臂组进行往复的前后捶打。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行走机构的行走驱动件驱动行走轴转动时,能带动整个底板沿行走轨道行走。顶压驱动件驱动转轴转动时,由于与行走轨道抵靠的顶压走轮与转
轴偏心设置,在顶压走轮沿行走轨道行走的同时,能推动整个底板以行走轴为轴心摆动,实现揉捏臂组对人体的前后往复顶压。揉捏驱动件驱动揉捏轴转动时,揉捏臂组进行往复的左右揉捏。敲击驱动件驱动敲击周转动时,敲击组推动揉捏臂组进行往复的前后捶打。整个机芯结构紧凑,且行走、揉捏、敲击和顶压的动作可单独控制实现。
[0007]进一步来说,所述行走驱动件、顶压驱动件、揉捏驱动件和敲击驱动件均为固定在底板上的无刷电机。无刷电机的输出轴固结有涡轮杆,行走轴、转轴、揉捏轴和敲击轴上均固定有与对应的涡轮杆啮合的斜齿轮,通过涡轮杆和斜齿轮的联动,实现行走轴、转轴、揉捏轴和敲击轴的转动。无刷电机节约空间、噪声小且力矩大。
[0008]进一步来说,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有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上均设置有与转轴偏心设置的固定轴,所述顶压走轮与固定轴转动连接。通过偏心设置的连接块,实现顶压走轮与转轴的偏心连接。
[0009]进一步来说,所述揉捏臂组包括套装在揉捏轴上并与揉捏轴同步转动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上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铰接有按摩臂,所述按摩臂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按摩头,所述按摩臂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弹簧。连个偏心轮对称设置,当揉捏轴转动时,两个揉捏臂往复的靠近或远离,实现揉捏。按摩臂与连接座铰接,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部位调节位置,弹簧实现快速复位。
[0010]进一步来说,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供按摩臂转动的凹槽,凹槽的弧度限定了按摩臂的调节范围,按摩臂和连接座上分别设置有供弹簧两端固定的固定杆,弹簧为拉簧。
[0011]进一步来说,所述敲击轴包括驱动段和位于驱动段两端的第一偏心段和第二偏心段,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驱动段的两端贯穿轴承座设置第一偏心段和第二偏心段,所述驱动段上固定有能与敲击驱动件的输出轴啮合的斜齿轮,所述第一偏心段和第二偏心段与驱动段偏心设置,且所述第一偏心段、第二偏心段与驱动段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敲击组分别套接在第一偏心段和第二偏心段上。敲击轴在转动时,可使两个敲击组交替的前后运动推动揉捏臂组。
[0012]进一步来说,所述敲击组包括固定在第一偏心段或第二偏心段上并与其同步转动的敲击座,所述敲击座上铰接有能沿其左右摆动的球头连杆,所述揉捏臂组上设置有与球头连杆相配合的球槽。
[0013]进一步来说,所述行走轨道上设置供行走轮和顶压走轮嵌入并行走的行走槽,所述行走轮和顶压走轮尺寸相同,所述行走轨道上还设置有齿条,所述行走轴上固定有与齿条啮合的行走齿轮。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按摩椅,结构紧凑,更贴合人体,便于实现行走、揉捏、敲击和顶压的分别进行。
[001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摩椅,其特征包含上述的一种新型3D按摩机芯。更贴合人体,结构紧凑,噪音低,便于实现行走、揉捏、敲击和顶压的分别进行。
[0016]行走轨道成为贴合人体背部的曲线结构,包括供人体座立的坐立部和供后背依靠的后背部,当整个机芯在行走机构作用下行走至坐立部时,揉捏臂组收缩且不运动,揉捏臂组和靠背接触不到,没有体感,此时按摩椅可以承当沙发的坐感和舒适感。当整个机芯在行走机构作用下行走到后背部时,可根据后背的不同部位,通过顶压驱动件、敲击驱动件和揉
捏驱动件单独或联合控制,改变按摩的柔和度,减轻对后背的力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按摩机芯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行走机构和定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敲揉机构的立体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敲揉机构的俯视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揉捏轴与

揉捏驱动件的联动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敲击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00

行走轨道,1a

行走槽,1b

齿条,1

底板,2

行走机构,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3D按摩机芯,能沿行走轨道(100)行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行走机构(2)、顶压机构(3)和位于两者之间的敲揉机构(4),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能在行走驱动件(21)作用下沿底板(1)转动的行走轴(22),所述行走轴(22)两端转动连接有能沿行走轨道(100)行走的行走轮(23);所述顶压机构(3)包括与行走轴(22)平行设置的转轴(31),所述转轴(31)在顶压驱动件(32)作用下沿底板(1)转动,所述转轴(31)的两端偏心设置有能沿行走轨道(100)行走的顶压走轮(33),所述顶压走轮(33)在转轴转动过程中带动底板(1)以行走轴(22)为轴心摆动;所述敲揉机构(4)包括揉捏轴(41)和敲击轴(42),所述揉捏轴(41)和敲击轴(42)分别在揉捏驱动件(43)和敲击驱动件(44)作用下转动,所述揉捏轴(41)上套接有两个能在揉捏轴(41)转动时进行往复的左右揉捏的揉捏臂组(45),所述敲击轴(42)上套接有与揉捏臂组(45)对应设置的敲击组(46),所述敲击组(46)在敲击轴(42)转动时,推动所述揉捏臂组(45)进行往复的前后捶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3D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驱动件(21)、顶压驱动件(32)、揉捏驱动件(43)和敲击驱动件(44)均为固定在底板(1)上的无刷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3D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1)的两端固定有连接块(34),每个所述连接块(34)上均设置有与转轴(31)偏心设置的固定轴(35),所述顶压走轮(33)与固定轴(35)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3D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捏臂组(45)包括套装在揉捏轴(41)上并与揉捏轴(41)同步转动的偏心轮(451),所述偏心轮(451)上固定有连接座(452),所述连接座(452)上铰接有按摩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莉王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曼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