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测温胸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077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测温胸牌装置,解决了现有测温设备无法简便、有效融入物联网实现温度跟踪、实时监测等需求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耳挂组件和胸牌组件;所述耳挂组件包括耳挂结构件和NTC测温传感器,所述耳挂结构件用于适配挂接被测人员的外耳廓,所述NTC测温传感器安装于耳挂结构件的端部;所述胸牌组件包括射频处理芯片和显示单元,所述射频处理芯片的数据输入端通过数据线与所述NTC测温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处理芯片的状态结果输出端与显示单元连接,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提示被测人员体温是否超出正常范围;所述射频处理芯片具有射频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与物联网基站路由的数据互通。的数据互通。的数据互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测温胸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测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利用黑体辐射原理和维恩位移定律研发的红外测温仪器逐渐大面积投入使用,例如测温枪与红外测温摄像机,基本能够满足非特殊时期下的使用需求,在使用合理、操作规范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迅速、准确、零接触地测量人体温度。然而,在当下国内疫情常态化防控、国外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针对测温设备的特殊需求逐渐增多,诸如温度跟踪、实时监测、预防误报、风险评估等特性往往是常规测温设备所不具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测温设备无法简便、有效融入物联网实现温度跟踪、实时监测等需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智能测温胸牌装置,包括耳挂组件和胸牌组件;
[0006]所述耳挂组件包括耳挂结构件和NTC测温传感器,所述耳挂结构件用于适配挂接被测人员的外耳廓,所述NTC测温传感器安装于耳挂结构件的端部,满足在被测人员佩戴耳挂组件时NTC测温传感器的探头与被测人员外耳廓测温部位有效接触;
[0007]所述胸牌组件包括射频处理芯片和显示单元,所述射频处理芯片的数据输入端通过数据线与所述NTC测温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处理芯片的状态结果输出端与显示单元连接,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提示被测人员体温是否超出正常范围;所述射频处理芯片具有射频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与物联网基站路由的数据互通。<br/>[0008]优选地,所述数据线靠近NTC测温传感器的部分是通过穿入耳挂结构件与NTC测温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隐藏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耳挂结构件为对称结构,其两侧分别适配挂接被测人员的左、右耳的外耳廓。
[0010]优选地,所述NTC测温传感器共有三个,其中两个NTC测温传感器分别设置于耳挂结构件的两侧端部;第三个NTC测温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0011]优选地,所述射频处理芯片还包括ID数据输入端,用于输入并绑定被测人员信息。
[0012]优选地,所述射频处理芯片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处理电路、滤波电路、信号增益电路和射频通信模块,所述信号增益电路以及射频通信模块支持距离物联网路由半径300米范围内的数据互通。
[0013]优选地,所述射频通信模块采用蓝牙通信模块。
[0014]优选地,所述显示单元支持红色/绿色切换以及闪烁功能。
[0015]优选地,所述耳挂结构件采用亲肤弹性材质。
[0016]优选地,所述胸牌组件设置有挂绳和/或卡扣,以便于被测人员佩戴。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耳挂组件佩戴后,利用NTC测温传感器接触片自然紧贴耳部皮肤,数据采集效果更稳定;而且耳挂组件不含任何射频器件,质量轻,对大脑无辐射,保证人体健康;通过胸牌组件的射频处理芯片可实时将被测人员的温度数据等信息上传至物联网从而确保温度跟踪,同时,通过显示单元在现场实时显示被测人员的状态信息(体温是否超出正常范围)。
[0019]耳挂结构件使用亲肤弹性材质,适配更大范围的人群,佩戴方便,易于清洁。
[0020]两个NTC测温传感器分别设置于耳挂结构件的两侧端部,第三个NTC测温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可通过多点补偿和校准方法实现
±
0.1℃的精度,同时提升了测温传感器的抗干扰性能,获得比额温枪和红外热像仪更确切的体温实测数据。
[0021]通过使用超低功耗射频处理芯片完成了温度数据处理与收发,利用信号增益技术,达成了距离物联网路由半径300米范围内数据互通的技术指标;配合超低功耗射频芯片与经过特殊设计的通信协议,智能测温胸牌达成了可连续不间断使用14天的技术指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耳挂组件的单侧示意图。
[0023]图2为耳挂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0024]图3为射频处理芯片内置的数据处理电路以及状态警示灯的示意图。
[0025]图4为射频处理芯片内置的射频滤波和信号增益电路。
[0026]图5为胸牌组件的外形示意图。
[0027]其中附图标记的含义为:
[0028]1‑
耳挂结构件;2

NTC测温传感器;3

数据线;4

单侧耳挂;5

胸牌上盖;6

充电口;7

LED指示灯;8

胸牌下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描述。
[0030]如图1、图2所示,测温传感器采用医用NTC传感器,两个NTC测温传感器分别设置于耳挂结构件1的两侧端部(内侧),第三个NTC测温传感器2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可设置于耳挂结构件的外侧),基于此,可采用左右耳温对比校准+环境温度校准的三方互补方式采集人体温度,精度指标已经达到
±
0.1℃,优于额式测温枪的数据精度。因为其紧贴人皮肤的采集方式,以及简单便捷的使用方法,突破了常规体温测量设备的不易操作、测温精度差的难题。
[0031]如图3、图4所示,芯片接收SENSOR1、SENSOR2、SENSOR3传感器数据后,采集的温度数据经过滤波更加稳定,后经芯片内部融合处理后通过内部射频单元向外发送温度以及ID数据。
[0032]射频处理芯片的数据处理电路对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判断,若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则D1A绿灯亮,若温度超出正常范围,则D1B红灯亮。也就是说,当被测对象身体温度超过系统设定阈值时,胸牌正面的红色LED灯将闪烁提示使用对象,当目标经过检测站时,若体温正常,会亮绿灯表示安全以提示疫情防控人员。每个射频芯片内置唯一物理识别ID,当确
定使用对象后会与该对象身份绑定,实现了专人专机的功能,为之后的专人健康档案建立奠定硬件基础。
[0033]准备通过射频模块发送的数据通过5、6引脚进入IC2,通过IC2后可以扩大信号传输的范围和带宽,增强胸牌与物联网基站路由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IC1和IC3进行滤波处理。
[0034]通过使用超低功耗射频处理芯片完成了温度数据处理与收发,利用信号增益技术,达成了距离物联网路由半径300米范围内数据互通的技术指标;配合超低功耗射频芯片与经过特殊设计的通信协议,智能测温胸牌达成了可连续不间断使用14天的技术指标。测得的温度数据会与当前路由的位置信息,以及当前时刻信息融合为具备时间、地点、人员的统一数据流,再上报至数据服务端。
[0035]被测人员佩戴的整个装置包括耳挂组件和胸牌组件;所述耳挂组件包括耳挂结构件1和NTC测温传感器2,所述耳挂结构件1用于适配挂接被测人员的外耳廓,所述NTC测温传感器2安装于耳挂结构件的端部,满足在被测人员佩戴耳挂组件时NTC测温传感器的探头与被测人员外耳廓测温部位有效接触;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测温胸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挂组件和胸牌组件;所述耳挂组件包括耳挂结构件和NTC测温传感器,所述耳挂结构件用于适配挂接被测人员的外耳廓,所述NTC测温传感器安装于耳挂结构件的端部,满足在被测人员佩戴耳挂组件时NTC测温传感器的探头与被测人员外耳廓测温部位有效接触;所述胸牌组件包括射频处理芯片和显示单元,所述射频处理芯片的数据输入端通过数据线与所述NTC测温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处理芯片的状态结果输出端与显示单元连接,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提示被测人员体温是否超出正常范围;所述射频处理芯片具有射频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与物联网基站路由的数据互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测温胸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靠近NTC测温传感器的部分是通过穿入耳挂结构件与NTC测温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隐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测温胸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挂结构件为对称结构,其两侧分别适配挂接被测人员的左、右耳的外耳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测温胸牌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涛江刘青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隆信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