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γ-戊内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028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γ-戊内酯的方法。其步骤为:在反应容器中,加入乙酰丙酸甲酯、CH3OH、铱络合物催化剂,加热反应数小时后,冷却到室温,旋干溶剂,然后通过柱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金属铱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使用乙酰丙酸甲酯与甲醇发生反应,一步合成目标产物,反应所使用的原料为商品化试剂,反应生成水为副产物,无环境污染,本反应使用甲醇作为原料和溶剂,比之先前的合成方法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更加环保,反应的原子经济性高。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
γ-戊内酯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有机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合成γ-戊内酯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γ-戊内酯(γ-Valerolactone)化学名:4-甲基丁内酯,是一种用作树脂溶剂及各种有关化合物的中间体。γ-戊内酯具有香兰素和椰子香味;主要用以配制桃、椰子、香草等型香精。它也常用作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胶凝剂、加铅汽油的内酯类添加剂,用于纤维素酯和合成纤维的染色。尽管γ-戊内酯的合成方法已经发展,在原来的报导中,合成方法使用有毒的化学试剂,多步有机反应,使用有机溶剂,原子经济性低,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γ-戊内酯(γ-Valerolactone)的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合成γ-戊内酯)(式Ⅰ)的方法,包括
[0005][0006]通过乙酰丙酸甲酯(式II)
[0007][0008]在铱络合物催化剂的作用下,与CH3OH(式III)发生反应生成目标产物的步骤,
[0009]CH3OH
[0010]III
[0011]其反应通式为
[0012][0013]具体通过下述步骤实现:
[0014]在反应容器中,加入乙酰丙酸甲酯(式II)、CH3OH(式III)、铱络合物催化剂,加热反应数小时后,冷却到室温,旋干溶剂,然后通过柱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
[0015]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所使用是铱络合物催化剂为水溶性金属-配体双功能铱,优选
[Cp*Ir(2,2
’-
bpyO)(H2O)][Na
+
],其结构如下:
[0016][0017]进一步的,铱络合物催化剂用量相对于乙酰丙酸甲酯为1mol%。
[0018]进一步的,乙酰丙酸甲酯与CH3OH的比例为0.13:2(g/mL)。
[0019]进一步的,反应温度为130
±
10℃,反应时间不少于10h。
[0020]进一步的,反应在氮气保护下进行。
[0021]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合成γ-戊内酯通过金属铱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通过乙酰丙酸甲酯(式II)与甲醇(式III)发生反应,直接合成。与已有方法相比,反应展现出三个显著的优点:1)甲醇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反应中同时作为原料和溶剂,比之先前的合成方法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本专利技术更加环保;2)反应所使用的原料为商品化试剂,醇为环境友好,低毒的化学试剂;3)反应生成水为副产物,无环境污染。因此,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展示一下实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且不应解释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可以同时从材料,方法和反应条件上进行许多改进,变化和改变。所有这些改进,变化和改变均确定地落入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
[0023]实施例1:
[0024]将乙酰丙酸甲酯(130mg,1mmol)、[Cp*Ir(2,2
’-
bpyO)(H2O)][Na
+
](5.7mg,0.01mmol,1mol%)、CH3OH(2mL)依次加入到干燥的25mL克氏管中,氮气条件下,反应混合物在130℃下反应12小时,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旋转蒸发除掉溶剂,然后通过柱层析(展开剂:正己烷/乙酸乙酯)得到纯净的目标化合物,产率:70%。
[0025]1H NMR(500MHz,CDCl3)δ4.65(sxt,J=6.6Hz,1H),2.57-2.53(m,2H),2.37(sxt,J=6.6Hz,1H),1.87-1.78(m,1H),1.42(d,J=6.3Hz,3H);
13
C NMR(125MHz,CDCl3)δ176.9,76.9,29.3,28.7,20.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γ-戊内酯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过乙酰丙酸甲酯II在铱络合物催化剂的作用下,与CH3OHIII发生反应生成目标产物的步骤,CH3OHIII。.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在反应容器中,加入乙酰丙酸甲酯、CH3OH)、铱络合物催化剂,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冷却到室温,旋干溶剂,然后通过柱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铱络合物催化剂为[Cp*Ir(2,2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韩兴有胥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