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模具快速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022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模具快速装夹装置,涉及精密模具相关领域,为解决目前拆卸原模具装夹新模具的操作不够简便,导至装夹步骤耗时较长,不够快速的问题。所述下安装台上端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梯槽,所述固定梯槽下端的中间设置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部中间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由两个夹持片构成,所述夹持片包括平板部、中间转动部和上凸起部,外侧所述夹持片外侧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下安装台上端的中间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包括侧固定安装片,所述侧固定安装片下端的中间设置有被夹持件,所述被夹持件包括直板部和箭头部,箭头部的肩颈位置与两个夹持片上上凸起部和平板部形成的夹角位置吻合。和平板部形成的夹角位置吻合。和平板部形成的夹角位置吻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模具快速装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精密模具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精密模具快速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模具加工制造中,往往需要对模具进行装夹,以方便加工设备的对刀,以保证模具制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003]模具上模腔形状的不同就可以制造不同形状的成品,因此制造产品时需要根据产品来选择不同形状的模具,而目前模具的固定大多还是通过螺钉固定的,螺钉设置有多个,因此需要装夹其他模具时需要拆卸多个螺钉来将模具拆卸下来重新装夹新的模具,操作不够简便;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精密模具快速装夹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模具快速装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拆卸原模具装夹新模具的操作不够简便,导至装夹步骤耗时较长,不够快速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密模具快速装夹装置,包括下安装台,所述下安装台上端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梯槽,所述固定梯槽下端的中间设置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部中间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由两个夹持片构成,所述夹持片包括平板部、中间转动部和上凸起部,平板部、中间转动部和上凸起部一体成型,中间转动部位于平板部的一侧,上凸起部位于平板部的上端,上凸起部阳角位置均倒角,上凸起部与平板部之间的阴角均倒角,两个夹持片上的中间转动部通过转轴连接,转轴与固定腔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外侧所述夹持片外侧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下安装台上端的中间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包括侧固定安装片,侧固定安装片与固定梯槽吻合,所述侧固定安装片下端的中间设置有被夹持件,被夹持件与侧固定安装片固定连接,所述被夹持件包括直板部和箭头部,直板部位于箭头部的一端,箭头部的肩颈位置与两个夹持片上上凸起部和平板部形成的夹角位置吻合。
[0006]优选的,外侧所述夹持片与螺纹杆通过第二压力弹簧连接,第二压力弹簧与螺纹杆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与螺纹杆通过轴承连接,第二压力弹簧与挡板和夹持片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片外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三压力弹簧,第三压力弹簧与夹持片固定腔的内壁均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下安装台内部的两端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压紧块,压紧块与内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紧块与内腔内壁通过第一压力弹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压紧块包括斜部和直部,斜部和直部一体成型,斜部和直部的高度等于内腔的高度。
[0009]优选的,所述下模具还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模腔,所述模具主体上端沿模腔外侧设置有预留孔。
[0010]优选的,所述下安装台上端的中间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尺寸与模具主体的尺寸相同。
[0011]优选的,所述下安装台上端四角位置固定设置有限位柱。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技术中,装夹新的下模具时,转动螺纹杆,使螺纹杆向下安装台内部的固定腔内移动,螺纹杆向内移动过程中使第二压力弹簧逐渐压缩,并同时使夹持片的下端向内侧移动,因夹持片设置有两个,两个夹持片上的中间转动部通过转轴连接,转轴与固定腔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因此在一侧夹持片的下端向内侧移动时,另一侧的夹持片同样向内侧移动,使上凸起部之间的距离增大,继续转动螺纹杆直至上凸起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箭头部的最大宽度,设备固定在下模具的预留孔内,将下模具放置于安装腔内,此时侧固定安装片刚好搭于固定梯槽,被夹持件顺着上凸起部之间滑入固定腔内部,此时反向转动螺纹杆,使螺纹杆向外侧移动,对第二压力弹簧和第三压力弹簧的压力逐渐失去,直至螺纹杆与第二压力弹簧之间的挡片贴于固定腔内壁,此时第二压力弹簧处于放松状态,第三压力弹簧还处于压缩状态向内压缩夹持片,而被夹持件的箭头部的肩颈位置刚好与两个夹持片上平板部和凸起部形成的夹角位置吻合,被夹持件被固定在两个夹持片之间,从而使下模具被固定,由于被夹持件的箭头部的肩颈位置刚好与两个夹持片上平板部和凸起部形成的夹角位置限定,下模具不能继续向上移动,侧固定安装片与固定梯槽吻合,下模具不能继续向下移动,整个装夹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要拧动两个螺纹杆将下模具放置进去再拧动两个螺纹杆,相比于传统通过多个螺钉固定的方式操作更加简单,且不需要额外寻找匹配的螺钉以及螺丝刀,装夹步骤耗时较短,能够快速装夹;
[0014]2、该技术中,放置下模具进入固定腔时,下模具首先与压紧块的斜部接触,顺着斜部向下,从而使压紧块逐渐向内腔侧移动,下模具继续向下,与直部接触,此时压紧块被压于内腔的内部,第一压力弹簧被压缩向下模具侧有回弹力,从而对下模具有一定的压力来压紧下模具。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精密模具快速装夹装置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下安装台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下安装台A

A处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下安装台B

B处的剖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下安装台B

B处另一运动状态的剖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下模具的侧视图。
[0021]图中:1、下安装台;11、安装腔;12、固定梯槽;13、固定腔;14、内腔;2、限位柱;3、下模具;31、侧固定安装片;32、模具主体;33、预留孔;34、模腔;35、被夹持件;351、直板部;352、箭头部;4、螺纹杆;5、固定件;51、夹持片;511、平板部;512、中间转动部;513、上凸起部;6、第一压力弹簧;7、压紧块;71、斜部;72、直部;8、第二压力弹簧;9、第三压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精密模具快速装夹装置,包括下安装台1,下安装台1上端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梯槽12,固定梯槽12下端的中间设置有固定腔13,固定腔13内部中间设置有固定件5,固定件5由两个夹持片51构成,夹持片51包括平板部511、中间转动部512和上凸起部513,平板部511、中间转动部512和上凸起部513一体成型,中间转动部512位于平板部511的一侧,上凸起部513位于平板部511的上端,上凸起部513阳角位置均倒角使构件滑入时不被刮伤,上凸起部513与平板部511之间的阴角均倒角,两个夹持片51上的中间转动部512通过转轴连接,转轴与固定腔13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外侧夹持片51外侧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杆4,下安装台1上端的中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模具快速装夹装置,包括下安装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台(1)上端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梯槽(12),所述固定梯槽(12)下端的中间设置有固定腔(13),所述固定腔(13)内部中间设置有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由两个夹持片(51)构成,所述夹持片(51)包括平板部(511)、中间转动部(512)和上凸起部(513),平板部(511)、中间转动部(512)和上凸起部(513)一体成型,中间转动部(512)位于平板部(511)的一侧,上凸起部(513)位于平板部(511)的上端,上凸起部(513)阳角位置均倒角,上凸起部(513)与平板部(511)之间的阴角均倒角,两个夹持片(51)上的中间转动部(512)通过转轴连接,转轴与固定腔(13)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外侧所述夹持片(51)外侧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杆(4),所述下安装台(1)上端的中间设置有下模具(3),所述下模具(3)包括侧固定安装片(31),侧固定安装片(31)与固定梯槽(12)吻合,所述侧固定安装片(31)下端的中间设置有被夹持件(35),被夹持件(35)与侧固定安装片(31)固定连接,所述被夹持件(35)包括直板部(351)和箭头部(352),直板部(351)位于箭头部(352)的一端,箭头部(352)的肩颈位置与两个夹持片(51)上上凸起部(513)和平板部(511)形成的夹角位置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快速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外侧所述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新钟文彬沈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雅特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