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彤专利>正文

一种经视神经光传导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0161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视神经光传导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的方法,通过光调节装置控制不同波长、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光照射眼部,使眼内甘丙肽受体产生信号刺激,信号经视神经传入下丘脑视觉接收区,以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以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视神经光传导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肽调节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经视神经光传导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甘丙肽(Galanin,GAL)是由29-30个氨基酸组成的神经肽,因其N端和C端分别为甘氨酸和丙氨酸而得名。GAL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参与调解摄食、痛觉、内分泌、神经保护、学习与记忆、睡眠、情绪、性与生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尤其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失眠症、神经元发育和再生及神经损伤引起的痛觉敏感性密切相关,GAL还对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
[0003]GAL有GALR1-3共3种亚型受体,分布于眼内的不同部位。研究表明(Distribution of galanin receptors in the human eye,Falk Schrodl,et al,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 138(2015)42-51),在角膜中,于上皮、基质、内皮细胞的基底层以及邻近的结膜中检测到GALR1-3。在虹膜中,GALR1-3在括约肌和扩张肌中被发现,虹膜血管对GALR1和GALR3表现出免疫反应性;在睫状体中,GALR1仅见于非色素上皮细胞,而GALR3则见于睫状肌和血管。在视网膜中,GALR1存在于IPL、OPL、NFL、INL的大量细胞和ONL的少数细胞中,INL的少数神经元中也存在GALR2和GALR3的表达,同时在视网膜血管周围也发现了GALR2;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GALR2展现出较弱的免疫反应,对GALR3免疫反应较强。在脉络膜中,GALR1-3在脉络膜基质的内源性脉络膜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中均可检测到,并且脉络膜血管周围也可检测到这三种受体,而脉络膜血管层只对GALR3有免疫反应。
[0004]角膜和结膜中存在的GALR可能与伤口愈合或炎症过程有关,而虹膜血管(GALR1、2)和脉络膜血管(GALR1-3)中的检测则展示出GAL在血管动力学中的作用。睫状体上皮和睫状血管中存在的GALR1表明其参与房水的生成,而视网膜GALR分布可能有助于信号转导。
[0005]进一步地,有研究表明,不同波长、频率的光(包括可见光和非可见光)对GALR会产生不同的信号刺激。因此,如何利用眼部的GALR对脑内GAL进行调节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经视神经光传导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的方法,通过光调节装置控制不同波长、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光照射眼部,使眼内甘丙肽受体产生信号刺激,信号经视神经传入下丘脑视觉接收区,以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
[0007]优选地,不同波长、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光包括可见光和非可见光。
[0008]优选地,不同波长、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光照射眼部的控制过程为:将自然光或模拟自然光按照波长由大到小,光强由强到弱逐渐进行滤光,直至遮挡或关闭所有光。
[0009]优选地,波长由大到小依次为:红光605-720nm,橙光595-605nm,黄光580-595nm,黄绿光560-580nm,绿光500-560nm,蓝绿光490-500nm,青光480-490nm,蓝光450-480nm,紫
光400-435nm。
[0010]优选地,不同波长、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光照射眼部的控制过程为:于无光源状态下按照波长由小到大,光强由弱到强逐渐恢复光源,直至自然光或模拟自然光逐渐照射人眼。
[0011]优选地,光调节装置包括光源,滤光片和滤光片调节组件;
[0012]光源为自然光或采用发光元件模拟自然光;
[0013]滤光片为多个,分别用于滤除不同波长的光;
[0014]滤光片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多个滤光片的位置,使滤光片位于光源与眼部之间,或将滤光片从光源与眼部之间移除。
[0015]可将上述光调节装置设置成眼罩式产品,滤光片调节组件可选择任意形式的常规可移动或传动部件。
[0016]优选地,光调节装置包括光源,光波长控制单元和光频率控制单元;
[0017]光源为不同波长发光元件的阵列;
[0018]光波长控制单元通过电流连通分别控制不同波长发光元件发光;
[0019]光频率控制单元通过电流脉冲宽度分别控制不同波长发光元件发光强弱。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不同波长、频率的光源信号对眼睛进行有效控制下的反复刺激,可以激活眼内GALR,通过视神经传导,进而达到调控脑内GAL浓度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经视神经光传导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的方法,通过光调节装置控制不同波长、不同频率的光照射眼部,使眼内甘丙肽受体产生信号刺激,信号经视神经传入下丘脑视觉接收区,以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
[0023]光调节装置包括光源,滤光片和滤光片调节组件;
[0024]光源采用发光元件模拟自然光;
[0025]滤光片为多个,分别用于滤除不同波长的光;
[0026]滤光片安装于滤光片调节组件上;该滤光片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多个滤光片的位置,使滤光片位于光源与眼部之间,或将滤光片从光源与眼部之间移除。
[0027]将上述光调节装置设置成眼罩式产品,使用时佩戴于眼部,使发光元件发出的模拟自然光照射眼部,然后通过控制滤光片调节组件按照波长由大到小的顺序逐渐在光源与眼部之间叠加滤光片进行滤光,直至遮挡或关闭所有光。
[0028]波长由大到小依次为:红光605-720nm,橙光595-605nm,黄光580-595nm,黄绿光560-580nm,绿光500-560nm,蓝绿光490-500nm,青光480-490nm,蓝光450-480nm,紫光400-435nm。
[0029]进一步地,还可按照波长由小到大逐渐移除滤光片,直至模拟自然光逐渐照射人眼。
[0030]实施例2
[0031]一种经视神经光传导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的方法,通过光调节装置控制不同波长、不同频率的光照射眼部,使眼内甘丙肽受体产生信号刺激,信号经视神经传入下丘脑视
觉接收区,以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
[0032]光调节装置包括光源,光波长控制单元和光频率控制单元;
[0033]光源为不同波长发光元件的阵列;可选择不同光波长的LED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阵列;
[0034]光波长控制单元可选择任意形式的电流控制元件,分别控制不同波长发光元件的电流,使不同波长发光元件点亮或熄灭,进而实现不同波长光的照射;
[0035]光频率控制单元可选择任意形式的电流脉冲宽度控制元件,分别控制不同波长发光元件发光强弱,进而实现光强弱的调节。
[0036]将上述光调节装置设置成眼罩式产品(封装于眼罩式外壳内),使用时佩戴于眼部,通过电流控制阵列内所有发光元件发光,模拟自然光照射眼部,然后通过控制光频率控制单元降低最大波长发光元件发光强度,通过光波长控制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视神经光传导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光调节装置控制不同波长、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光照射眼部,使眼内甘丙肽受体产生信号刺激,信号经视神经传入下丘脑视觉接收区,以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视神经光传导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波长、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光包括可见光和非可见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视神经光传导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波长、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光照射眼部的控制过程为:将自然光或模拟自然光按照波长由大到小,光强由强到弱逐渐进行滤光,直至遮挡或关闭所有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经视神经光传导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波长由大到小依次为:红光605-720nm,橙光595-605nm,黄光580-595nm,黄绿光560-580nm,绿光500-560nm,蓝绿光490-500nm,青光480-490nm,蓝光450-480nm,紫光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彤王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李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