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冶炼用矿石破碎后制动并转运的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009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冶炼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冶炼用矿石破碎后制动并转运的破碎装置,包括破碎仓,破碎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台;转杆转动引起破碎机构上移,第二转轮在移动块和破碎机构的重力作用下反向转动,使破碎机构下移,引起破碎机构反复靠近再远离矿石,对矿石进行撞击,凸盘转动使小块矿石筛出破碎仓,大块的矿石依然在进行破碎操作,有效增大破碎效率,避免重复对小块矿石破损,而无法针对大块矿石进行破碎,缩短工作时长,接料框带动撑台下移,引起第一转轮转动并且拉动挡杆上移阻碍齿轮转动,使矿石破碎并转运结束后自动对装置进行止停,避免手动操作开关,增加结构之间的联动性,使操作更加便捷。使操作更加便捷。使操作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冶炼用矿石破碎后制动并转运的破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冶炼加工
,具体为一种冶炼用矿石破碎后制动并转运的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色金属包括铝、铜、镍锡等,有色金属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航空、汽车、机械制造、家电等许多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有色金属冶炼通常有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和电冶金等方法,矿山开采的矿石不适合直接进行冶炼,需要对其进预处理,其中需要对其进行破碎、筛分以便获得符合要求的矿块,便于后续的冶炼,目前对有色金属冶炼前矿石破碎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般矿石进行破碎时,采用破碎装置对其进行锤击,将完成破碎的矿石取出,由于无法对矿石对进行搅动,破碎装置始终是对表层的矿石进行破碎,里层的矿石只是受到上层矿石传递过来的撞击力,其冲击强度被大大削弱,对里层矿石的破坏程度不强,使矿石的破碎情况不一,出现部分矿石已经完成破碎,但部分矿石依然块头很大,增大破碎时长,工作效率低,并且无法自动取出完成破碎的矿石,操作非常不便,进行批量破碎时,需要反复开关电机,容易缩减电机的使用寿命,无法在完成破损后自动停止设备。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冶炼用矿石破碎后制动并转运的破碎装置,具备破损效果好和自动传送的优点,解决了破碎效果差和操作不便的问题,使破碎机构反复靠近再远离矿石,对矿石进行撞击,使矿石破碎,自动将符合所需要求的矿石挑出,大块的矿石依然在进行破碎操作,有效增大破碎效率,避免重复对小块矿石破损,而无法针对大块矿石进行破碎,缩短工作时长,使破碎效果更佳,使矿石破碎并转运结束后自动对装置进行止停,避免手动操作开关,增加结构之间的联动性,使操作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破损效果好和自动传送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冶炼用矿石破碎后制动并转运的破碎装置包括破碎仓、第一连杆、传送板、接料筐、撑台、第一转轮、凸盘、螺杆、齿轮、挡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转杆、第二转轮、移动块、挡块。
[0005]其中:上述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一种冶炼用矿石破碎后制动并转运的破碎装置,包括破碎仓,破碎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台,滑台呈现“口”字状,滑台的两个横杆开设有滑槽,破碎仓活动卡滑槽内,便于破碎仓顺畅移动,破碎仓远离第一连杆的一侧开设有六个尺寸相同的通孔,破碎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破碎仓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传送板,传送板靠近破碎仓的一侧与滑台的横杆固定连接,使破碎仓移动至最左侧时,其通孔始终位于传送板的上方,以免破碎仓内的矿石漏出,传送板以滑台为水平参考呈现四十五度夹角放
置,使矿石能够自动滚落入接料筐中,便于矿石的移动,传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撑杆。
[0006]传送板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接料筐,接料筐的尺寸不得小于撑台的尺寸,撑台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两个尺寸相同的弹簧,两个弹簧以撑台的中轴线为参考呈现对称分布,弹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台,撑台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远离弹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拉条,拉条远离连接块的一侧与挡杆活动连接,接料筐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撑台,撑台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轮,第一转轮的表面开设有槽道,其尺寸与拉条的尺寸相适配,使拉条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转轮转动,第一连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凸盘,凸盘的正面呈现直角梯形状,凸盘远离螺杆的一侧开设有槽道,其尺寸与第一连杆卡块的尺寸相适配,凸盘远离第一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尺寸与齿轮的尺寸相适配,使齿轮转动时带动螺杆同步转动。
[0007]螺杆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齿轮,齿轮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挡杆,齿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柱,齿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孔洞,其尺寸与挡杆的尺寸相适配,挡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尺寸相同的连接块,连接块与挡杆形成的整体尺寸大于限位块孔洞的尺寸,齿轮远离挡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尺寸相同的孔条,第三连杆远离转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规格相同的凸块,其凸块的尺寸与第二连杆孔条的尺寸相适配,凸块卡在孔条内,使第二连杆转动时带动第三连杆同步转动,第二连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靠近第三连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两个尺寸相同的弹簧,弹簧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与第三连杆的凸块活动连接。
[0008]第二连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轮,第二转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尺寸相同的凸块,两个凸块以第二转轮的中轴线为参考呈现对称分布,使转杆转动时,与凸块接触,带动其同步发生转动,第二转轮的表面开设有槽道,槽道内固定连接有拉索,拉索的尺寸与槽道的尺寸相适配,拉索远离第二转轮的一侧与移动块活动连接,第二转轮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使移动块保持竖直方向移动,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柱,凸柱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底部与移动块活动连接,弹簧具有支撑移动块的作用,并且对移动块的下移起到缓冲作用,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破碎机构,第二转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挡块呈现半弧条状,挡块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直角梯形状凸块,两个直角梯形状凸块斜面的方向相同。
[0009](二)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冶炼用矿石破碎后制动并转运的破碎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转杆、第二转轮、移动块和挡块的共同作用下,转杆转动推动第二转轮的凸块带动第二转轮转动,使拉索收卷拉动移动块和破碎机构上移,再由挡块的直角梯形状凸块推动转杆远离第二转轮的凸块,使第二转轮在移动块和破碎机构的重力作用下反向转动,移动块和破碎机构下移,引起破碎机构反复靠近再远离矿石,对矿石进行撞击,使矿石破碎。
[0010]2、通过齿轮、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转杆的共同作用下,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连杆转动,引起第三连杆和转杆同步转动,便于破碎工作的运行,并且后期转杆左移带动第三连杆同步移动时,第三连杆依然处在转动的转动,便于后续操作的进行。
[0011]3、通过破碎仓、第一连杆和凸盘的共同作用下,凸盘转动带动第一连杆左右移动,
引起破碎仓同步移动,使破碎仓内小块矿石筛出破碎仓,自动将符合所需要求的矿石挑出,大块的矿石依然在进行破碎操作,有效增大破碎效率,避免重复对小块矿石破损,而无法针对大块矿石进行破碎,缩短工作时长,使破碎效果更佳。
[0012]4、通过接料筐、撑台、第一转轮、齿轮和挡杆的共同作用下,随接料框重量增加,带动撑台下移,破碎仓内的矿石即将全部转移至接料筐中时,撑台拉伸弹簧带动拉条下移,引起第一转轮转动并且拉动挡杆上移阻碍齿轮转动,从而对破碎仓和破碎机构的运动进行制动,使矿石破碎并转运结束后自动对装置进行止停,避免手动操作开关,增加结构之间的联动性,使操作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破碎仓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接料筐、撑台和第一转轮连接关系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冶炼用矿石破碎后制动并转运的破碎装置,包括破碎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2),破碎仓(1)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传送板(3),传送板(3)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接料筐(4),接料筐(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撑台(5),撑台(5)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轮(6);所述第一连杆(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凸盘(7),凸盘(7)远离第一连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杆(8),螺杆(8)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齿轮(9),齿轮(9)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挡杆(10),齿轮(9)远离挡杆(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11),第二连杆(1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杆(12),第三连杆(12)远离第二连杆(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3),转杆(1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轮(14),第二转轮(14)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移动块(15),第二转轮(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块(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炼用矿石破碎后制动并转运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台,滑台呈现“口”字状,滑台的两个横杆开设有滑槽,破碎仓(1)活动卡滑槽内,破碎仓(1)远离第一连杆(2)的一侧开设有六个尺寸相同的通孔,第一连杆(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传送板(3)靠近破碎仓(1)的一侧与滑台的横杆固定连接,传送板(3)以滑台为水平参考呈现四十五度夹角放置,传送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撑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炼用矿石破碎后制动并转运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筐(4)的尺寸不得小于撑台(5)的尺寸,撑台(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两个尺寸相同的弹簧,弹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台,撑台(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远离弹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拉条,拉条远离连接块的一侧与挡杆(10)活动连接,第一转轮(6)的表面开设有槽道,其尺寸与拉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颖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