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直升机喷洒执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06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0:56
一种无人直升机喷洒执行机构,包括药箱、喷杆和安装在喷杆上的若干喷体,所述喷体上安装有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位于无人直升机主旋冀轴后方且位于起落架底部上方。通过将喷杆设置在无人直升机主旋冀后方,有效避免了冀尖涡流情况的发生,从而避免了药液雾滴的吸附及上扬,同时缩短了雾滴的滞空停留时间,大幅度的提高了喷洒药液对目标作物得附着量和喷洒药液的利用率。喷洒药液的利用率。喷洒药液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直升机喷洒执行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喷洒执行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行业中大多数航空喷施的喷杆位于主旋冀轴前方或者下方,但是很容易产生翼尖涡流情况,而冀尖涡流是航空喷施的一个常见问题,该情况发生雾滴卷扬、吸附、风雾不同步等现象造成了环境污染、防治效果差并造成药液浪费等问题。同时,使用的喷杆采用碳杆,碳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管壁内部药液结晶,影响喷施流量及喷施压力,单个喷体连接处出现问题需要更换整个喷杆,维修时效性慢、成本大。
[0003]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结构来解决无人直升机在喷洒过程中造成的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喷洒系统,将喷杆位置进行改动,从而避免冀尖涡流情况,具有提高使风雾同步,缩短雾滴滞空时间、增加雾滴的穿透性、减少吸附、上扬等现象。规避了药液浪费、环境污染。
[0005]一种无人直升机喷洒执行机构,包括药箱、喷杆和安装在喷杆上的若干喷体,所述喷体上安装有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位于无人直升机主旋冀轴后方且喷杆位于起落架底部上方。通过将喷杆移动到主旋翼轴后方,在飞行过程中药液雾滴没有明显的吸附,上扬减小,并且雾滴的滞空时间明显缩短;大幅度的提高了喷洒药液对目标作物的附着量和喷洒药液的利用率。
[0006]进一步:所述喷杆与主旋冀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喷杆长度为主旋冀长度的70%

80%。该结构可以很好的避免冀尖涡流对药液雾滴的影响。
[0007]进一步:所述喷杆位于主旋冀轴后方50

55cm处。将喷杆位于主旋冀轴后50

55cm处,能够使得无人直升机在喷洒过程中药液雾滴没有明显的吸附,上扬也减小,并且雾滴的滞空时间明显缩短。
[0008]进一步:所述喷杆位于起落架底部上方30cm

33cm处。将喷杆设置在起落架底部上方30cm

33cm处,能够有效避开翼尖涡流,从而有效避开了药液雾滴因为冀尖涡流产生的雾滴吸附以及上扬,提高了喷洒药液对目标作物的附着量和喷洒药液的利用率。
[0009]进一步:所述喷体呈等间距安装在喷杆上且相邻喷体之间的距离为70cm。将相邻喷体之间的距离设置为70cm,保证雾滴落在目标区域分布的均匀性,避免喷头间喷雾碰撞从而产生雾滴大小不匀等现象。
[0010]进一步:所述药箱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无人直升机左右两侧,所述喷杆分为左右喷杆,左右侧设置的药箱分别供应左右喷杆,且输送药液的管路采用透明PU管分别与喷体连接。通过设置两个药箱,便于连通左右喷杆及喷体,并且采用透明PU管,避免传统碳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管壁内部药液结晶,影响喷施流量及喷施压力,同时可以直观的观测液体在管路中的状态、分布等情况,出现异常更换方便,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
[0011]进一步:所述管路与喷体之间采用气动接口方式进行安装连接。气动式结构连接,安装拆卸快捷,提高效率。
[0012]进一步:所述喷头采用延长压力式漂移扇形喷头。采用该喷头,有效形成药液雾滴,并且喷洒均匀精度高。
[0013]进一步:在所述无人直升机起落架与机体底部连接处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两端安装有左右支撑杆,所述左右喷杆分别安装在左右支撑杆上。该结构主要是提高支撑杆安装及拆卸效率。
[0014]进一步:所述喷杆通过卡扣式结构安装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为碳纤维杆。通过卡扣式安装结构,具有安装拆卸及维修方便快捷的特点。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将喷杆设置无人直升机主旋冀后方,有效避免了冀尖涡流情况的发生,从而避免药液雾滴的吸附及上扬,同时缩短雾滴的滞空停留时间,大幅度的提高喷洒药液对目标作物的附着量和喷洒药液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8]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其中,图1中所示,一种无人直升机喷洒执行机构,包括药箱2,3、喷杆8和安装在喷杆上的若干喷体91,所述药箱2.3设置在无人直升机机体1左右两侧,无人直升机主旋冀轴位于机体1中,主旋冀轴顶部安装有桨叶(图中主旋冀轴及桨叶都没有画出),所述喷体91上安装有喷头9,所述喷杆位于无人直升机主旋冀轴后方且喷杆位于无人直升机起落架4底部上方。通过将喷杆移动到主旋翼轴后方,在飞行过程中药液雾滴没有很明显的吸附,上扬减小,并且雾滴的滞空时间明显缩短;大幅度的提高了喷洒药液对目标作物得附着量和喷洒药液的利用率。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杆与主旋冀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喷杆长度为主旋冀长度的70%

80%。在该实施例中,主旋冀长为4.4m,而喷杆总成为3.4m,该结构可以很好的规避开冀尖涡流对药液雾滴的影响。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杆8位于主旋冀轴后方50

55cm处,本申请文件中喷杆位于主旋冀轴后方55cm处。将喷杆位于主旋冀轴后55cm处,能够使得无人直升机在喷洒过程中药液雾滴没有很明显的吸附,上扬也减小,并且雾滴的滞空时间明显缩短,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杆8位于起落架底部4上方30cm

33cm处。将喷杆设置在起落架底部上方30cm

33cm处,本结构中将喷杆设置在距离起落架底部上方33cm处;能够有效避开翼尖涡流,从而有效避开了药液雾滴因为冀尖涡流产生的雾滴吸附以及上扬,提高了喷洒药液对目标作物得附着量和喷洒药液的利用率。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喷体呈等间距安装在喷杆上且相邻喷体之间的距离为70cm,该结构中由于喷杆分为左右段喷杆,并且左右段喷杆在机体前端相距有10cm,每个喷体之间距离设置为70cm,喷杆布置的总长具有350cm。该结构保证雾滴落在目标区域分布的均匀
性,避免喷头间喷雾碰撞从而产生雾滴大小不匀等现象。
[0024]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对比实验最终决定将喷杆移动到主旋翼轴后55cm距离处,单喷杆长度为170cm、喷头间距70cm。喷杆高度距离地面30cm。根据各组数据对比表明,将喷杆移动到主旋翼后55cm距离位置的吸附从肉眼观测减少了很多。并且在铜板纸上雾滴的分布均匀。从铜版纸纸上的雾滴路径来观测得出雾滴在从喷头喷出有明确的下压力。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药箱2,36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无人直升机左右两侧,所述喷杆分为左右喷杆8,81,左右侧设置的药箱分别供应左右喷杆,且输送药液的管路10采用透明PU管分别与喷体连接。通过设置两个药箱,便于连通左右喷杆及喷体,并且采用透明PU管,可以直观的观测液体在管路中的状态、分布等情况,出现异常更换方便,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直升机喷洒执行机构,包括药箱、喷杆和安装在喷杆上的若干喷体,所述喷体上安装有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位于无人直升机主旋冀轴后方且位于起落架底部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直升机喷洒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与主旋冀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喷杆长度为主旋冀长度的70%

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喷洒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位于主旋冀轴后方50cm

5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直升机喷洒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位于起落架底部上方30cm

33cm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直升机喷洒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体呈等间距安装在喷杆上且相邻喷体之间的距离为70cm。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涛赵子欢朱晨玺成秋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领直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