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接内存模块中数据的实时备份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电连外接内存模块至电子装置;对比外接内存模块和硬盘,确认存在有待备份数据,其中待备份数据储存在外接内存模块中且未储存在硬盘中;和通过传输接口,将外接内存模块的待备份数据储存为硬盘的备份数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外接数据储存模块中数据的实时处理方法,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外接数据储存模块中数据的实时备份、语音实时播放和影像实时显示的方法。
技术介绍
信息产品市场的发展已经趋向体积小、容量大和具有多媒体功能产品,包括笔记型计算机、掌上型设备、MP3播放器、数字相机、数字摄影机等产品。当信息产品的设计朝向轻薄短小发展的时候,数据储存容量需求却随着功能提高而快速增加。同时,为了适应数据储存的方便性与兼容性,小型数据储存媒体市场上也出现多种产品和各种规格,例如PC卡、CF(Compact FlashCard)卡、SM(Smart Media)卡、安全数字记忆卡(Secured DigitalCard;SD Card)、多媒体卡(Multi Media Card;MMC)、微型硬盘(Micro Driver;MD)和记忆棒(Memory Stick;MS)等内存模块。以数字相机的应用来说,在长途旅行或观看展览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拍摄许多照片,然而每个外接内存模块的容量有限且价格昂贵,为了避免购买一个以上的外接内存模块,适时将数字相机所拍摄的数字影像从外接内存模块转存至笔记型计算机中,才能在不影响原拍摄作品之前提下,使用相同的外接内存模块继续拍摄其它照片。再者,当使用笔记型计算机来打开外接内存模块的储存数据时,通常会先将储存数据转移备份至笔记型计算机的硬盘,以加速档案读取的速度。由上述可知,外接内存模块的数据备份和档案读取的重要性。然而,每当使用者要将外接内存模块的数据备份至笔记型计算机时,若笔记型计算机处于未开机的状态下,仍必须先执行开机程序,当笔记型计算机进入开机状态后,再藉由操作系统、以人工操作的方式,将外接内存模块的储存数据逐笔地备份至笔记型计算机的硬盘中,造成使用者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时备份数据的方法,无论在电子装置已开机或未开机状态下,皆可将外接内存模块的数据自动备份至电子装置的硬盘中。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语音实时播放方法和影像实时检视方法,无论在电子装置已开机或未开机状态下,皆可对外接内存模块的数据或是已自动备份至电子装置的数据,进行语音自动播放和影像自动检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包括下列步骤电连外接内存模块至电子装置;对比外接内存模块和硬盘,确认存在有待备份数据,其中待备份数据储存在外接内存模块中且未储存在硬盘中;和通过传输接口,将外接内存模块的待备份数据储存为硬盘的备份数据。当备份数据具有语音数据,则从电子装置之播放器自动播放出语音数据;当备份数据具有影像数据,自动显示影像数据于电子装置之显示器上。为让本专利技术之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第1和2图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外接内存模块的数据实时处理方法的流程图。第3和4图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外接内存模块的数据实时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接续第1图中的节点B。第5图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外接内存模块的数据实时处理方法的流程图。第6图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外接内存模块的数据实时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可优选地应用于下列四种实施例中,分别说明电子装置于已开机和未开机状态下,对于外接内存模块所进行之实时数据备份、语音实时播放和影像实时显示的方法。其中,电子装置系可供插入外接内存模块的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掌上型设备、MP3播放器等;而外接内存模块是方便数据储存之小型数据储存媒体,例如PC卡、CF(Compact Flash Card)卡、SM(Smart Media)卡、安全数字记忆卡(Secured Digital Card;SD Card)、多媒体卡(Multi Media Card;MMC)、微型硬盘(MicroDriver;MD)和记忆棒(Memory Stick;MS)等。请参照第1和2图,其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一种外接内存模块的数据实时处理方法之流程图。第一实施例是说明在电子装置已开机之状态下,将外接内存模块的数据自动备份至电子装置,并针对已自动备份至电子装置的数据,进行语音自动播放和影像自动检视。如第1图所示,首先开始进入步骤101,将外接内存模块插入电子装置,建立外接内存模块与电子装置的电连关系。接着在步骤103中,判断电子装置的起始状态,若判断出电子装置的起始状态是未开机,则进入节点B;若起始状态判断为已开机,则继续步骤107。在步骤107中,进行外接内存模块和电子装置的硬盘的对比程序,并先在步骤109检查电子装置的硬盘是否存在数据夹;若数据夹存在,则进入下一步骤113;若数据夹不存在,则在步骤111建立该数据夹后进入步骤113。步骤113系确认存在有待备份数据,此待备份数据是储存在外接内存模块中且未储存在硬盘中。然后,在步骤115中,通过传输接口将外接内存模块的待备份数据储存为硬盘的备份数据。至此,外接内存模块的数据已自动备份至电子装置,而进入节点A。如第2图所示,从节点A开始是针对已自动备份至电子装置的数据,进行语音自动播放和影像自动检视。首先在步骤117中,检测备份数据是否具有语音数据;若未检测到语音数据,则直接进入步骤121;若检测到语音数据,则在步骤119中,从电子装置的播放器自动播放出语音数据,并在播放完毕后进入步骤121。接着在步骤121中,检测备份数据是否具有影像数据;若未检测到影像数据,则结束本方法;若检测到影像数据,则在步骤123中,在电子装置的显示器上自动显示影像数据,并在显示完毕后结束本方法。请参照第3和4图,其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之一种外接内存模块的数据实时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接续第1图中的节点B。第二实施例是说明在电子装置未开机的状态下,将外接内存模块的数据自动备份至电子装置,并针对已自动备份至电子装置的数据,进行语音自动播放和影像自动检视。同样在第1图之步骤101中,首先将外接内存模块插入电子装置,建立外接内存模块与电子装置的电连关系。接着在步骤103中,判断电子装置的起始状态,当判断出电子装置的起始状态是未开机,则进入节点B。由于电子装置通常具备电源系统,例如内置式电池或外接式电池等电源供应,因此尽管电子装置并未开机,然而却可利用软件控制的方式,由此启动相关电子组件以执行本方法。接续第1图中的节点B,如第3图所示,在步骤106中启动硬盘和传输接口。接着,在步骤108中进行外接内存模块和电子装置的硬盘的对比程序;先在步骤110检查电子装置的硬盘是否存在数据夹;若数据夹存在,则进入下一步骤114;若数据夹不存在,则在步骤112建立该数据夹后进入步骤114。步骤114是确认存在有待备份数据,此待备份数据是储存在外接内存模块中且未储存在硬盘中。然后,在步骤116中,通过传输接口将外接内存模块的待备份数据储存为硬盘的备份数据。至此,外接内存模块的数据已自动备份至电子装置,而进入节点C。如第4图所示,从节点C开始是针对已自动备份至电子装置的数据,进行语音自动播放和影像自动检视。首先在步骤118中,检测备份数据是否具有语音数据;若未检测到语音数据,则直接跳至步骤124;若检测到语音数据,则在步骤120中启动电子装置的播放器,并接着在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接内存模块的数据实时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电连该外接内存模块至电子装置; 对比该外接内存模块和该电子装置的硬盘,确认存在有待备份数据,其中该待备份数据储存在该外接内存模块中且未储存在该硬盘中;和通过传输接口, 将该外接内存模块的该待备份数据储存为该硬盘的备份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毅彬,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