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间缓冲隔热垫及其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75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电池包中单个电池模组热失控影响蔓延到电池包中其他电池模组的难题,公开了一种模组间缓冲隔热垫及其电池包,缓冲隔热片,所述缓冲隔热片由封装层与缓冲隔热组层组成,所述封装层两面封装所述缓冲隔热组层;定位夹持件,用于两端夹持所述缓冲隔热片,所述缓冲隔热片通过两端的所述定位夹持件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组间缓冲隔热垫及其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模组间缓冲隔热垫及其电池包。
技术介绍
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各类电动车逐步进入市场,以后将替代燃油车成为未来交通工具的主流。众所周知的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便利性是前期问题,但目前更为关键的还是电池包的安全性。目前使用的电池包内包括成规则排列安装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通常包括并排的多个电池以及分别位于多个电池两端的缓冲隔热垫;现有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缓冲隔热垫绝大部分置于电池模组内部,位于电芯与电芯之间,对电池模组之间的缓冲及热失控防护措施考虑不够。2)缓冲隔热垫的结构一般都包括沿四周布置的框体,框体形成的容纳腔,腔体中设置的隔热芯以及隔热芯两侧贴合的封装膜,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3)缓冲隔热垫主要采用气凝胶、聚氨酯泡棉或硅泡棉制成,制成用的材料单一;并且在极端情况下,电池包热失控产生的高温或者明火的情况下,缓冲隔热垫作用效果甚微,乃至失效。4)缓冲隔热垫的安装方式一般采用双面胶粘贴方式。定位困难,需要专用设备或工装制具,工艺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模组间缓冲隔热垫及其电池包,通过在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安装模组间缓冲隔热垫,能有效防止单个电池模组热失控影响蔓延到电池包中其他电池模组,同时提高了电池包的振动稳定性。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组间缓冲隔热垫,包括:缓冲隔热片,所述缓冲隔热片由封装层与缓冲隔热组层组成,所述封装层两面封装所述缓冲隔热组层;定位夹持件,用于两端夹持所述缓冲隔热片,所述缓冲隔热片通过两端的所述定位夹持件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夹持件包括安装平板,所述安装平板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所述定位夹持件通过所述安装平板两侧的固定孔配合两个相邻电池模组两端端板的安装孔所设置的螺栓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装层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封装凸起部,所述封装凸起部由两面封装层在长度方向上超出所述缓冲隔热组层的端部贴合而成;所述缓冲隔热片通过两端所述封装凸起部被夹持在两个所述定位夹持件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夹持件上设有配合所述封装凸起部的插入槽,所述缓冲隔热片两端的所述封装凸起部分别插入至所述插入槽内并被所述插入槽所夹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入槽由两面相对设置的弹性板所构筑,插入至所述插入槽内的所述封装凸起部通过所述两面弹性板自身的弹性压持而夹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两面弹性板内侧还设置有限位凸起。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入槽由两面相对设置的弹性板所构筑,两面相对设置的弹性板组成纵向凸台,所述纵向凸台连接所述安装平板,并设于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夹持件还包括卡位板,所述卡位板为安装平板外边缘向下垂直延长的延伸体,并与纵向凸台垂直连接;夹持着缓冲隔热片的定位夹持件通过安装平板两侧的固定孔配合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两端端板的安装孔所设置的螺栓安装在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安装过程中通过卡位板快速将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对齐,大大提高装配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隙≤所述缓冲隔热片的厚度,所述缓冲隔热片具有压缩恢复的特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隔热组层由隔热层与防火层复合组成,所述防火层设置在两块隔热层之间,通过所述封装层两面封装压合形成所述缓冲隔热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装层采用PI膜或PET膜或PC膜或者树脂材料制成,优先PET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层采用气凝胶或发泡硅胶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火层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制成。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模组以及上述模组间缓冲隔热垫,模组间缓冲隔热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a、通过模组间缓冲隔热垫能有效防止单个电池模组热失控影响蔓延到电池包中其他电池模组,提高了整包级别热失控性能;b、通过模组间缓冲隔热垫自身的弹性可吸收电池模组循环后期的膨胀,同时提高了电池包的振动稳定性;c、模组间缓冲隔热垫取消了硅胶框体,直接通过封装层对两层隔热层夹一层防火层两面压合封装而成,生产方便快捷,成本低;另外通过防火层的设置,提高了缓冲隔热垫的防火隔热性;d、采用定位夹持件将缓冲隔热片连接在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安装工艺简单,且返工拆解不会产生残胶,同时通过定位夹持件上的卡位板对两个相邻待安装模组间缓冲隔热垫的电池模组进行横向位置的限位,避免安装过程中电池模组横向窜动,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图2中A-A的局部结构剖切图。图4是缓冲隔热片的爆炸图。图5是定位夹持件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安装在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缓冲隔热片1、定位夹持件2、封装层11、封装凸起部111、缓冲隔热组层12、隔热层121、防火层122、纵向凸台21、插入槽211、限位凸起2111、安装平台22、固定孔221、卡位板23、电池模组3、安装孔31。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组间缓冲隔热垫,包括:缓冲隔热片1,所述缓冲隔热片1由封装层11与缓冲隔热组层12组成,所述封装层11两面封装所述缓冲隔热组层12;定位夹持件2,用于两端夹持所述缓冲隔热片1,所述缓冲隔热片1通过两端的所述定位夹持件2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3之间。所述定位夹持件2包括安装平板22,所述安装平板22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221;所述定位夹持件2通过所述安装平板22两侧的固定孔221配合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3两端端板的安装孔31所设置的螺栓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3之间。所述封装层11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封装凸起部111,所述封装凸起部111由两面封装层11在长度方向上超出所述缓冲隔热组层12的端部贴合而成;所述缓冲隔热片1通过两端所述封装凸起部111被夹持在两个所述定位夹持件2之间。所述定位夹持件2上设有配合所述封装凸起部111的插入槽211,所述缓冲隔热片1两端的所述封装凸起部111分别插入至所述插入槽211内并被所述插入槽211所夹持。所述插入槽211由两面相对设置的弹性板所构筑,插入至所述插入槽211内的所述封装凸起部111通过所述两面弹性板自身的弹性压持而夹持。所述两面弹性板内侧还设置有限位凸起2111,所述限位凸起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组间缓冲隔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n缓冲隔热片(1),所述缓冲隔热片(1)由封装层(11)与缓冲隔热组层(12)组成,所述封装层(11)两面封装所述缓冲隔热组层(12);/n定位夹持件(2),用于两端夹持所述缓冲隔热片(1),所述缓冲隔热片(1)通过两端的所述定位夹持件(2)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间缓冲隔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隔热片(1),所述缓冲隔热片(1)由封装层(11)与缓冲隔热组层(12)组成,所述封装层(11)两面封装所述缓冲隔热组层(12);
定位夹持件(2),用于两端夹持所述缓冲隔热片(1),所述缓冲隔热片(1)通过两端的所述定位夹持件(2)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间缓冲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持件(2)包括安装平板(22),所述安装平板(22)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221);所述定位夹持件(2)通过所述安装平板(22)两侧的固定孔(221)配合两个相邻电池模组(3)两端端板的安装孔(31)所设置的螺栓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组间缓冲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11)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封装凸起部(111),所述封装凸起部(111)由两面封装层(11)在长度方向上超出所述缓冲隔热组层(12)的端部贴合而成;所述缓冲隔热片(1)通过两端所述封装凸起部(111)被夹持在两个所述定位夹持件(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组间缓冲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持件(2)上设有配合所述封装凸起部(111)的插入槽(211),所述缓冲隔热片(1)两端的所述封装凸起部(111)分别插入至所述插入槽(211)内并被所述插入槽(211)所夹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组间缓冲隔热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江南桂昊刘晨南姜斌吴问月尹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