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体骨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70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磁体骨架结构,该磁体骨架结构包括预极化段以及测量段,预极化段和测量段在水平方向上且沿流体的流向顺序设置,预极化段包括多个第二磁体组,每个第二磁体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固定盘,每个第二磁体组中的各第二固定盘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在各第二固定盘之间嵌设有多个第二磁块;测量段包括多个第一磁体组,每个第一磁体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固定盘,每个第一磁体组中的各第一固定盘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在各第一固定盘之间嵌设有多个第一磁块;各第二磁体组与各第一磁体组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磁共振流体分析仪的磁体骨架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体骨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流体检测领域,进一步的,涉及一种磁体骨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流体分析仪的磁体骨架结构。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NMR)技术目前是一种主流的室内流体组分分析技术,多相流NMR流体分析仪首次实现了NMR技术在油气计量领域的应用。NMR流体分析仪采用的是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其不同于医学高场MRI(磁共振成像)以超导线圈提供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所必须的静磁场,低场核磁共振探头均以铁磁性材料(如:钕铁硼、钐钴或铁氧体等)来发射静磁场,并在探头内采用数十个永磁体块以特殊的形式排列分布,来满足仪器测量时所需的高磁场强度和不同测量方法需要的均匀磁场、梯度磁场等要求。为了使搭建的磁场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各磁体间不发生相对位移和旋转,就需要将所有磁体块固定在一个磁体骨架上,且由于各磁块磁场强度很大,它们之间会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力,所以这种骨架在结构和材料上需要有较高的强度,但是现有的骨架结构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针对相关技术中磁共振流体分析仪的磁体骨架稳定性差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磁体骨架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体骨架结构,能够对各磁体块进行固定并保证各磁体块的排布位置不变,满足各磁体块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和旋转等要求,能够为油田产出流体的检测提供长期、稳定的磁场,有助于提高油田产出流体检测的准确度,适于推广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br>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磁体骨架结构,所述磁体骨架结构包括对流体进行磁化的预极化段以及对磁化后的所述流体进行检测的测量段,所述预极化段和所述测量段在水平方向上且沿所述流体的流向顺序设置,其中:所述预极化段包括沿水平方向连续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磁体组,每个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沿水平方向连续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固定盘,每个所述第二磁体组中的各所述第二固定盘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嵌设有多个第二磁块;所述测量段包括沿水平方向连续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磁体组,每个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沿水平方向连续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固定盘,每个所述第一磁体组中的各所述第一固定盘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嵌设有多个第一磁块;所述预极化段中的各所述第二磁体组与所述测量段中的各所述第一磁体组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杆。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盘上和所述第一固定盘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流体通过孔和第一流体通过孔,各所述第二流体通过孔以及各所述第一流体通过孔均沿水平方向贯通,以形成供流体沿水平方向通过的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内设置有流体管。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盘和所述第一固定盘均为盘面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圆盘状结构,所述第二流体通过孔和所述第一流体通过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盘和所述第一固定盘的中心位置。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盘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磁块相配合的多个第二固定孔,各所述第二磁块的两端分别固定嵌设于每个所述第二磁体组中两所述第二固定盘上相对的所述第二固定孔内。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所述第二固定孔呈与所述第二固定盘同轴的一环形排布于所述第二固定盘的端面上。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盘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块相配合的多个第一固定孔,各所述第一磁块的两端分别固定嵌设于每个所述第一磁体组中两所述第一固定盘上相对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内。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所述第一固定孔呈与所述第一固定盘同轴的多个环形排布于所述第一固定盘的端面上。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数量均为多根,各所述第二连接杆与各所述第三连接杆周向排布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固定盘上,各所述第二连接杆与各所述第三连接杆交替设置;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各所述第三连接杆周向排布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盘上,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各所述第三连接杆交替设置。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盘的边缘位置上沿所述第二固定盘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五连接孔和多个第六连接孔,各所述第六连接孔与各所述第五连接孔交替设置;靠近所述第二流体通过孔的位置上沿所述第二固定盘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七连接孔和多个第八连接孔,各所述第八连接孔与各所述第七连接孔交替设置,各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插接于每个第二磁体组中两所述第二固定盘上的相对的两所述第五连接孔和相对的两所述第七连接孔中,各所述第三连接杆插接于各所述第二磁体组中各所述第二固定盘上的相对的各所述第六连接孔和相对的各所述第八连接孔中。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盘的边缘位置上沿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和多个第二连接孔,各所述第二连接孔与各所述第一连接孔交替设置;靠近所述第一流体通过孔的位置上沿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和多个第四连接孔,各所述第四连接孔与各所述第三连接孔交替设置,各所述第一连接杆分别插接于每个第一磁体组中两所述第一固定盘上的相对的两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相对的两所述第三连接孔中,各所述第三连接杆插接于各所述第一磁体组中各所述第一固定盘上的相对的各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相对的各所述第四连接孔中。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相邻两所述第二磁体组之间和/或相邻两所述第一磁体组之间通过各所述第三连接杆固定有垫盘,位于所述垫盘两侧的所述第二磁块的端部或所述第一磁块的端部均与所述垫盘抵接,所述垫盘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流体通过孔和所述第一流体通过孔相贯通的第三流体通过孔。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垫盘为盘面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圆盘状结构,所述垫盘的直径、所述第二固定盘的直径和所述第一固定盘的直径均相等。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靠近所述垫盘的边缘位置上以及靠近所述第三流体通过孔的位置上分别沿所述垫盘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九连接孔和多个第十连接孔,各所述第三连接杆插接于所述各所述垫盘上的相对的各所述第九连接孔和各所述第十连接孔中。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一磁体组中的所述第一磁块的数量多于每个所述第二磁体组中的所述第二磁块的数量。由上所述,本技术的磁体骨架结构的特点及优点是:一、沿流体的流向顺序设置有预极化段和测量段,流体先通过预极化段进行磁化,使流体带有磁性,再通过测量段对磁化后的流体进行检测,从而满足对流体的流量、成分及性质的在线检测要求。二、预极化段与测量段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使得整体磁体骨架结构处于水平方向上,从而能够满足流体沿水平方向通过预极化段与测量段的要求,保证流体检测的准确性。三、预极化段包括多个第二磁体组,每个第二磁体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固定盘,两第二固定盘之间嵌设有多个第二磁块,测量段包括多个第一磁体组,每个第一磁体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固定盘,两第一固定盘之间嵌设有多个第一磁块,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第二磁块和第一磁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体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骨架结构包括对流体进行磁化的预极化段以及对磁化后的所述流体进行检测的测量段,所述预极化段和所述测量段在水平方向上且沿所述流体的流向顺序设置,其中:/n所述预极化段包括沿水平方向连续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磁体组,每个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沿水平方向连续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固定盘,每个所述第二磁体组中的各所述第二固定盘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嵌设有多个第二磁块;/n所述测量段包括沿水平方向连续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磁体组,每个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沿水平方向连续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固定盘,每个所述第一磁体组中的各所述第一固定盘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嵌设有多个第一磁块;/n所述预极化段中的各所述第二磁体组与所述测量段中的各所述第一磁体组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体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骨架结构包括对流体进行磁化的预极化段以及对磁化后的所述流体进行检测的测量段,所述预极化段和所述测量段在水平方向上且沿所述流体的流向顺序设置,其中:
所述预极化段包括沿水平方向连续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磁体组,每个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沿水平方向连续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固定盘,每个所述第二磁体组中的各所述第二固定盘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嵌设有多个第二磁块;
所述测量段包括沿水平方向连续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磁体组,每个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沿水平方向连续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固定盘,每个所述第一磁体组中的各所述第一固定盘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嵌设有多个第一磁块;
所述预极化段中的各所述第二磁体组与所述测量段中的各所述第一磁体组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体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盘上和所述第一固定盘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流体通过孔和第一流体通过孔,各所述第二流体通过孔以及各所述第一流体通过孔均沿水平方向贯通,以形成供流体沿水平方向通过的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内设置有流体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体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盘和所述第一固定盘均为盘面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圆盘状结构,所述第二流体通过孔和所述第一流体通过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盘和所述第一固定盘的中心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体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盘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磁块相配合的多个第二固定孔,各所述第二磁块的两端分别固定嵌设于每个所述第二磁体组中两所述第二固定盘上相对的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体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固定孔呈与所述第二固定盘同轴的一环形排布于所述第二固定盘的端面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体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盘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块相配合的多个第一固定孔,各所述第一磁块的两端分别固定嵌设于每个所述第一磁体组中两所述第一固定盘上相对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体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固定孔呈与所述第一固定盘同轴的多个环形排布于所述第一固定盘的端面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体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数量均为多根,各所述第二连接杆与各所述第三连接杆周向排布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固定盘上,各所述第二连接杆与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峰陈冠宏陈诗雯师俊峰张建军熊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