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67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提出屏蔽电缆,包括导体组及绝缘组,所述绝缘组将所述导体组包围;所述导体组包括导体主体、绝缘导体及外导体,所述绝缘导体将所述导体主体包围,所述外导体将所述绝缘导体包围;所述绝缘组包括屏蔽膜及屏蔽体,所述屏蔽膜将所述外导体包围,所述屏蔽体将所述屏蔽膜包围;所述屏蔽体包括编织框架及软质绝缘体,所述编织框架镶嵌于所述软质绝缘体内。该屏蔽电缆提高了屏蔽电缆的整体稳定性,提高了屏蔽体抵御外界压力的能力,有效提高了屏蔽电缆的整体抗压能力,且光滑的外缘能够有效防止外力的破坏,有效防止因外力发生撕裂,从而极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蔽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是指屏蔽电缆。
技术介绍
在电路的施工过程中,屏蔽系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由于屏蔽系统对接地的苛刻要求,极容易造成接地不良,比如接地电阻过大、接地电位不均衡等,这样在传输系统的某两点间便会产生电位差,进而产生金属屏蔽层上的电流,造成屏蔽层不连续,破坏其完整性。这时,屏蔽层本身已经成为一个最大的干扰源,因而导致其性能反而远不如非屏蔽系统。屏蔽线在高频传输时,需要两端接地,这样更有可能在屏蔽层上产生电位差。由此可见,屏蔽系统本身的要求,恰恰构成保证其性能的最大障碍,一个完整的屏蔽系统要求处处屏蔽,一旦有任何一点的屏蔽不能满足要求,都势必会影响到系统的整体传输性能。可是,市场上还很少有网络集线器或计算机本身拥有屏蔽支持,所以很难实现整个传输链路的屏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屏蔽电缆,通过将屏蔽层设置成三角形,极大提高了屏蔽电缆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在屏蔽体的周圈上设置有以正玄函数曲线为基准的槽体,极大提高了屏蔽体抵御外界压力的能力,进而有效提高了屏蔽电缆的整体抗压能力,且光滑的外缘能够有效防止外力的破坏,有效防止因外力发生撕裂,从而极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屏蔽电缆,包括:导体组及绝缘组,所述绝缘组将所述导体组包围;所述导体组包括导体主体、绝缘导体及外导体,所述绝缘导体将所述导体主体包围,所述外导体将所述绝缘导体包围;所述绝缘组包括屏蔽膜及屏蔽体,所述屏蔽膜将所述外导体包围,所述屏蔽体将所述屏蔽膜包围;所述屏蔽体包括编织框架及软质绝缘体,所述编织框架镶嵌于所述软质绝缘体内。进一步,所述导体组及所述绝缘组均设置有一组或多组。进一步,每组所述绝缘组中的所述屏蔽体的外缘的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型;相应的,所述编织框架及软质绝缘体的横截面的外缘为等边三角型。进一步,多组所述绝缘组中的屏蔽体组合后形成的外缘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平行四边形中的一种。进一步,组合后的多组所述绝缘体中的屏蔽体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所述屏蔽体的外缘为平滑的外缘。进一步,所述屏蔽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光滑的槽体。更进一步,所述槽体的深度小于所述屏蔽体的最薄处的厚度的四分之一。本技术通过将屏蔽层设置成三角形,极大提高了屏蔽电缆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在屏蔽体的周圈上设置有以正玄函数曲线为基准的槽体,极大提高了屏蔽体抵御外界压力的能力,进而有效提高了屏蔽电缆的整体抗压能力,且光滑的外缘能够有效防止外力的破坏,有效防止因外力发生撕裂,从而极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困难,将屏蔽体设置成包括编织框架及软质绝缘体,编织框架镶嵌于软质绝缘体内;编织框架能够有效地滤除不必要的电磁波,同时与其镶嵌的软质绝缘体能够有效防止电流的产生,在安装时可以不用考虑电流差的产生,进而有效降低了安装难度,有效保证了使用其构成的电路系统的整体传输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屏蔽电缆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屏蔽电缆的屏蔽体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屏蔽电缆,包括导体组1及绝缘组2,所述绝缘组2将所述导体组1包围;所述导体组1包括导体主体11、绝缘导体12及外导体13,所述绝缘导体12将所述导体主体11包围,所述外导体13将所述绝缘导体12包围;所述绝缘组2包括屏蔽膜21及屏蔽体22,所述屏蔽膜21将所述外导体13包围,所述屏蔽体22将所述屏蔽膜21包围;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困难,将所述屏蔽体22设置成包括编织框架221及软质绝缘体222,所述编织框架221镶嵌于所述软质绝缘体222内;编织框架221能够有效地滤除不必要的电磁波,同时与其镶嵌的软质绝缘体222能够有效防止电流的产生,在安装时可以不用考虑电流差的产生,进而有效降低了安装难度,有效保证了使用其构成的电路系统的整体传输性能。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所述导体组1及所述绝缘组2均设置有一组或多组,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组数的导体组1和绝缘组2。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每组所述绝缘组2中的所述屏蔽体22的外缘的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型。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多组所述绝缘组2中的屏蔽体22组合后形成的外缘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平行四边形中的一种;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将其设置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后,提高了其承重能力、抵抗外力的能力,进而有效提高了其使用寿命;相应的,所述编织框架221及软质绝缘体222的横截面的外缘为等边三角型;将编织框架221设置成与等边三角形后,极大提高了其界面面积,进而有效提高了电磁波过滤效率,极大降低了电磁波的干扰。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组合后的多组所述绝缘体2中的屏蔽体22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注塑成型结构更加稳定,防止屏蔽体22发生自然断裂和外力断裂。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所述屏蔽体22的外缘为平滑的外缘,平滑的外缘能够有效防止外力的破坏,有效防止因外力发生撕裂;由于本申请中的屏蔽电缆的屏蔽体22形状为三角形,因此存在尖角,此时应当根据导体主体11的直径确定屏蔽体22的厚度,进而确定屏蔽体22的外壁的剖面的边长,以进一步确定尖角的倒圆角的直径的大小,其大小与导体主体11的直径相呼应,根据某一公式确定。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所述屏蔽体22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光滑的槽体23;设置槽体23后能够有效降低外界压力对内部导体主体11、绝缘导体12及外导体13的挤压,极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同时在缠绕电线时能够增加屏蔽体22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防止其发生滑脱。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所述槽体23的形状为正玄函数线,所述槽体23的深度小于所述屏蔽体22的最薄处的厚度的四分之一;光滑的函数线外壁能够增强其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有效保证了屏蔽电缆的抗压能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组及绝缘组,所述绝缘组将所述导体组包围;/n所述导体组包括导体主体、绝缘导体及外导体,所述绝缘导体将所述导体主体包围,所述外导体将所述绝缘导体包围;/n所述绝缘组包括屏蔽膜及屏蔽体,所述屏蔽膜将所述外导体包围,所述屏蔽体将所述屏蔽膜包围;/n所述屏蔽体包括编织框架及软质绝缘体,所述编织框架镶嵌于所述软质绝缘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组及绝缘组,所述绝缘组将所述导体组包围;
所述导体组包括导体主体、绝缘导体及外导体,所述绝缘导体将所述导体主体包围,所述外导体将所述绝缘导体包围;
所述绝缘组包括屏蔽膜及屏蔽体,所述屏蔽膜将所述外导体包围,所述屏蔽体将所述屏蔽膜包围;
所述屏蔽体包括编织框架及软质绝缘体,所述编织框架镶嵌于所述软质绝缘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组及所述绝缘组均设置有一组或多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绝缘组中的所述屏蔽体的外缘的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型;
相应的,所述编织框架及软质绝缘体的横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况元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一缆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