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缠绕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00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缠绕软管,包括软管和连接于软管的两端部上的接头组件,接头组件包括连接螺母套、管接头、旋转装配件和金属套管,用于抵接进水接头或出水装置的旋转装配件密封插设于密封装配槽内并能够相对于管接头旋转,管接头用于连接软管,旋转装配件用于固定抵接出水装置,从而实现防缠绕的结构,密封装配槽的限制能够使旋转装配件不产生偏移,配合稳定性好。管接头用于连接软管的第二连接段位于连接螺母套内,软管的端部经连接螺母套的第二端开口插入并套接至管接头的第二连接段上,进而使软管与第二连接段的连接位置能够被连接螺母套限位保护,且该连接位置通过套设金属套管并进行冲压固定,更有效的增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缠绕软管
本技术涉及软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缠绕软管。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软管由于两端均为固定状态,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缠绕,不仅影响软管的使用寿命,也给用户在使用上造成不便。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防缠绕软管,其是在软管的两端设置可转动接头。但现有的防缠绕软管的可转动接头的装配较为复杂,稳定性也较差。同时,结构与软管之间的连接位置没有得到很好的限制保护,使用时容易折断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缠绕软管,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缠绕软管,包括软管和连接于软管的两端部上的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连接螺母套、管接头、旋转装配件和金属套管,所述连接螺母套具有一套孔,所述套孔从连接螺母套的第一端开口至第二端开口方向依次形成第一套孔段、第二套孔段和第三套孔段,所述第一套孔段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三套孔段的孔径小于第二套孔段,进而在第二套孔段和第三套孔段的交界处形成一限位台阶;所述管接头具有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以及贯通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小于第一连接段,所述管接头装配于连接螺母套的套孔内,且管接头的第一连接段容置于第二套孔段内并抵触于限位台阶上,所述管接头的第二连接段延伸至所述第三套孔段内;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端部开设有连通第一过水孔且口径大于第一过水孔的密封装配槽;所述旋转装配件密封装配于密封装配槽内并能够相对于管接头旋转,且所述旋转装配件具有凸出于第一连接段的端部以用于抵接进水接头或出水装置的抵接面,所述旋转装配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过水孔的第二过水孔;所述软管的端部经连接螺母套的第二端开口插入并套接至所述管接头的第二连接段上,所述金属套管套设于软管与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并通过冲压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装配件具体包括相连接的密封配合段和抵接段,所述旋转装配件的密封配合段与密封装配槽配合;所述抵接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密封配合段,所述抵接段凸出于第一连接段的端部,所述抵接段的下底面与第一连接段的端面相抵接,所述抵接段的上表面为用于抵接进水接头或出水装置的所述抵接面。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配合段的外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装配有密封圈,所述密封配合段通过密封圈与密封装配槽进行密封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凹槽至少设置有二个。进一步的,所述管接头的第二连接段的外周面向外凸起有固定凸环。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凸环朝向第一连接段的上表面为平行于第二连接段的径向平面的平表面。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套管还延伸至连接螺母套的第二端开口处,所述连接螺母套的第二端开口还向内延伸有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抵触于金属套管的外周面。进一步的,所述软管为单层结构,所述软管的中部位置呈可拉伸的螺旋线圈结构。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用于抵接进水接头或出水装置(如花洒、喷枪)的旋转装配件是密封插设于密封装配槽内并能够相对于管接头旋转,管接头用于连接软管,旋转装配件用于固定抵接出水装置,从而实现防缠绕的结构,密封装配槽的限制能够使旋转装配件不产生偏移,配合稳定性好。同时,管接头用于连接软管的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三套孔段内,软管的端部经连接螺母套的第二端开口插入并套接至所述管接头的第二连接段上,进而使软管与第二连接段的连接位置能够被连接螺母套限位保护,防止该位置发生弯折,且该连接位置通过套设金属套管并进行冲压固定,连接牢固且容易实现。更有效的增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防缠绕软管的外观示意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防缠绕软管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防缠绕软管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连接螺母套的剖视图;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管接头的外观示意图;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管接头的剖视图;图7所示为实施例中旋转装配件的外观示意图;图8所示为实施例中旋转装配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缠绕软管,包括软管10和连接于软管10的两端部上的接头组件20,所述接头组件20包括连接螺母套21、管接头22、旋转装配件23和金属套管25,所述连接螺母套21具有一套孔,所述套孔从连接螺母套21的第一端开口2101至第二端开口2102方向依次形成第一套孔段211、第二套孔段212和第三套孔段213,所述第一套孔段211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用于旋接进水接头或出水装置(如花洒、喷枪等)。所述第三套孔段213的孔径小于第二套孔段212,进而在第二套孔段212和第三套孔段213的交界处形成一限位台阶214。所述管接头22具有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221和第二连接段222、以及贯通第一连接段221和第二连接段222的第一过水孔2201,所述第二连接段222的外径小于第一连接段221,所述管接头22装配于连接螺母套21的套孔内,且管接头22的第一连接段221容置于第二套孔段212内并抵触于限位台阶214上,所述管接头22的第二连接段222延伸至所述第三套孔段213内;所述第一连接段221的端部开设有连通第一过水孔2201且口径大于第一过水孔2201的密封装配槽2202。所述旋转装配件23密封插设于密封装配槽2202内并能够相对于管接头22旋转,且所述旋转装配件23具有凸出于第一连接段221的端部以用于抵接进水接头或出水装置的抵接面2311,所述旋转装配件23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过水孔2201的第二过水孔2301。所述软管10的端部经连接螺母套21的第二端开口2102插入并套接至所述管接头22的第二连接段222上,所述金属套管25套设于软管10与第二连接段222的连接处并通过冲压固定,即通过冲压固定结构实现固定。使用时,连接软管10其中一端的接头组件20通过连接螺母套21的内螺纹旋接至进水接头上,如带有外螺纹的水龙头等;该接头组件20的旋转装配件23的抵接面2311抵接于进水接头上,该软管10相对于进水接头转动时,能够通过旋转装配件23与管接头22的可旋转配合避免软管10缠绕。另一端的接头组件20通过连接螺母套21的内螺纹旋接出水装置,如花洒、喷枪等;该接头组件20的旋转装配件23的抵接面2311抵接于出水装置上,该出水装置相对于软管10转动时,能够通过旋转装配件23与管接头22的可旋转配合避免软管10缠绕。从而实现很好的防缠绕功能。通水时,以连接出水装置的一端为例,水从软管10流入,依次经第一过水孔2201和第二过水孔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缠绕软管,包括软管和连接于软管的两端部上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连接螺母套、管接头、旋转装配件和金属套管,所述连接螺母套具有一套孔,所述套孔从连接螺母套的第一端开口至第二端开口方向依次形成第一套孔段、第二套孔段和第三套孔段,所述第一套孔段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三套孔段的孔径小于第二套孔段,进而在第二套孔段和第三套孔段的交界处形成一限位台阶;/n所述管接头具有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以及贯通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小于第一连接段,所述管接头装配于连接螺母套的套孔内,且管接头的第一连接段容置于第二套孔段内并抵触于限位台阶上,所述管接头的第二连接段延伸至所述第三套孔段内;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端部开设有连通第一过水孔且口径大于第一过水孔的密封装配槽;/n所述旋转装配件密封插设于密封装配槽内并能够相对于管接头旋转,且所述旋转装配件具有凸出于第一连接段的端部以用于抵接进水接头或出水装置的抵接面,所述旋转装配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过水孔的第二过水孔;/n所述软管的端部经连接螺母套的第二端开口插入并套接至所述管接头的第二连接段上,所述金属套管套设于软管与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并通过冲压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缠绕软管,包括软管和连接于软管的两端部上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连接螺母套、管接头、旋转装配件和金属套管,所述连接螺母套具有一套孔,所述套孔从连接螺母套的第一端开口至第二端开口方向依次形成第一套孔段、第二套孔段和第三套孔段,所述第一套孔段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三套孔段的孔径小于第二套孔段,进而在第二套孔段和第三套孔段的交界处形成一限位台阶;
所述管接头具有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以及贯通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小于第一连接段,所述管接头装配于连接螺母套的套孔内,且管接头的第一连接段容置于第二套孔段内并抵触于限位台阶上,所述管接头的第二连接段延伸至所述第三套孔段内;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端部开设有连通第一过水孔且口径大于第一过水孔的密封装配槽;
所述旋转装配件密封插设于密封装配槽内并能够相对于管接头旋转,且所述旋转装配件具有凸出于第一连接段的端部以用于抵接进水接头或出水装置的抵接面,所述旋转装配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过水孔的第二过水孔;
所述软管的端部经连接螺母套的第二端开口插入并套接至所述管接头的第二连接段上,所述金属套管套设于软管与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并通过冲压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软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然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源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