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压裂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80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9
一种液压压裂泵,涉及石油装备技术领域,该液压压裂泵包括液压泵站撬和液力撬,液压泵站撬包括液压油箱和多个供油单元,供油单元与液压油箱连接;液力撬包括机架和多个工作单元,工作单元与机架连接,机架包括竖向设置且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墙板、第一端板、第二墙板和第二端板,第一墙板、第一端板、第二墙板和第二端板围合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由竖向设置的板材分隔为网格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压压裂泵具有较大的排量,并且机架整体强度高能够满足压裂作业对大排量高压力注入设备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压裂泵
本技术涉及石油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压裂泵。
技术介绍
压裂施工作业是改造油气藏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低渗透油气井,一般需要借助压裂作业才能达到稳产和增产的目的。压裂泵是压裂车的工作主机,是实现压裂工艺意图最直接的执行设备,主要由动力端总成和液力端总成等部件组成。现有技术的曲轴式柱塞泵,冲程较短,换向次数多,柱塞动作频繁,易损件的寿命短;而液压压裂泵具有冲程长、换向次数少、易损件寿命长等优点。但是,现有的液压压裂泵排量较小,难以满足油田压驱作业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液压压裂泵,增大了液压压裂泵的最大排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压裂泵,包括:液压泵站撬,包括液压油箱和多个供油单元,所述供油单元与所述液压油箱连接;和液力撬,包括机架和多个工作单元,所述工作单元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工作单元包括液压缸和对称设置在所述液压缸长度方向两侧第一液力端和第二液力端;所述液压缸包括液压活塞杆,所述液压活塞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液力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液力端连接;其中,所述工作单元的流入口与所述供油单元连通,所述工作单元的流出口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所述机架包括竖向设置且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墙板、第一端板、第二墙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墙板、第一端板、第二墙板和第二端板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由竖向设置的板材分隔为网格状。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液压压裂泵包括液压泵站撬和液力撬,其中,液压泵站撬和液力撬通过分体连接管路系统连接。液压泵站撬用于向液力撬提供液压油,液力撬则用于将液压油的压力转化为工作介质的压力,进行注入作业。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压裂泵中,机架能够满足多个工作缸的使用要求。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为阀箱的安装提供了支撑,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则能够将第一、第二端板连接为一起,并能够承受液压缸工作时在机架长度方向的载荷。机架的内部由竖向设置的板材分隔为网格状,使机架整体上承载能力大大加强。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液压压裂泵的俯视图。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液压压裂泵的液压原理图。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液压泵站撬的前视图。图4为一种实施例的液压泵站撬的俯视图。图5为一种实施例的液压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6中的A向视图。图8为图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的B向视图。图10为一种实施例的液压压裂泵液力撬的主视图。图11为一种实施例的液压压裂泵液力撬的俯视图。图12为图10的左视图。图13为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一种实施例的吸浆管路系统中第一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的A-A剖视图。图16为另一种实施例的吸浆管路系统中第一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的局部放大图B。图18为一种实施例的液压压裂泵排浆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的左视图。图20为一种实施例的液压压裂泵排浆管路系统中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一种实施例的液压压裂泵喷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一种实施例的液压压裂泵喷淋系统的俯视图。图23为图10中的局部放大图C。图24为图10中的局部放大图D。图25为一种实施例的分体连接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6为图25的俯视图。图27为图25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解释以下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液压压裂泵包括液压泵站撬1和液力撬3,其中,液压泵站撬1上包括动力元件101、液压油泵104a、104b、液压油箱2;而液力撬3中则包括机架、主工作液缸和阀箱,液压泵站撬1和液力撬3通过分体连接管路6连接。液压泵站撬1用于向液力撬3提供液压油,液力撬3则用于将液压油的压力转化为工作介质的压力,进行压驱注入作业。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液压泵站撬1,包括多个供油单元,每个供油单元包括动力元件101、分动箱103和两个液压油泵104a、104b,动力元件101与分动箱103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分动箱103具有两个输出端,分动箱10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液压油泵104a、104b传动连接。在现有技术中,选型时,液压油泵104a、104b的排量并不能任意选择,特别是对大排量液压油泵进行选型时往往受到技术成熟度、价格等因素的限制,本实施例的液压泵站撬1中,采用一个动力元件101驱动两个液压油泵104a、104b,并通过分动箱103进行传动,在使用少量动力元件101的情况下,选择常规的液压油泵104a、104b即可大幅提高液压压裂泵的最大排量。动力元件101例如可以为电动机或者柴油机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具有多种选择,对此不作特别地限定。本实施例中动力元件采用电动机,电动机通过传动元件102与分动箱103连接,上述传动元件102例如可以包括钟形罩和联轴器,电动机的壳体通过钟形罩与分动箱103的壳体连接,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分动箱103的输入端连接,通过钟形罩和联轴器进行传动连接,同轴度好,性价比高。本实施例中,分动箱103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一个液压油泵104a、104b传动连接。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更多数量输出端的分动箱103,在此不再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元件101为多个。例如在一台液压泵站撬1中安装二个、三个、四个、五个……动力元件101。在一个液压泵站撬1中安装多个动力元件101,与此同时,每个动力元件101驱动两个液压油泵104a、104b,当然也可以为多个液压油泵,从而达到液压压裂泵最大排量的大幅提升的技术效果,满足压驱作业对大排量压驱设备的要求。本实施例中,液压泵站撬1包括三个动力元件101,每个动力元件101则能够同时驱动两台液压油泵,这样在一台液压压裂泵中则具有六台液压油泵,相对于传统的液压调剖泵来说,在采用同样规格的液压油泵情况下,整机的最大排量能够提高至六倍。本实施例中,在每个液压油泵的出口均设置单向阀114,避免液压系统回油损伤液压油泵,对液压油泵起到保护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压泵站撬1还包括液压油箱2;液压油泵104a、104b的吸入口通过吸油管路105与液压油箱2连接。其中,吸油管路105例如可以设置进油滤油器和喉箍,进油滤油器用于过滤掉液压油中的杂质,避免杂质进入循环;喉箍便于对管路进行连接,也能够起到隔振的作用。液压油箱2的主要作用是储存油液,此外还起着对油液的散热、杂质沉淀和使油液中的空气逸出等作用。按油箱液面是否与大气相通,油箱可分为开式与闭式两种。开式油箱用于一般的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压裂泵,其特征在于,包括:/n液压泵站撬,包括液压油箱和多个供油单元,所述供油单元与所述液压油箱连接;和/n液力撬,包括机架和多个工作单元,所述工作单元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工作单元包括液压缸和对称设置在所述液压缸长度方向两侧第一液力端和第二液力端;所述液压缸包括液压活塞杆,所述液压活塞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液力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液力端连接;/n其中,所述工作单元的流入口与所述供油单元连通,所述工作单元的流出口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n所述机架包括竖向设置且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墙板、第一端板、第二墙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墙板、第一端板、第二墙板和第二端板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由竖向设置的板材分隔为网格状。/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730 CN 20201074813661.一种液压压裂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压泵站撬,包括液压油箱和多个供油单元,所述供油单元与所述液压油箱连接;和
液力撬,包括机架和多个工作单元,所述工作单元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工作单元包括液压缸和对称设置在所述液压缸长度方向两侧第一液力端和第二液力端;所述液压缸包括液压活塞杆,所述液压活塞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液力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液力端连接;
其中,所述工作单元的流入口与所述供油单元连通,所述工作单元的流出口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
所述机架包括竖向设置且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墙板、第一端板、第二墙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墙板、第一端板、第二墙板和第二端板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由竖向设置的板材分隔为网格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压裂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力端包括第一阀箱和第一缸套;所述第一阀箱与所述机架的第一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缸套与所述第一阀箱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设有泥浆活塞,所述泥浆活塞与所述第一缸套的内孔密封且可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液力端包括第二阀箱和第二缸套;所述第二阀箱与所述机架的第二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缸套与所述第二阀箱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设有泥浆活塞,所述泥浆活塞与所述第二缸套的内孔密封且可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压裂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压裂泵还包括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分水横管、喷淋水箱和喷淋水泵,所述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平张浩谦王佳琦李曼曼王宗雷杨成永宫兆玲张桂昌石宛铭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联合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