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通风器的被动房屋用外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78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通风器的被动房屋用外窗,包括外窗主体,外窗主体的顶部设置通风器;通风器包括壳体;壳体位于室外的侧壁上部设置有与通风腔连通的第一风口,壳体位于室内的侧壁下部设置与通风腔连通的第二风口;第一风口对应的壳体内侧壁上设置能够开合的第一风门,第二风口对应的壳体内侧壁上设置能够开合的第二风门;电机腔内设置有控制第一风门、第二风门同步开合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打开外窗的情况下,当需要对被动房内进行自然通风时,通过电机驱动主齿轮旋转,使第一从齿轮、第二从齿轮逆时针旋转,第一风门、第二风门同步打开;此时被动房室内、室外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行自然通风换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通风器的被动房屋用外窗
本技术属于被动房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通风器的被动房屋用外窗。
技术介绍
被动房,是各种技术产品的集大成者,具有很低的能耗。如此低的能耗,是通过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实现。在适宜的天气下,通过打开被动房外窗进行自然通风是非常有效的节能措施,一方面能够通过自然通风降温,从而降低使用空调带来的能耗,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空气的流动,从而降低使用新风系统带来的能耗。但是,有些被动房为了避免室外噪音的影响,外窗通常不会开启,因此不能通过自然通风来达到节能效果。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具有通风器的被动房屋用外窗,在不打开外窗的情况下,通过通风器进行自然通风,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通风器的被动房屋用外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通风器的被动房屋用外窗,包括外窗主体,所述外窗主体采用三玻两腔结构;所述外窗主体的顶部设置通风器;所述通风器呈长条状的箱体结构;所述通风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与外窗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腔内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腔沿长度方向分隔为通风腔和电机腔;所述壳体位于室外的侧壁上部设置有与通风腔连通的第一风口,所述壳体位于室内的侧壁下部设置与通风腔连通的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对应的壳体内侧壁上设置能够开合的第一风门,所述第二风口对应的壳体内侧壁上设置能够开合的第二风门;所述电机腔内设置有控制第一风门、第二风门同步开合的驱动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一风口对应的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风口对应的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二过滤网。优选的,所述通风腔内沿外窗本体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两侧端分别与通风腔的两端壁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与通风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与通风腔的底端之间留有通风间隙;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通风腔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与通风腔的顶端之间留有通风间隙。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与通风腔之间的通风间隙内设置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二隔板与通风腔之间的通风间隙内设置第四过滤网。优选的,所述第一风口上部的壳体内侧壁上设置两个第一支撑座;两个第一支撑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风门的上部与第一转动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口下部的壳体内侧壁下设置两个第二支撑座;两个第二支撑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风门的下部与第二转动轴进行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机腔内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端部同轴固定设置主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电机腔的端部同轴固定设置第一从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位于电机腔的端部同轴固定设置第二从齿轮;所述主齿轮、第一从齿轮、第二从齿轮通过传动链条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与隔板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隔板进行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通风器的内壁覆盖有消声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不打开外窗的情况下,当需要对被动房内进行自然通风时,通过电机驱动主齿轮旋转,使第一从齿轮、第二从齿轮逆时针旋转,第一风门、第二风门同步打开;此时被动房室内、室外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行自然通风换气:当室外压力大于室内压力时,室外空气沿第一风口通过通风腔内的蛇形流道、第二风口进入到室内;当室内压力大于室外压力时,室内空气沿第二风口通过通风腔内的蛇形流道、第一风口进入到室外。(2)本技术在外界空气进入室内的过程中,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第四过滤网除去外部空气中的杂质和雾霾,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第四过滤网共同作用形成四级过滤。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具有通风器的被动房屋用外窗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具有通风器的被动房屋用外窗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向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右视图;其中,1-外窗主体;2-通风器,21-壳体,22-隔板,23-通风腔,24-电机腔,25-第一风口,26-第二风口,27-第一风门,28-第二风门,29-第一过滤网,210-第二过滤网,211-第一隔板,212-第二隔板,213-第三过滤网,214-第四过滤网,215-第一支撑座,216-第一转动轴,217-第二支撑座,218-第二转动轴;3-电机,31-主齿轮,32-第一从齿轮,33-第二从齿轮,34-传动链条。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在本技术中,术语如“底”、“顶”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技术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术语如“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通风器的被动房屋用外窗,包括外窗主体1,所述外窗主体采用三玻两腔结构;所述外窗主体1的顶部设置通风器2;所述通风器2呈长条状的箱体结构;所述通风器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的底部与外窗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21内腔内设置隔板22,所述隔板22将壳体21内腔沿长度方向分隔为通风腔23和电机腔24;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21位于室外的侧壁上部设置有与通风腔23连通的第一风口25,所述壳体21位于室内的侧壁下部设置与通风腔23连通的第二风口26;所述第一风口25对应的壳体21内侧壁上设置能够开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通风器的被动房屋用外窗,包括外窗主体,所述外窗主体采用三玻两腔结构;其特征是,/n所述外窗主体的顶部设置通风器;所述通风器呈长条状的箱体结构;/n所述通风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与外窗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n所述壳体内腔内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腔沿长度方向分隔为通风腔和电机腔;/n所述壳体位于室外的侧壁上部设置有与通风腔连通的第一风口,所述壳体位于室内的侧壁下部设置与通风腔连通的第二风口;/n所述第一风口对应的壳体内侧壁上设置能够开合的第一风门,所述第二风口对应的壳体内侧壁上设置能够开合的第二风门;/n所述电机腔内设置有控制第一风门、第二风门同步开合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通风器的被动房屋用外窗,包括外窗主体,所述外窗主体采用三玻两腔结构;其特征是,
所述外窗主体的顶部设置通风器;所述通风器呈长条状的箱体结构;
所述通风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与外窗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内腔内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腔沿长度方向分隔为通风腔和电机腔;
所述壳体位于室外的侧壁上部设置有与通风腔连通的第一风口,所述壳体位于室内的侧壁下部设置与通风腔连通的第二风口;
所述第一风口对应的壳体内侧壁上设置能够开合的第一风门,所述第二风口对应的壳体内侧壁上设置能够开合的第二风门;
所述电机腔内设置有控制第一风门、第二风门同步开合的驱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风器的被动房屋用外窗,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风口对应的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一过滤网;
所述第二风口对应的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二过滤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风器的被动房屋用外窗,其特征是,所述通风腔内沿外窗本体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两侧端分别与通风腔的两端壁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与通风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与通风腔的底端之间留有通风间隙;
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通风腔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与通风腔的顶端之间留有通风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泽坤于正杰宋斌磊韩飞刘磊东健师喆张钦震张元凯武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德生态园被动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