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储油腔的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73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8
本申请涉及防盗设施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储油腔的锁芯,其包括锁壳和锁胆,所述锁壳和锁胆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弹珠组件,所述锁壳内设有储油腔和若干个油道,所述储油腔用于存放低黏度合成润滑油,储油腔上设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与锁壳的外表面连通,所述油道的一端与储油腔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通槽连通。本申请具有便于将润滑油注入通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储油腔的锁芯
本申请涉及防盗设施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储油腔的锁芯。
技术介绍
锁芯是控制锁开启的主要零件,是锁具的心脏,指跟钥匙配套能够转动并带动锁栓运动的核心部分。锁芯采用多项防盗技术,多种异形防拔弹子,配合独特的弹子与叶片结构设计,具有很高防技术性开启的安全性能。公告号为CN10233779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锁芯,包括有锁壳、锁胆和若干组弹珠组件,每一组弹珠组件依次包括有封珠、弹簧、平珠和弹珠,该锁胆在其弹珠孔一侧还开有一排分别用来放置各自侧珠的侧珠孔,在对应的每一个弹珠和侧珠正面之间通过卡扣结构扣合在一起,在锁胆一侧开有用来放置横片、并通往侧珠孔的横片槽,在侧珠背面上设有在侧珠上下滑动时能滑进到横片中的缺口,在横片两端的横片槽中设有使横片的嵌口滑进到锁壳的横片限位槽中的横片弹簧,锁壳和锁胆上开有若干个通槽,每一组弹珠组件均位于一个通槽内。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锁芯如果缺少润滑,长期使用后就会生锈,使用者在旋拧钥匙时较为费力,甚至拧坏钥匙,一般需要使用者定期向锁芯内注入低黏度合成润滑油进行润滑,但是使用者难以直接将润滑油注入通槽,往往需要借助专业的注油工具,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便于使用者将润滑油注入通槽,本申请提供一种带储油腔的锁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储油腔的锁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储油腔的锁芯,包括锁壳和锁胆,所述锁壳和锁胆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弹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内设有储油腔和若干个油道,所述储油腔用于存放低黏度合成润滑油,储油腔上设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与锁壳的外表面连通,所述油道的一端与储油腔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通槽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提前在储油腔内注入足够的低黏度合成润滑油,润滑油从储油腔流入油道,顺着油道流入通槽,即可对通槽内的弹珠组件进行润滑;一方面,储油腔内的润滑油可以同时流入各个通槽,简化了注油步骤,另一方面,直接向锁壳外壁上的注油口注油,相比于通过锁孔向通槽内注油更加方便。优选的,所述注油口背向储油腔的一端设有封盖,所述储油腔内滑动设有活塞,所述锁壳上设有用于驱动活塞滑移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拔下封盖,在储油腔里注入足够的润滑油后塞上封盖,当锁芯生锈,出现打开困难的情况时,使用者利用驱动组件使活塞移动,主动将润滑油压入油道,润滑油顺着油道进入通槽;锁芯不需要润滑的时候,储油腔内的润滑油不会持续地自行流入通槽内,减少润滑油的损耗。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为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与活塞固定连接,推拉杆滑动穿设于锁壳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推动推拉杆,使活塞在储油腔内移动,将润滑油压入通槽内。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连接帽,所述第一连杆沿活塞的滑移方向设置,第一连杆沿自身轴线方向滑动穿设于锁壳上,第一连杆一端与活塞相连,所述锁壳上设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轴线与第一连杆的轴线重合,第一沉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沉孔螺纹配合,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杆背向活塞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帽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连接帽控制第二连杆转动,第二连杆与第一沉孔螺纹配合,旋转向储油腔移动,进而推动第一连杆及活塞移动,将润滑油压入通槽,通过连接帽的旋转幅度来控制活塞的移动距离,提高了活塞的控制精度。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第二沉孔,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截面不为圆形,所述第三连杆与第二沉孔插接配合,第三连杆与连接帽相连,所述连接帽与锁壳的外壁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连接帽,第三连杆旋转,带动第二连杆旋转前进,推动第一连杆和活塞滑移。活塞滑移时,连接帽和第三连杆不会跟着第二连杆移动,但始终能够带动第二连杆转动。优选的,所述连接帽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拧动连接帽更为省力。优选的,所述锁壳的外表面上设有指针槽,所述连接帽的外表面上设有指示刻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拧动连接帽使不同的指示刻度与指示槽对准,来控制活塞具体的滑移距离,提高了活塞的控制精度。优选的,所述封盖上嵌设有磁铁,所述锁壳为铁磁性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盖通过磁铁吸附在锁壳上,降低了锁壳自行移动脱离锁壳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设置储油腔、油道、注油口和活塞,便于使用者将润滑油注入通槽;2.设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连接帽,提高了活塞的控制精度;3.设置防滑纹,便于使用者拧动连接帽。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连接帽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连接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锁壳;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指针槽;2、锁胆;3、通槽;31、封珠;32、弹簧;33、平珠;34、弹珠;4、储油腔;41、活塞;42、注油口;43、封盖;44、磁铁;5、油道;6、推拉杆;7、连接帽;71、防滑纹;72、指示刻度;8、第一连杆;81、限位环;9、第二连杆;91、连接块;92、限位槽;10、第三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带储油腔的锁芯。实施例1参照图1,带储油腔的锁芯包括锁壳1和锁胆2,锁壳1内设有若干个通槽3,通槽3与锁胆2连通,通槽3内设有弹珠组件,弹珠组件依次包括封珠31、弹簧32、平珠33和弹珠34。锁壳1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组成。参照图1和图2,第一壳体11朝向第二壳体12的面上开有凹槽和通槽3,第二壳体12朝向第一壳体11的面上开有凹槽、主油道和支油道,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焊接成锁壳1。凹槽在通槽3两侧合成两个储油腔4,主油道和支油道组成油道5。油道5一端与储油腔4连通,另一端与通槽3连通。参照图3,储油腔4上设有与锁壳1的外表面相通的注油口42,注油口42背向储油腔4的一端嵌设有封盖43,封盖43突出于锁壳1表面,封盖43上嵌设有磁铁44。封盖43通过磁铁44吸附在钢质锁壳1上,使用者拔下封盖43,向注油口42里注入足够的低黏度合成润滑油,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油道5,通过油道5流入通槽3,润滑通槽3内的弹珠34组件。参照图3,储油腔4内滑动设有活塞41,活塞41由耐磨性好的铝合金制成,锁壳1上设有用于驱动活塞41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为推拉杆6,推拉杆6的一端焊接在活塞41上,推拉杆6滑动穿设于锁壳1上,且突出于锁壳1的外表面。使用者拧开封盖43,向储油腔4内注入足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储油腔的锁芯,包括锁壳(1)和锁胆(2),所述锁壳(1)和锁胆(2)上设有通槽(3),所述通槽(3)内设有弹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内设有储油腔(4)和若干个油道(5),所述储油腔(4)用于存放低黏度合成润滑油,储油腔(4)上设有注油口(42),所述注油口(42)与锁壳(1)的外表面连通,所述油道(5)的一端与储油腔(4)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通槽(3)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储油腔的锁芯,包括锁壳(1)和锁胆(2),所述锁壳(1)和锁胆(2)上设有通槽(3),所述通槽(3)内设有弹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内设有储油腔(4)和若干个油道(5),所述储油腔(4)用于存放低黏度合成润滑油,储油腔(4)上设有注油口(42),所述注油口(42)与锁壳(1)的外表面连通,所述油道(5)的一端与储油腔(4)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通槽(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储油腔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口(42)背向储油腔(4)的一端设有封盖(43),所述储油腔(4)内滑动设有活塞(41),所述锁壳(1)上设有用于驱动活塞(41)滑移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储油腔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推拉杆(6),所述推拉杆(6)与活塞(41)固定连接,推拉杆(6)滑动穿设于锁壳(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储油腔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和连接帽(7),所述第一连杆(8)沿活塞(41)的滑移方向设置,第一连杆(8)沿自身轴线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传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艾力特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