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金属幕墙吊顶板安装的吊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867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7
一种用于装配式金属幕墙吊顶板安装的吊装系统,包括吊装组件;吊装组件对称设在待吊装的吊顶板的两侧;吊装组件包括钢丝绳、支架和定滑轮;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连接件;支架主体呈倒置的L形,包括第一横边和第一竖边;连接件呈倒置的L形,包括第二横边和第二竖边;连接件连接在第一竖边的下部外侧,连接件与第一竖边形成卡槽;卡槽卡接在钢结构主体上,将支架与钢结构主体可拆卸连接;定滑轮对应连接在支架主体的第一横边上;钢丝绳穿设在一组定滑轮上,钢丝绳的一端穿过定滑轮与吊顶板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地面的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施工时措施费用高,交叉施工量大和施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金属幕墙吊顶板安装的吊装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特别是一种用于装配式金属幕墙吊顶板安装的吊装系统。
技术介绍
针对超大跨度、超高金属幕墙吊顶的施工,常规技术方案需搭设满堂脚手架等施工措施,现场焊制钢骨架和现场安装金属面板,这种施工方式措施费用高,交叉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长。针对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节约施工成本、快速进行安装以及避免交叉施工占用场地,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金属幕墙吊顶板安装的吊装系统,要解决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施工时措施费用高,交叉施工量大和施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装配式金属幕墙吊顶板安装的吊装系统,包括有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待吊装的吊顶板的两侧,每个吊装组件包括有钢丝绳、支架和定滑轮;所述支架有一组,间隔安装在钢结构主体的顶部;所述支架包括有支架主体和连接件;所述支架主体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第一横边和设置在第一横边底部一侧的第一竖边;所述连接件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第二横边和设置在第二横边底部一侧的第二竖边;所述连接件连接在第一竖边的下部外侧,并且连接件与第一竖边形成卡槽;所述卡槽卡接在钢结构主体上,将支架与钢结构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定滑轮有一组,对应连接在支架主体的第一横边上;所述钢丝绳穿设在一组定滑轮上,并且钢丝绳的一端穿过定滑轮与吊顶板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地面的位置处。优选的,用于装配式金属幕墙吊顶板包括有面板和连接在面板背面的吊顶龙骨。优选的,所述吊装组件还包括有手动葫芦;所述手动葫芦一端的挂钩挂接在吊顶板上,手动葫芦另一端的挂钩挂接在钢结构主体上。优选的,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一横边和第一竖边的转角处设置有斜撑。优选的,相邻支架之间的间距为6m~8m。优选的,所述第一竖边下部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竖边下部开设有第二穿孔,并且第二穿孔与第一穿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穿孔与第一穿孔中穿设有连接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装配式安装的理念:即通过对图纸进行优化、深化设计,采用本技术的吊装系统,将金属幕墙的吊顶板进行装配式吊装,随后采用手动葫芦对吊顶板进行板块调整,避免了搭设满堂脚手架,降低了施工的措施费用高;具有交叉施工量小和施工周期短的优点。2、本技术在钢结构主体上安装支架,并采用钢丝绳和定滑轮对吊顶板进行吊装,解决了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施工时措施费用高,交叉施工量大和施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吊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架安装在钢结构主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吊顶板、1.1-面板、1.2-吊顶龙骨、2-钢丝绳、3-支架、3.1-支架主体、3.1.1-第一横边、3.1.2-第一竖边、3.1.3-斜撑、3.2-连接件、3.2.1-第二横边、3.2.2-第二竖边、4-定滑轮、5-钢结构主体、6-卡槽、7-卷扬机、8-连接螺栓、9-手动葫芦、10-第一穿孔、11-第二穿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这种用于装配式金属幕墙吊顶板安装的吊装系统,包括有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待吊装的吊顶板1的两侧,每个吊装组件包括有钢丝绳2、支架3和定滑轮4;所述支架3有一组,间隔安装在钢结构主体5的顶部;所述支架3包括有支架主体3.1和连接件3.2;所述支架主体3.1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第一横边3.1.1和设置在第一横边3.1.1底部一侧的第一竖边3.1.2;所述连接件3.2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第二横边3.2.1和设置在第二横边3.2.1底部一侧的第二竖边3.2.2;所述连接件3.2连接在第一竖边3.1.2的下部外侧,并且连接件3.2与第一竖边3.1.2形成卡槽6;所述卡槽6卡接在钢结构主体5上,将支架3与钢结构主体5可拆卸连接;所述定滑轮4有一组,对应连接在支架主体3.1的第一横边3.1.1上;所述钢丝绳2穿设在一组定滑轮4上,并且钢丝绳2的一端穿过定滑轮4与吊顶板1连接,钢丝绳2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地面的位置处。本实施例中,用于装配式金属幕墙吊顶板包括有面板1.1和连接在面板1.1背面的吊顶龙骨1.2。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装组件还包括有手动葫芦9;所述手动葫芦9一端的挂钩挂接在吊顶板1上,手动葫芦9另一端的挂钩挂接在钢结构主体5上;通过施工人员调节手动葫芦9的自由端来对吊顶板1的位置进行微调。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3.1的第一横边3.1.1和第一竖边3.1.2的转角处设置有斜撑3.1.3。本实施例中,相邻支架3之间的间距为6m~8m。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边3.1.2下部开设有第一穿孔10;所述第二竖边3.2.2下部开设有第二穿孔11,并且第二穿孔11与第一穿孔10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穿孔11与第一穿孔10中穿设有连接螺栓8。本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绳2靠近地面的一端与卷扬机7连接。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技术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金属幕墙吊顶板安装的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待吊装的吊顶板(1)的两侧,每个吊装组件包括有钢丝绳(2)、支架(3)和定滑轮(4);所述支架(3)有一组,间隔安装在钢结构主体(5)的顶部;所述支架(3)包括有支架主体(3.1)和连接件(3.2);所述支架主体(3.1)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第一横边(3.1.1)和设置在第一横边(3.1.1)底部一侧的第一竖边(3.1.2);所述连接件(3.2)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第二横边(3.2.1)和设置在第二横边(3.2.1)底部一侧的第二竖边(3.2.2);所述连接件(3.2)连接在第一竖边(3.1.2)的下部外侧,并且连接件(3.2)与第一竖边(3.1.2))形成卡槽(6);所述卡槽(6)卡接在钢结构主体(5)上,将支架(3)与钢结构主体(5)可拆卸连接;所述定滑轮(4)有一组,对应连接在支架主体(3.1)的第一横边(3.1.1)上;所述钢丝绳(2)穿设在一组定滑轮(4)上,并且钢丝绳(2)的一端穿过定滑轮(4)与吊顶板(1)连接,钢丝绳(2)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地面的位置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金属幕墙吊顶板安装的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待吊装的吊顶板(1)的两侧,每个吊装组件包括有钢丝绳(2)、支架(3)和定滑轮(4);所述支架(3)有一组,间隔安装在钢结构主体(5)的顶部;所述支架(3)包括有支架主体(3.1)和连接件(3.2);所述支架主体(3.1)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第一横边(3.1.1)和设置在第一横边(3.1.1)底部一侧的第一竖边(3.1.2);所述连接件(3.2)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第二横边(3.2.1)和设置在第二横边(3.2.1)底部一侧的第二竖边(3.2.2);所述连接件(3.2)连接在第一竖边(3.1.2)的下部外侧,并且连接件(3.2)与第一竖边(3.1.2))形成卡槽(6);所述卡槽(6)卡接在钢结构主体(5)上,将支架(3)与钢结构主体(5)可拆卸连接;所述定滑轮(4)有一组,对应连接在支架主体(3.1)的第一横边(3.1.1)上;所述钢丝绳(2)穿设在一组定滑轮(4)上,并且钢丝绳(2)的一端穿过定滑轮(4)与吊顶板(1)连接,钢丝绳(2)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地面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桂旺陈少阳王金鑫吴波武建乐郭宁张辉朱天送李奇志黄俊陈之张利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