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构造柱模板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66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7
一种L型构造柱模板加固装置,位于构造柱内的套管,位于构造柱内外壁上的加固件、模板,加固件、模板与构造柱匹配且对应位置设有通孔,螺杆穿过通孔、套管并两端锁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L型构造柱模板加固装置,能提高异形构造柱模板施工效率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型构造柱模板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L型构造柱,尤其是一种L型构造柱模板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房建工程砌体工程施工中,根据抗震构造需要相应位置需设置构造柱,构造均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浇筑混凝土前需根据构造柱的截面尺寸进行模板安装及加固工作。而由于此时砌体已经完成,模板的加固受制于砌体墙的影响,常规的加固方式不好施工。尤其是在一些转角墙体处的L型构造柱模板加固难度较大,模板加固不牢固,浇筑成型的构造柱会出现涨模等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需后期花费人力物力进行修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型构造柱模板加固装置,可以解决很好的解决L型构造柱模板加固问题,提高异形构造柱模板施工效率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型构造柱模板加固装置,位于构造柱内的套管,位于构造柱内外壁上的加固件、模板,加固件、模板与构造柱匹配且对应位置设有通孔,螺杆穿过通孔、套管并两端锁紧。所述加固件为方钢管,套管为塑料管。所述加固件、模板均为L型且长度大于构造柱的长度。所述螺杆与山型卡配套使用。该装置沿构造柱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本技术一种L型构造柱模板加固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利用套管实现构造柱内外贯通,并方便加固件、模板的固定,从而使得L型构造柱模板得到很好的加固,可有效提高异形构造柱的加固效率,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减少修补工作。2)、该装置组装、拆卸方便、操作简单,可重复使用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中:加固件1,套管2,螺杆3,山型卡4,模板5,构造柱6。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L型构造柱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加固件1、套管2、螺杆3,山型卡4,模板5。所述加固件1为方钢管,方钢管位于构造柱墙体内外两侧,且内外两侧方钢管对应位置开有等大小通孔,所开通孔直径略大于螺杆3直径,便于其穿过,孔的位置距离所需加固构造柱边缘5cm。制作加固件1时,将方钢管焊接制作成的直角形式,制作时长度依据所需加固构造柱6长度而定,长度较构造,6长10cm。所述套管2为塑料管,塑料管的直径略大于螺杆3直径,便于其穿过。螺杆3为国标M12螺杆,山型卡4与螺杆3配套使用,确保可以正向拧紧,反向松卸。模板5即为普通木模板,厚1.6cm,每侧长度不低于30cm(依据构造柱尺寸加工),依据构造柱形式拼接,在与构造柱外侧、内侧方钢管1对应位置开孔。上述结构组成一道加固件,沿构造柱高度间隔50cm重复此套加固,即构成该L型构造柱模板整体加固装置。工作原理及过程:1)、根据L型的构造柱尺寸,将木模板拼接成所需形状,对应位置开孔。2)、加工成L型方钢管依次放置于木模板的两侧,并L型方钢管上的孔位与模板上的孔位对准。3)、将塑料套管依次穿过两侧的模板、方钢管,使套管对穿构造柱两侧的模板。4)、将M12螺杆穿过套管,并在外侧使用山形卡拧紧。5)、进行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待构造柱混凝土达到拆模条件后,拧松山形卡,取出螺杆,拆下方钢管和木模板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型构造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位于构造柱(6)内的套管(2),位于构造柱(6)内外壁上的加固件(1)、模板(5),加固件(1)、模板(5)与构造柱(6)匹配且对应位置设有通孔,螺杆(3)穿过通孔、套管(2)并两端锁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构造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构造柱(6)内的套管(2),位于构造柱(6)内外壁上的加固件(1)、模板(5),加固件(1)、模板(5)与构造柱(6)匹配且对应位置设有通孔,螺杆(3)穿过通孔、套管(2)并两端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型构造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1)为方钢管,套管(2)为塑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迎赵育军门义强刘剑赵群杨杰肖景龙江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