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成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60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6
一种丙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00质量份的多相丙烯聚合材料(A),所述多相丙烯聚合材料(A)包含丙烯聚合物(I)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0.1质量份~5质量份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90000的有机改性硅氧烷化合物(B);和0.001质量份~5质量份的着色剂(C)。丙烯聚合物(I)为丙烯均聚物(I‑1)或丙烯共聚物(I‑2)。丙烯共聚物(I‑2)为如下丙烯共聚物:所述丙烯共聚物包含衍生自丙烯的结构单元和衍生自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并且衍生自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大于等于0.05质量%且小于10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丙烯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成型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丙烯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成型体。
技术介绍
包含聚丙烯的成型体被用作汽车内饰件。对汽车内饰件要求耐划伤性,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包含丙烯类树脂组合物的成型体,所述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含有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重均分子量为10万~100万的聚有机硅氧烷。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936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对汽车内饰件要求进一步改善耐划伤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耐划伤性优异的成型体的丙烯树脂组合物。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方案。[1]一种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丙烯树脂组合物含有:100质量份的多相丙烯聚合材料(A),所述多相丙烯聚合材料(A)包含丙烯聚合物(I)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0.1质量份~5质量份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90000的有机改性硅氧烷化合物(B);和0.001质量份~5质量份的着色剂(C),丙烯聚合物(I)为丙烯均聚物(I-1)或丙烯共聚物(I-2),丙烯共聚物(I-2)为如下丙烯共聚物:所述丙烯共聚物包含衍生自丙烯的结构单元和衍生自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并且相对于该共聚物的总质量100质量%,衍生自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大于等于0.05质量%且小于10质量%,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为如下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包含衍生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和衍生自选自由碳原子数为3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并且相对于该共聚物的总质量100质量%,衍生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2]如[1]所述的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的特性粘度相对于丙烯聚合物(I)的特性粘度之比为1~20。[3]一种成型体,其中,所述成型体包含[1]或[2]所述的丙烯树脂组合物。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能够得到耐划伤性优异的成型体的丙烯树脂组合物。具体实施方式[丙烯树脂组合物]丙烯树脂组合物为含有:100质量份的多相丙烯聚合材料(A)、0.1质量份~5质量份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90000的有机改性硅氧烷化合物(B)和0.001质量份~5质量份的着色剂(C)的丙烯树脂组合物。从成型加工性的观点考虑,在温度为230℃、载荷为2.16kgf的条件下测定的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5g/10分钟~200g/10分钟,更优选为10g/10分钟~20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0g/10分钟~10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5g/10分钟~70g/10分钟。以下,对丙烯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各成分进行说明。[多相丙烯聚合材料(A)]以下,将“多相丙烯聚合材料(A)”记载为“成分(A)”。成分(A)为包含丙烯聚合物(I)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的聚合材料。丙烯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一种成分(A),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的成分(A)。以下,将“丙烯聚合物(I)”记载为“成分(I)”。成分(I)为丙烯均聚物(I-1)或丙烯共聚物(I-2)。以下,将“丙烯均聚物(I-1)”记载为“成分(I-1)”,将“丙烯共聚物(I-2)”记载为“成分(I-2)”。成分(I-1)为包含衍生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成分(I-2)为如下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包含衍生自丙烯的结构单元和衍生自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并且相对于该共聚物的总质量100质量%,衍生自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大于等于0.05质量%且小于10质量%。在成分(I-2)中,相对于成分(I-2)的总质量100质量%,衍生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大于90质量%且小于等于99.5质量%。在成分(I-2)中,作为碳原子数为4~12的α-烯烃,可以列举: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1-癸烯,优选为1-丁烯、1-己烯、1-辛烯。在成分(I-2)中,衍生自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优选为衍生自选自由乙烯、1-丁烯、1-己烯和1-辛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更优选为衍生自乙烯的结构单元。成分(I-2)可以含有一种衍生自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的衍生自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作为成分(I-2),可以列举: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1-辛烯共聚物、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以下,将“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记载为“成分(II)”。成分(II)为如下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包含衍生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和衍生自选自由碳原子数为3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并且相对于该共聚物的总质量100质量%,衍生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成分(II)中的衍生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5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5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50质量%。在成分(II)中,相对于成分(II)的总质量100质量%,衍生自选自由碳原子数为3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3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在成分(II)中,作为碳原子数为3~12的α-烯烃,可以列举: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1-癸烯,优选为丙烯、1-丁烯、1-己烯、1-辛烯,更优选为丙烯。成分(II)可以含有一种衍生自选自由碳原子数为3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的衍生自选自由碳原子数为3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作为成分(II),可以列举: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1-己烯共聚物。作为成分(A),可以列举:(丙烯)-(乙烯-丙烯)聚合材料、(丙烯)-(乙烯-丙烯-1-丁烯)聚合材料、(丙烯)-(乙烯-丙烯-1-己烯)聚合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丙烯树脂组合物含有:/n100质量份的多相丙烯聚合材料(A),所述多相丙烯聚合材料(A)包含丙烯聚合物(I)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n0.1质量份~5质量份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90000的有机改性硅氧烷化合物(B);和/n0.001质量份~5质量份的着色剂(C),/n丙烯聚合物(I)为丙烯均聚物(I-1)或丙烯共聚物(I-2),/n丙烯共聚物(I-2)为如下丙烯共聚物:所述丙烯共聚物包含衍生自丙烯的结构单元和衍生自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并且相对于该共聚物的总质量100质量%,衍生自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大于等于0.05质量%且小于10质量%;/n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为如下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包含衍生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和衍生自选自由碳原子数为3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并且相对于该共聚物的总质量100质量%,衍生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23 JP 2018-1989731.一种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丙烯树脂组合物含有:
100质量份的多相丙烯聚合材料(A),所述多相丙烯聚合材料(A)包含丙烯聚合物(I)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
0.1质量份~5质量份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90000的有机改性硅氧烷化合物(B);和
0.001质量份~5质量份的着色剂(C),
丙烯聚合物(I)为丙烯均聚物(I-1)或丙烯共聚物(I-2),
丙烯共聚物(I-2)为如下丙烯共聚物:所述丙烯共聚物包含衍生自丙烯的结构单元和衍生自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的结构单元,并且相对于该共聚物的总质量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置尚悟丸山刚志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