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一体化预制泵站防淤积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56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一体化预制泵站防淤积的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焊接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一端焊接有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内腔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输出端安装有吸淤机构,所述吸淤机构由顶板、弹簧架、底板、吸泥罩、通孔和排泥管组成,所述斜撑杆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泥浆泵,所述吸淤机构两端均安装有混合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压伸缩杆,可将吸淤机构下潜到指定位置,然后通过混合机构,可对一体化预制泵站底部的淤泥进行打散,使得淤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同时吸淤机构和泥浆泵相互配合,进而能够对一体化预制泵站底部的淤泥的吸附处理,既能提高清淤效率,又能降低劳动成本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一体化预制泵站防淤积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体化预制泵站
,具体为一种用于一体化预制泵站防淤积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一体化预制泵站主要用于雨水和污水的收集与提升,一般地埋于底下密闭安装,内部一般安装有提升水泵、阻拦格栅、管道、截止阀、止回阀、液位检测系统,一体化泵站内部污水工况下容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检修作业属于有限空间密闭作业,内部作业空气保证安全可靠尤为重要。现有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在使用时,由于设备底部容易堆积淤泥,从而容易使得降低一体化预制泵站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进而加大了设备负担,并且一体化预制泵站底部的淤泥不方便工作人员处理,既容易对工作人员身体损害,又以至于加大了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一体化预制泵站防淤积的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一体化预制泵站防淤积的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焊接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一端焊接有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内腔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输出端安装有吸淤机构,所述吸淤机构由顶板、弹簧架、底板、吸泥罩、通孔和排泥管组成,所述斜撑杆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泥浆泵,所述吸淤机构两端均安装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由防水箱、防水电机和搅拌桨组成,通过液压伸缩杆,可将吸淤机构下潜到指定位置,然后通过混合机构,可对一体化预制泵站底部的淤泥进行打散,使得淤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同时吸淤机构和泥浆泵相互配合,进而能够对一体化预制泵站底部的淤泥的吸附处理,既能提高清淤效率,又能降低劳动成本。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套管内径大小与液压伸缩杆外径大小相同,且构成嵌入式结构,从而能够通过限位套管既能对液压伸缩杆安装,又能提高液压伸缩杆安装后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底部表面通过弹簧架与底板顶部表面相连,所述底板底部表面安装有吸泥罩,所述吸泥罩侧壁表面底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具体设有若干组,从而能够通过弹簧架可将顶板与底板连成一个整体,通过吸泥罩,又能插入淤泥中,进而增强淤泥吸附的范围,同时多组通孔又能方便吸泥罩四周的淤泥进入至吸泥罩内,进而方便淤泥的吸附。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架具体设有若干组,且多组弹簧架呈阵列式分布,既能起到支撑作用,又能具有一定减震缓冲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吸泥罩表面安装有镶嵌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通过管道与泥浆泵输入端导通相连,从而能够通过泥浆泵经排泥管为吸泥罩提供吸附动力,进而能够时的吸泥罩对一体化预制泵站底部的淤泥的吸附处理。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箱内腔安装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箱底部一侧设有搅拌桨,所述防水电机输出轴经联轴器与搅拌桨传动相连,从而能够通过防水箱可对防水电机进行安装固定,又能起到保护防水电机的作用,通过防水电机可带动搅拌桨高速转动,进而能够对一体化预制泵站底部的淤泥进行打散,使得淤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便于吸泥罩和泥浆泵的吸附,既能提高清淤效率,又能降低劳动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固定板,可经斜撑杆对限位套管安装固定,通过限位套管,既能对液压伸缩杆安装,又能提高液压伸缩杆安装后的稳定性,通过液压伸缩杆,又能将吸淤机构下潜到指定位置,通过吸淤机构中的弹簧架,可将顶板与底板连成一个整体,由于弹簧架具体设有若干组,且多组弹簧架呈阵列式分布,既能起到支撑作用,又能具有一定减震缓冲效果。(2)本技术通过吸泥罩,又能插入淤泥中,进而增强淤泥吸附的范围,同时多组通孔又能方便吸泥罩四周的淤泥进入至吸泥罩内,进而方便淤泥的吸附,通过泥浆泵,可经排泥管为吸泥罩提供吸附动力,进而能够时的吸泥罩对一体化预制泵站底部的淤泥的吸附处理。(3)本技术通过混合机构中的防水箱,可对防水电机进行安装固定,又能起到保护防水电机的作用,通过防水电机可带动搅拌桨高速转动,进而能够对一体化预制泵站底部的淤泥进行打散,使得淤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便于吸泥罩和泥浆泵的吸附,既能提高清淤效率,又能降低劳动成本。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吸淤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混合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2、斜撑杆;3、限位套管;4、液压伸缩杆;5、吸淤机构;501、顶板;502、弹簧架;503、底板;504、吸泥罩;505、通孔;506、排泥管;6、泥浆泵;7、混合机构;701、防水箱;702、防水电机;703、搅拌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一体化预制泵站防淤积的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一侧焊接有斜撑杆2,所述斜撑杆2一端焊接有限位套管3,所述限位套管3内腔安装有液压伸缩杆4,所述液压伸缩杆4输出端安装有吸淤机构5,所述吸淤机构5由顶板501、弹簧架502、底板503、吸泥罩504、通孔505和排泥管506组成,所述斜撑杆2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泥浆泵6,所述吸淤机构5两端均安装有混合机构7,所述混合机构7由防水箱701、防水电机702和搅拌桨703组成,通过液压伸缩杆4,可将吸淤机构5下潜到指定位置,然后通过混合机构7,可对一体化预制泵站底部的淤泥进行打散,使得淤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同时吸淤机构5和泥浆泵6相互配合,进而能够对一体化预制泵站底部的淤泥的吸附处理,既能提高清淤效率,又能降低劳动成本。所述限位套管3内径大小与液压伸缩杆4外径大小相同,且构成嵌入式结构,从而能够通过限位套管3既能对液压伸缩杆4安装,又能提高液压伸缩杆4安装后的稳定性。所述顶板501底部表面通过弹簧架502与底板503顶部表面相连,所述底板503底部表面安装有吸泥罩504,所述吸泥罩504侧壁表面底部开设有通孔505,且通孔505具体设有若干组,从而能够通过弹簧架502可将顶板501与底板503连成一个整体,通过吸泥罩504,又能插入淤泥中,进而增强淤泥吸附的范围,同时多组通孔505又能方便吸泥罩504四周的淤泥进入至吸泥罩504内,进而方便淤泥的吸附。所述弹簧架502具体设有若干组,且多组弹簧架502呈阵列式分布,既能起到支撑作用,又能具有一定减震缓冲效果。所述吸泥罩504表面安装有镶嵌连接有排泥管506,所述排泥管506通过管道与泥浆泵6输入端导通相连,从而能够通过泥浆泵6经排泥管506为吸泥罩504提供吸附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一体化预制泵站防淤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一侧焊接有斜撑杆(2),所述斜撑杆(2)一端焊接有限位套管(3),所述限位套管(3)内腔安装有液压伸缩杆(4),所述液压伸缩杆(4)输出端安装有吸淤机构(5),所述吸淤机构(5)由顶板(501)、弹簧架(502)、底板(503)、吸泥罩(504)、通孔(505)和排泥管(506)组成,所述斜撑杆(2)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泥浆泵(6),所述吸淤机构(5)两端均安装有混合机构(7),所述混合机构(7)由防水箱(701)、防水电机(702)和搅拌桨(703)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一体化预制泵站防淤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一侧焊接有斜撑杆(2),所述斜撑杆(2)一端焊接有限位套管(3),所述限位套管(3)内腔安装有液压伸缩杆(4),所述液压伸缩杆(4)输出端安装有吸淤机构(5),所述吸淤机构(5)由顶板(501)、弹簧架(502)、底板(503)、吸泥罩(504)、通孔(505)和排泥管(506)组成,所述斜撑杆(2)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泥浆泵(6),所述吸淤机构(5)两端均安装有混合机构(7),所述混合机构(7)由防水箱(701)、防水电机(702)和搅拌桨(70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一体化预制泵站防淤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管(3)内径大小与液压伸缩杆(4)外径大小相同,且构成嵌入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一体化预制泵站防淤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圆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