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三臂凿岩台车辅助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54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三臂凿岩台车辅助供水装置,属于隧道施工用设备领域。包括可移动的辅助供水平台,辅助供水平台上设有水箱、过滤装置以及增压泵;水箱的底部具有出水口,该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过滤装置的进水口相连,过滤装置的出水口处设有增压泵,增压泵的出水口又通过水管与台车主体的进水口相连接。本方案通过一种辅助供水装置,能够有效配合台车在隧道内的使用,为台车提供满足水质要求的水源,保障台车高效稳定工作,同时避免了水箱离台车过远而导致的水压不稳问题,该装置可以随着隧道开挖实现水箱的跟随移动,节约人力物力,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三臂凿岩台车辅助供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三臂凿岩台车辅助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公路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常要开挖隧道。当面对大断面、长隧道、高类围岩的开挖条件时,传统手持凿岩钻机已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三臂凿岩台车则具有钻进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噪音空气污染少等优点,但台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提供水源,且水源与台车间隔不能超过一定范围,水源水质还需要满足台车要求。现有的隧道三臂凿岩台车可采用高处水源供水和水箱供水两种供水方式。高处水源供水需要引自几百米以上蓄水池,在流量保证满足的情况下,水源高度若大于100m,水压会比较高,需要在管路进口处配置进水减压阀,同时还需保证管路畅通。水箱供水则至少需要一个班的用水容量,供水管道尺寸和增压泵的选择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同时需要避免进洞太深时影响水流量,这就要求水箱与台车距离不能相隔太远。由此可见,这两种供水方式都对应存在一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三臂凿岩台车辅助供水装置,以解决现有供水方式所存在的稳定性差、使用不便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三臂凿岩台车辅助供水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辅助供水平台,辅助供水平台上设有水箱、过滤装置以及增压泵;水箱的底部具有出水口,该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过滤装置的进水口相连,过滤装置的出水口处设有增压泵,增压泵的出水口又通过水管与台车主体的进水口相连接。其中过滤装置主要由壳体、顶盖、细滤网以及粗滤网组成,顶盖覆盖在壳体上方以形成箱体结构,细滤网以及粗滤网高低布置在壳体内并将该箱体结构内腔对应分隔成上、中、下三层,细滤网位于粗滤网的上方;开设在壳体上的进水口位于粗滤网的下方,开设在壳体上的出水口位于细滤网的上方;壳体底部设有通向外部的排污口。进一步,细滤网以及粗滤网均通过卡槽可拆卸安装在壳体内。进一步,辅助供水平台底部具有滚轮。进一步,顶盖可拆卸安装在壳体上。进一步,台车主体的后端设有牵引钩,辅助供水平台的前端对应设有牵引环,牵引钩与牵引环间咬合连接。进一步,壳体上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分设在壳体的两个相对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通过一种辅助供水装置,能够有效配合台车在隧道内的使用,为台车提供满足水质要求的水源,保障台车高效稳定工作,同时避免了水箱离台车过远而导致的水压不稳问题,该装置可以随着隧道开挖实现水箱的跟随移动,节约人力物力,提高施工效率。本装置构造简单,多数采用了标准化构件,安装及施工速度快;可以根据实际工程调整尺寸,使用灵活方便。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图3为台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台车主体1、台车控制室2、台车机械钻臂3、牵引钩4、牵引环5、细滤网6、粗滤网7、卡槽8、增压泵9、(过滤装置的)出水口10、滚轮11、排污口12、辅助供水平台13、水管14、(过滤装置的)进水口15、(水箱的)出水口16、水箱17、顶盖1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3,为一种隧道三臂凿岩台车辅助供水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辅助供水平台13,辅助供水平台13上设有水箱17、过滤装置以及增压泵9;水箱17的底部具有出水口16,该出水口16通过水管与过滤装置的进水口15相连,过滤装置的出水口10处设有增压泵9,增压泵9的出水口又通过水管14与台车主体1的进水口相连接。其中过滤装置主要由壳体、顶盖18、细滤网6以及粗滤网7组成,顶盖18覆盖在壳体上方以形成箱体结构,细滤网6以及粗滤网7高低布置在壳体内并将该箱体结构内腔对应分隔成上、中、下三层,细滤网6位于粗滤网7的上方;开设在壳体上的进水口15位于粗滤网7的下方,开设在壳体上的出水口10位于细滤网6的上方;壳体底部设有通向外部的排污口12。与该辅助供水装置相配合的隧道三臂凿岩台车包括台车主体1,台车主体1的上方设有台车控制室2,台车机械钻臂3设置在台车主体1的前端;台车主体1的后端设有牵引钩4,辅助供水平台13的前端对应设有牵引环5,牵引环5与牵引钩4间的咬合连接。带有台车机械钻臂3的台车主体1走在前方,通过牵引钩与牵引环间的咬合连接,拉动后方的辅助供水平台13及其上个机构。该辅助供水装置中,水箱17为台车提供满足要求的水源。过滤装置内设有粗、细两道滤网,这两道滤网将该过滤装置的内腔分为上、中、下三层,细滤网6与粗滤网7均通过卡槽固定,过滤装置上方有可拆卸的顶盖18,下方有排污口12,过滤后的水源通过增压泵9提供给台车。通过台车主体1上的牵引钩4咬合辅助供水平台13上的牵引环5,带动该辅助供水装置在隧道内部行走,以便及时为台车提供水源。水箱水源通过水管进入过滤装置下方,后通过两层过滤网过滤后再为台车提供满足要求的水源。当过滤装置使用一定时间后,可拆除顶盖18对过滤装置内部进行清洗,细滤网6与粗滤网7也可以拆除清洗,污水可通过排污口12排出。该辅助供水装置一次性蓄水量应满足台车一个班次用水量,当水箱17存水耗光后可通过拖车等移动设备将该辅助供水装置带到附近补水点补充水源。作为上述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三臂凿岩台车辅助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辅助供水平台,辅助供水平台上设有水箱、过滤装置以及增压泵;水箱的底部具有出水口,该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过滤装置的进水口相连,过滤装置的出水口处设有增压泵,增压泵的出水口又通过水管与台车主体的进水口相连接;/n其中过滤装置主要由壳体、顶盖、细滤网以及粗滤网组成,顶盖覆盖在壳体上方以形成箱体结构,细滤网以及粗滤网高低布置在壳体内并将该箱体结构内腔对应分隔成上、中、下三层,细滤网位于粗滤网的上方;开设在壳体上的进水口位于粗滤网的下方,开设在壳体上的出水口位于细滤网的上方;壳体底部设有通向外部的排污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三臂凿岩台车辅助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辅助供水平台,辅助供水平台上设有水箱、过滤装置以及增压泵;水箱的底部具有出水口,该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过滤装置的进水口相连,过滤装置的出水口处设有增压泵,增压泵的出水口又通过水管与台车主体的进水口相连接;
其中过滤装置主要由壳体、顶盖、细滤网以及粗滤网组成,顶盖覆盖在壳体上方以形成箱体结构,细滤网以及粗滤网高低布置在壳体内并将该箱体结构内腔对应分隔成上、中、下三层,细滤网位于粗滤网的上方;开设在壳体上的进水口位于粗滤网的下方,开设在壳体上的出水口位于细滤网的上方;壳体底部设有通向外部的排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三臂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鸣王阅章宿成智闫少泽张立爽刘治宏周飞杰杨光明王宇航张丁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