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浓水无菌再利用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17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反渗透浓水无菌再利用循环装置,包括预处理机构、膜处理机构以及循环机构,循环机构包括浓水箱,浓水箱上部设有进水口、回流口、溢流口,浓水箱下部设有出水口,进水口用于和膜处理机构的反渗透浓水出口、预处理机构的软化水出口连通,进水口、回流口的位置高度均高于溢流口;循环机构还包括用于对反渗透浓水进行过滤杀菌的过滤杀菌机构以及再利用反渗透浓水的用水机构,出水口、过滤杀菌机构、用水机构、回流口依次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解决反渗透浓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浓水无菌再利用循环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反渗透浓水无菌再利用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医用反渗透设备是以自来水为原水,经过预处理机构、膜处理机构后,使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得到分离或吸附,从而作为科室冲洗用水使用,一般通过膜处理结构处理后会得到反渗透纯水和反渗透浓水,实际使用过程中,反渗透纯水的利用率更高,而反渗透浓水通常直接排出到下水道,较为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渗透浓水无菌再利用循环装置,以解决反渗透浓水利用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反渗透浓水无菌再利用循环装置,包括预处理机构、膜处理机构以及循环机构,循环机构包括浓水箱,浓水箱上部设有进水口、回流口、溢流口,浓水箱下部设有出水口,进水口用于和膜处理机构的反渗透浓水出口、预处理机构的软化水出口连通,进水口、回流口的位置高度均高于溢流口;循环机构还包括用于对反渗透浓水进行过滤杀菌的过滤杀菌机构以及再利用反渗透浓水的用水机构,出水口、过滤杀菌机构、用水机构、回流口依次连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过滤杀菌机构对反渗透浓水进行再处理后进入用水机构利用,提高反渗透浓水的水质,进而提高其在用水机构的利用率,且浓水箱、过滤杀菌机构、用水机构内的水始终处于循环状态,水流始终处于流动杀菌状态,浓水箱内没有死水,减少浓水箱内滋生细菌的情况,进一步改善反渗透浓水的水质。2、浓水箱和膜处理机构的反渗透浓水出口、预处理机构的软化水出口均连通,浓水箱内的反渗透浓水量不足以用水机构使用时,可以将预处理机构处理后的软化水通入浓水箱内进行补充,以保证浓水箱内的水量充足可以满足利用要求。3、浓水箱上设置溢流口,当遇到特殊情况,例如浓水箱排水故障等问题导致浓水箱内的水较多时,浓水箱内的水可通过溢流口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原水管;2、原水阀门;3、多介质过滤器;4、活性炭过滤器;5、软水器;6、保安过滤器;7、增压泵;8、反渗透膜处理器;9、反渗透纯水出口;10、软化水管;11、浓水管;12、反渗透浓水出口;13、浓水箱;14、进水口;15、回流口;16、溢流口;17、排污口;18、出水口;19、循环泵;20、臭氧发生器;21、紫外线杀菌器;22、微孔过滤器;23、TDS检测仪;24、水龙头;25、用水管;26、回流管;27、纳滤膜;28、纯水箱;29、电磁阀;30、输送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反渗透浓水无菌再利用循环装置,包括预处理机构、膜处理机构以及循环机构,预处理机构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多介质过滤器3、活性炭过滤器4、软水器5、保安过滤器6,多介质过滤器3上连通有原水管1,原水管1上安装有原水阀门2,通过原水阀门2的启闭,控制原水是否能进入原水管1内。打开原水阀门2,原水进入原水管1内,然后依次通过多介质过滤器3、活性炭过滤器4、软水器5、保安过滤器6处理后进入膜处理机构,多介质过滤器3、活性炭过滤器4、软水器5、保安过滤器6均为现有技术中水处理常用设备,其过滤原理不再赘述。膜处理机构包括反渗透膜处理器8,保安过滤器6和反渗透膜处理器8之间连通有增压泵7,具体的,增压泵7的进水端和保安过滤器6的出水端连通,增压泵7的出水端和反渗透膜处理器8的进水端连通,增压泵7的出水端还连通有软化水管10,反渗透膜处理器8上设有反渗透纯水出口9、反渗透浓水出口12,经过预处理机构的水进入反渗透膜处理器8内通过反渗透膜的处理后,分为反渗透纯水和反渗透浓水,分别从反渗透纯水出口9、反渗透浓水出口12排出,反渗透浓水出口12连通有浓水管11。循环机构包括浓水箱13,浓水箱13上部设有进水口14、回流口15、溢流口16,进水口14用于和膜处理机构的反渗透浓水出口12(即浓水管11)、预处理机构的软化水出口(即软化水管10)连通,浓水管11、软化水管10内均安装有阀门。反渗透浓水排出到浓水箱13内进行收集,当反渗透浓水量较少时,打开软化水管10内的阀门,使得软化水补充入浓水箱13内,以保证浓水箱13内的水量充足可以满足利用要求。进水口14、回流口15的位置高度均高于溢流口16,当遇到特殊情况,例如浓水箱13排水故障等问题导致浓水箱13内的水较多时,浓水箱13内的水可通过溢流口16排出。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在溢流口16处安装液体检测器,液体检测器检测到溢流口16有水溢出时,可通知工作人员检测本装置的管路是否出现故障等问题。浓水箱13下部设有出水口18、排污口17,排污口17的位置高度低于出水口18,排污口17内安装有阀门,反渗透浓水在浓水箱13内有一定沉淀后,可打开阀门,沉淀通过排污口17排出,反渗透浓水利用时可通过出水口18排出。循环机构还包括用于对反渗透浓水进行过滤杀菌的过滤杀菌机构以及再利用反渗透浓水的用水机构,出水口18、过滤杀菌机构、用水机构、回流口15依次连通。具体的,过滤杀菌机构包括纳滤膜27、紫外线杀菌器21以及微孔过滤器22,纳滤膜27具体可以安装在过滤器内使用,只要水流可以经过纳滤膜27流动即可。出水口18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上安装有循环泵19,循环泵19和纳滤膜27的进水端连通,微孔过滤器22的出水端和用水机构连通。浓水箱13内的反渗透浓水通过纳滤膜27初步过滤后,通过紫外线杀菌器21进行消毒杀菌,最后通过微孔过滤器22再次过滤细菌等微小生物后排出到用水机构。用水机构包括用水管25,用水管25的进水端和微孔过滤器22连通,用水管25的进水端安装有TDS检测仪23,TDS检测仪23信号连接有控制器,TDS检测仪23为现有技术水处理过程中常用检测设备,其具体检测原理不再赘述。通过TDS检测仪23检测浓水箱13经过过滤杀菌机构处理的反渗透浓水的质量,TDS检测仪23的检测数据以TDS值表示,并将TDS值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设定的TDS值范围判断反渗透浓水质量是否合格,质量合格的反渗透浓水进入用水管25内,用水管25的进水端连通有回流管26,质量不合格的反渗透浓水进入回流管26内,用水管25、回流管26内均可安装阀门,通过控制器控制启闭阀门,进而控制反渗透浓水的流向,回流管26和回流口15连通,回流管26内安装有止回阀。用水管25的出水端和回流口15连通,用水管25的出水端安装有止回阀。用水管25上安装有多个水龙头24,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水龙头24的数量,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水龙头24的启闭使用经过过滤杀菌机构处理的反渗透浓水。循环泵19的出水端还连通有臭氧发生器20,臭氧发生器20的出水端和回流口15连通,臭氧发生器20的出水端安装有止回阀。浓水箱13内的水通过循环泵19抽出后,部分进入过滤杀菌机构参与大循环,部分进入臭氧发生器20参与小循环,通过小循环对反渗透浓水进行曝气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渗透浓水无菌再利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机构、膜处理机构以及循环机构,循环机构包括浓水箱,浓水箱上部设有进水口、回流口、溢流口,浓水箱下部设有出水口,进水口用于和膜处理机构的反渗透浓水出口、预处理机构的软化水出口连通,进水口、回流口的位置高度均高于溢流口;循环机构还包括用于对反渗透浓水进行过滤杀菌的过滤杀菌机构以及再利用反渗透浓水的用水机构,出水口、过滤杀菌机构、用水机构、回流口依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浓水无菌再利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机构、膜处理机构以及循环机构,循环机构包括浓水箱,浓水箱上部设有进水口、回流口、溢流口,浓水箱下部设有出水口,进水口用于和膜处理机构的反渗透浓水出口、预处理机构的软化水出口连通,进水口、回流口的位置高度均高于溢流口;循环机构还包括用于对反渗透浓水进行过滤杀菌的过滤杀菌机构以及再利用反渗透浓水的用水机构,出水口、过滤杀菌机构、用水机构、回流口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无菌再利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杀菌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纳滤膜、紫外线杀菌器以及微孔过滤器,纳滤膜和出水口连通,微孔过滤器和用水机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无菌再利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氧发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博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