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辅助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10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辅助机构,包括污水通道,所述污水通道的内侧表面通过边环抵接有滤渣斗,且滤渣斗的下方焊接有滤网,所述滤网的边缘处位于污水通道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焊接有筋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污水通道内抵接的贯通型盘状滤渣斗,能够将污水中大型杂质滞留在滤渣斗中,避免污水中大型石块和树枝在污水激流的带动下对滤网的撞击,而半球型滤网能够将污水中小型杂质分散在其边缘处,进而在环形槽的作用下导入滤腔,而小型杂质在环形集渣斗的作用下滞留在滤腔内,污水则在泄水孔的作用下回流至污水通道中,从而实现滤网表面杂质的剥离,减小滤网的堵塞和杂质附着对滤网的压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辅助机构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辅助机构。
技术介绍
市政道路污水的水质相对稳定,但浑浊、深且具有恶臭,呈微碱性,氮磷含量高,一般不含有毒物质,同时生活污水很适合各种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常含有大量的细菌(包括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此类污水可生化性好,属于比较容易处理的污水。现有市政道路用污水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污水中的杂质易堵塞污水处理装置的滤网,进而影响污水的流速,而杂质的附着也会对滤网产生较大的压迫,既影响污水处理装置的效率,也降低了滤网的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了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辅助机构,具备防堵塞效果好和方便清理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辅助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辅助机构,包括污水通道,所述污水通道的内侧表面通过边环抵接有滤渣斗,且滤渣斗的下方焊接有滤网,所述滤网的边缘处位于污水通道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焊接有筋条,所述污水通道的外表面对应环形槽开设有滤腔,且滤腔内嵌入安装有集渣斗,所述污水通道的表面贯通滤腔开设有泄水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滤渣斗和集渣斗顶面的边缘处均焊接有两个挂耳,且两个挂耳的表面均绳扣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绳扣连接有提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滤渣斗为盘状结构,且滤渣斗的底面贯通开设有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集渣斗为环形结构,且集渣斗内圈处于环形槽下方,所述集渣斗顶面的边缘处焊接有侧环,且侧环与滤腔的顶面抵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环形槽的内侧环绕焊接有多个筋条,所述环形槽的下方位于污水通道表面环绕开设有多个泄水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采用污水通道、滤网、环形槽、筋条、滤渣斗、滤腔、提手、牵引绳、集渣斗、泄水孔和挂耳构成防堵塞机构,通过污水通道内抵接的贯通型盘状滤渣斗,能够将污水中大型杂质滞留在滤渣斗中,避免污水中大型石块和树枝在污水激流的带动下对滤网的撞击,而半球型滤网能够将污水中小型杂质分散在其边缘处,进而在环形槽的作用下导入滤腔,而小型杂质在环形集渣斗的作用下滞留在滤腔内,污水则在泄水孔的作用下回流至污水通道中,从而实现滤网表面杂质的剥离,减小滤网的堵塞和杂质附着对滤网的压迫,同时,滤渣斗和集渣斗的顶面边缘处均通过挂耳连接有牵引绳,通过提手提升牵引绳,促使牵引绳带动滤渣斗或集渣斗脱离污水通道和滤腔,便于杂质的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辅助机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辅助机构的滤渣斗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污水通道;2、滤网;3、环形槽;4、筋条;5、滤渣斗;6、滤腔;7、提手;8、牵引绳;9、集渣斗;10、泄水孔;11、挂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辅助机构。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辅助机构,包括污水通道1,污水通道1的内侧表面通过边环抵接有滤渣斗5,且滤渣斗5的下方焊接有滤网2,滤网2的边缘处位于污水通道1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3,且环形槽3内焊接有筋条4,污水通道1的外表面对应环形槽3开设有滤腔6,且滤腔6内嵌入安装有集渣斗9,污水通道1的表面贯通滤腔6开设有泄水孔10,通过污水通道1内抵接的贯通型盘状滤渣斗5,能够将污水中大型杂质滞留在滤渣斗5中,避免污水中大型石块和树枝在污水激流的带动下对滤网2的撞击,而半球型滤网2能够将污水中小型杂质分散在其边缘处,进而在环形槽3的作用下导入滤腔6(污水通道1的环形槽3中环绕焊接有多个筋条4,既保证污水通道1的连贯性,也有利于杂质的排出),而小型杂质在环形集渣斗9的作用下滞留在滤腔6内,污水则在泄水孔10的作用下回流至污水通道1中,从而实现滤网2表面杂质的剥离,减小滤网2的堵塞和杂质附着对滤网2的压迫,其中,滤网2为半球型结构,具有稳定性好、避免杂质附着的优势;在一个实施例中,滤渣斗5和集渣斗9顶面的边缘处均焊接有两个挂耳11,且两个挂耳11的表面均绳扣连接有牵引绳8,牵引绳8的一端绳扣连接有提手7,当需要清理杂质时,滤渣斗5和集渣斗9的顶面边缘处均通过挂耳11连接有牵引绳8,通过提手7提升牵引绳8,促使牵引绳8带动滤渣斗5或集渣斗9脱离污水通道1和滤腔6,便于杂质的清理。在一个实施例中,滤渣斗5为盘状结构,且滤渣斗5的底面贯通开设有通孔,贯通型盘状滤渣斗5,能够将污水中的大型石块和树枝进行过滤,从而减少杂质对滤网2的损伤。在一个实施例中,集渣斗9为环形结构,且集渣斗9内圈处于环形槽3下方,集渣斗9顶面的边缘处焊接有侧环,且侧环与滤腔6的顶面抵接,通过集渣斗9内圈处于环形槽3下方,便于杂质进入集渣斗9内。在一个实施例中,环形槽3的内侧环绕焊接有多个筋条4,环形槽3的下方位于污水通道1表面环绕开设有多个泄水孔10,通过多个泄水孔10,能够将流入滤腔6内的污水回流至污水通道1,而污水通道1的环形槽3中环绕焊接有多个筋条4,既保证污水通道1的连贯性,也有利于杂质的排出。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滤渣斗5安放在污水通道1的边环上,然后将集渣斗9嵌入安放在滤腔6内,通过污水通道1内抵接的贯通型盘状滤渣斗5,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辅助机构,包括污水通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通道(1)的内侧表面通过边环抵接有滤渣斗(5),且滤渣斗(5)的下方焊接有滤网(2),所述滤网(2)的边缘处位于污水通道(1)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3),且环形槽(3)内焊接有筋条(4),所述污水通道(1)的外表面对应环形槽(3)开设有滤腔(6),且滤腔(6)内嵌入安装有集渣斗(9),所述污水通道(1)的表面贯通滤腔(6)开设有泄水孔(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辅助机构,包括污水通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通道(1)的内侧表面通过边环抵接有滤渣斗(5),且滤渣斗(5)的下方焊接有滤网(2),所述滤网(2)的边缘处位于污水通道(1)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3),且环形槽(3)内焊接有筋条(4),所述污水通道(1)的外表面对应环形槽(3)开设有滤腔(6),且滤腔(6)内嵌入安装有集渣斗(9),所述污水通道(1)的表面贯通滤腔(6)开设有泄水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渣斗(5)和集渣斗(9)顶面的边缘处均焊接有两个挂耳(11),且两个挂耳(11)的表面均绳扣连接有牵引绳(8),所述牵引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立强林江波唐江生翁应广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