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及其防水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09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及其防水连接结构,防水连接结构用以连接装配式建筑的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包括卡接环、顶推环、第一弹性卡接组件、第二弹性组件、解锁筒;第一弹性卡接组件包括卡爪下环、卡爪上环、多个卡条,卡爪上环内侧设置有卡齿;多个卡条均向内凹陷;每个卡条内侧中段均设置有限位凸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弹条上环、弹条下环、多个弹条,弹条上环固定于卡爪上环,弹条下环外圆周设置有解锁凸块;第二线缆的一端固定于卡爪下环内侧;顶推环包裹于第一线缆外,且下端外圆周设置有卡槽;卡接环外圆周设置有多个卡台,每个卡台上均设置有用于钩挂卡齿的限位槽;解锁筒安装于第一线缆外且内壁设置有竖直的解锁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及其防水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及其防水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用的构件和配件在工厂加工完毕之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从而缩短建筑的现场施工周期,装配式建筑不光包含建筑主体的搭建,还包括内部供电、通信设备连接,为提高效率,在线缆连接时往往采用卡接的形式将线路进行连接,现有的线缆在建筑主体装配过程中需要穿接于建筑主体中的线槽中,在穿接过程中线缆的首尾位置容易产生扭转力使得接口处存在较大的扭转力,因此在扭转力的存在下容易使得接口处产生缝隙,降低线缆的防水密封性。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防水连接结构,可实现线缆的可靠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及其防水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装配式建筑中线缆连接不可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及其防水连接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连接结构,用以连接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包括卡接环、顶推环、第一弹性卡接组件、第二弹性组件、解锁筒;第一弹性卡接组件包括卡爪下环、卡爪上环、卡条,卡爪上环位于卡爪下环上方,且与卡爪下环同轴,卡爪上环内侧设置有多个沿卡爪上环径向延伸的卡齿;卡条有多个,沿卡爪下环周向均匀分布,每个卡条上端连接卡爪上环,下端连接卡爪下环,多个卡条均向内凹陷,且均从其下端向上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延伸至其上端;每个卡条内侧中段均设置有限位凸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弹条上环、弹条下环、弹条,弹条上环固定于卡爪上环外圈,弹条下环位于弹条上环下方且与弹条上环同轴;弹条下环外圆周设置有解锁凸块;弹条有多个且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每个弹条上端连接弹条上环,下端连接弹条下环;第二线缆的一端位于多个卡条围出的环形空间下部,且固定于卡爪下环,第一线缆插入第二线缆;顶推环固定包裹于第一线缆外,顶推环下端外圆周设置有用于限位凸台插入的卡槽;卡接环套于第一线缆外,且安装于顶推环上端;卡接环外圆周设置有多个与卡齿配合的卡台,每个卡台从其初始端向下且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延伸,接着水平延伸,后向上延伸至其末端,以在其末端处限定出限位槽;每个卡台的初始端位于相邻卡台的末端的正上方;卡齿钩挂于限位槽;解锁筒安装于第一线缆外,且内壁设置有竖直延伸的解锁槽,顶推环向下移动时,解锁凸块沿解锁槽相对向上移动。可选地,上绝缘外壳外圆周设置有压簧上安装环和止转环,解锁筒内壁设置有摩擦环;解锁筒套于上绝缘外壳外,且摩擦环位于止转环上方,解锁筒与上绝缘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簧,第二压簧安装于压簧上安装环和摩擦环之间,以使摩擦环压紧止转环,进而使解锁筒与上绝缘外壳同步转动,且在摩擦环与止转环脱离后,解锁筒可相对于上绝缘外壳自由转动。可选地,第一线缆包括上绝缘外壳,卡接环与顶推环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簧,卡接环在第一压簧作用下压紧上绝缘外壳下端面,且卡接环上端面为摩擦面,以在压紧上绝缘外壳下端面时随上绝缘外壳同步转动,且在摩擦面与上绝缘外壳下端面脱离时可自由转动;卡齿钩挂于限位槽时带动卡接环向下挤压第一压簧,使摩擦面与上绝缘外壳下端面脱离,以在第一线缆发生扭转时,减少对卡齿与限位槽卡接的影响。可选地,解锁槽中段设置有泄压槽,泄压槽沿解锁筒的周向延伸,且泄压槽的中段与解锁槽连通,即与解锁槽构成十字型结构。可选地,解锁筒内壁下部设置有引导槽,引导槽上端与解锁槽下端连通,下端与解锁筒内壁下端整圈连通,以使解锁凸块沿引导槽进入解锁槽。可选地,第一线缆还包括上中心导体、上绝缘内层、上屏蔽层,上中心导体、上绝缘内层、上屏蔽层、上绝缘外壳从里到外依次设置,且上绝缘内层和上屏蔽层下端平齐,上中心导体下端伸出上绝缘内层和上屏蔽层;第二线缆包括下中心导体、下绝缘内层、下屏蔽层、下绝缘外壳,下中心导体、下绝缘内层、下屏蔽层、下绝缘外壳从里到外依次设置,且下中心导体为中空结构,且上端与下绝缘内层上端平齐,以在上绝缘内层与下绝缘内层接触时,上中心导体插入下中心导体内,上屏蔽层与下屏蔽层连通,完成电连接。可选地,下屏蔽层和下绝缘外壳上端平齐,且高于下绝缘内层;下绝缘内层直径大于上屏蔽层的直径,且上屏蔽层下端外圆周和下屏蔽层的上端内壁均设置有球头凸起,以在上绝缘内层与下绝缘内层接触时,上屏蔽层和下屏蔽层的球头凸起接触,实现连通。可选地,第二线缆外设置有密封外套,密封外套在防水连接结构安装完成后包裹于解锁筒外,以阻碍水汽进入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连接处。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底板、立柱、横柱、棚顶支梁、上层置物架、线缆槽、线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防水连接结构;立柱有多个,对称且均匀分布于底板的两侧,且下端通过角接架固定于底板;横柱有多个,均水平设置于多个立柱内侧,且每个横柱依次与多个立柱固定连接;棚顶支梁有多个,每个棚顶支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侧的两个立柱的上端;每个立柱内侧均设置有向上且向内延伸的斜柱;上层置物架水平设置,且一端与同侧的立柱连接,另一端与斜柱上端连接;线缆槽与横柱水平设置,且固定于立柱;线缆安装于线缆槽内,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通过防水连接结构连接。可选地,线缆槽包括线槽和线槽盖,线槽和线槽盖扣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采用的防水连接结构在使用时只需将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对插,即可完成防水连接结构的连接,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卡齿与卡台卡接时,卡条恢复了部分形变,在卡条自身形变的作用下保持卡齿与卡台之间存在一定的预紧力,连接可靠,且对加工件的精度要求不高;卡齿与卡接环上的卡台卡接后,卡接环的摩擦面与上绝缘外壳脱离接触,卡接环可相对于第一线缆自由转动,减少第一线缆扭动对卡接位置造成的影响;解锁筒与上绝缘外壳之间摩擦接触,且解锁筒内的泄压槽与解锁凸块的配合使第一线缆发生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扭动时均能使解锁筒与上绝缘外壳之间脱离接触,且不会造成卡接环的摩擦面与上绝缘外壳配合,避免第一线缆的扭动影响卡接效果,使连接失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B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水连接结构的实施例整体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水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中卡条与卡槽配合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水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中卡条与卡槽未配合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水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中第一线缆及与第一线缆连接部件爆炸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水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中第二线缆及与第二线缆连接部件爆炸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水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中解锁筒结构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水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中上绝缘外壳、顶推环及卡接环安装后半剖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连接结构,用以连接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环、顶推环、第一弹性卡接组件、第二弹性组件、解锁筒;第一弹性卡接组件包括卡爪下环、卡爪上环、卡条,卡爪上环位于卡爪下环上方,且与卡爪下环同轴,卡爪上环内侧设置有多个沿卡爪上环径向延伸的卡齿;卡条有多个,沿卡爪下环周向均匀分布,每个卡条上端连接卡爪上环,下端连接卡爪下环,多个卡条均向内凹陷,且均从其下端向上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延伸至其上端;每个卡条内侧中段均设置有限位凸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弹条上环、弹条下环、弹条,弹条上环固定于卡爪上环外圈,弹条下环位于弹条上环下方且与弹条上环同轴;弹条下环外圆周设置有解锁凸块;弹条有多个且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每个弹条上端连接弹条上环,下端连接弹条下环;第二线缆的一端位于多个卡条围出的环形空间下部,且固定于卡爪下环,第一线缆插入第二线缆;顶推环固定包裹于第一线缆外,顶推环下端外圆周设置有用于限位凸台插入的卡槽;卡接环套于第一线缆外,且安装于顶推环上端;卡接环外圆周设置有多个与卡齿配合的卡台,每个卡台从其初始端向下且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延伸,接着水平延伸,后向上延伸至其末端,以在其末端处限定出限位槽;每个卡台的初始端位于相邻卡台的末端的正上方;卡齿钩挂于限位槽;解锁筒安装于第一线缆外,且内壁设置有竖直延伸的解锁槽,顶推环向下移动时,解锁凸块沿解锁槽相对向上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连接结构,用以连接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环、顶推环、第一弹性卡接组件、第二弹性组件、解锁筒;第一弹性卡接组件包括卡爪下环、卡爪上环、卡条,卡爪上环位于卡爪下环上方,且与卡爪下环同轴,卡爪上环内侧设置有多个沿卡爪上环径向延伸的卡齿;卡条有多个,沿卡爪下环周向均匀分布,每个卡条上端连接卡爪上环,下端连接卡爪下环,多个卡条均向内凹陷,且均从其下端向上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延伸至其上端;每个卡条内侧中段均设置有限位凸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弹条上环、弹条下环、弹条,弹条上环固定于卡爪上环外圈,弹条下环位于弹条上环下方且与弹条上环同轴;弹条下环外圆周设置有解锁凸块;弹条有多个且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每个弹条上端连接弹条上环,下端连接弹条下环;第二线缆的一端位于多个卡条围出的环形空间下部,且固定于卡爪下环,第一线缆插入第二线缆;顶推环固定包裹于第一线缆外,顶推环下端外圆周设置有用于限位凸台插入的卡槽;卡接环套于第一线缆外,且安装于顶推环上端;卡接环外圆周设置有多个与卡齿配合的卡台,每个卡台从其初始端向下且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延伸,接着水平延伸,后向上延伸至其末端,以在其末端处限定出限位槽;每个卡台的初始端位于相邻卡台的末端的正上方;卡齿钩挂于限位槽;解锁筒安装于第一线缆外,且内壁设置有竖直延伸的解锁槽,顶推环向下移动时,解锁凸块沿解锁槽相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绝缘外壳外圆周设置有压簧上安装环和止转环,解锁筒内壁设置有摩擦环;解锁筒套于上绝缘外壳外,且摩擦环位于止转环上方,解锁筒与上绝缘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簧,第二压簧安装于压簧上安装环和摩擦环之间,以使摩擦环压紧止转环,进而使解锁筒与上绝缘外壳同步转动,且在摩擦环与止转环脱离后,解锁筒可相对于上绝缘外壳自由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线缆包括上绝缘外壳,卡接环与顶推环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簧,卡接环在第一压簧作用下压紧上绝缘外壳下端面,且卡接环上端面为摩擦面,以在压紧上绝缘外壳下端面时随上绝缘外壳同步转动,且在摩擦面与上绝缘外壳下端面脱离时可自由转动;卡齿钩挂于限位槽时带动卡接环向下挤压第一压簧,使摩擦面与上绝缘外壳下端面脱离,以在第一线缆发生扭转时,减少对卡齿与限位槽卡接的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连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延景高凯房善玉吴伟云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市信玉防水堵漏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