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00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包括厢体、开设于厢体顶部的逃生口和安装于逃生口的逃生窗;所述逃生窗通过窗锁机构将逃生口封闭;所述窗锁机构包括固定于厢体上的锁扣、活动安装于逃生窗上的锁栓、用于驱动锁栓的联动件和固定安装于逃生窗且罩扣于联动件外部的易碎防护罩;击破易碎防护罩,操纵被易碎防护罩保护的联动件,控制锁栓与锁扣的配合状态,使逃生窗开启或锁闭。该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通过无需专用开锁工具就能实现操作的锁具将逃生窗锁闭,在险情发生时,受困人员可快速打开逃生窗进行逃生自救,降低长时间被困造成更严重伤害的风险。同时易碎防护罩的保护又可避免轿厢正常运行时乘梯者随意操作逃生窗而造成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
本技术属于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梯消防自救技术中,均会在轿厢的顶部开设逃生口,并在逃生口设置逃生窗,轿厢在井道内正常运行时,逃生窗关闭。当轿厢发生故障卡滞在井道内无法与建筑内各层的层门正常对接时,受困于轿厢内的人员可通过打开逃生窗,从轿厢顶部的逃生口攀上轿厢顶部,再沿井道攀至上一层的层门离开井道。轿厢内通常会在厢壁夹层内放置逃生梯,便于受困人员从逃生口逃出。而为了避免轿厢在无险情时,被乘梯者随意取出逃生梯、打开逃生窗,造成不必要的危险或在险情发生时无逃生装备可用,会将逃生窗和收纳逃生梯的厢壁夹层上锁。而锁具通常为通用三角钥匙可开启的三角锁孔锁具。但在电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轿厢发生故障需要紧急救援时,受困的绝大多数乘梯者都没有携带三角钥匙的可能性,导致普通乘梯者无法取出逃生梯、打开逃生窗进行自救。在悬空且出现故障的轿厢内等待救援,时间越久危险性越高。因此,亟需一种轿厢,正常运行时可安全地锁闭逃生窗,避免被乘梯者随意开关;出现险情时,又能被受困人员在无需任何开锁工具的情况下打开逃生窗进行快速自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采用无需开锁工具的锁具将逃生窗锁闭,并在锁具外套设易碎防护罩进行保护,避免在非险情状态下被乘梯者随意开关逃生窗。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包括厢体、开设于厢体顶部的逃生口和安装于逃生口的逃生窗;所述逃生窗通过窗锁机构将逃生口封闭;所述窗锁机构包括固定于厢体上的锁扣、活动安装于逃生窗上的锁栓、用于驱动锁栓的联动件和固定安装于逃生窗且罩扣于联动件外部的易碎防护罩;击破易碎防护罩,操纵被易碎防护罩保护的联动件,控制锁栓与锁扣的配合状态,使逃生窗开启或锁闭。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该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在其厢体的顶部开设逃生口,并通过逃生窗进行封堵,以保证轿厢在正常运行时的安全性,避免杂物从逃生口落入轿厢内对乘梯者造成伤害。逃生窗与厢体之间通过窗锁机构进行锁闭,并通过易碎防护罩将作为锁具操纵端的联动件笼罩保护起来,避免在非紧急状态下乘梯者可随意操控逃生窗的开启或关闭状态。紧急状态时,可直接击破易碎防护罩,操控联动件使锁栓与锁扣脱离,开启逃生窗。该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设置有逃生口可在轿厢运行故障时作为受困者的逃生通道,且无需专业的开锁工具即可在紧急状态下破坏其易碎防护罩进行使用,简单快捷,为受困者的自救争取宝贵时间,避免受困者没有专用钥匙而无法打开逃生窗自救的问题。同时,易碎防护罩还可防止在正常使用时乘梯者的随意操作,减少轿厢正常运行过程中逃生窗被误操作的情况发生。优选的,所述厢体内侧壁还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匹配有可活动开启的活动壁板,所述活动壁板与收纳槽形成存放有逃生梯的空间。优选的,所述活动壁板上安装有门锁机构;所述门锁机构与窗锁机构的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厢体侧壁上还设置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接入电梯轿厢的控制电路中,用于检测窗锁机构的开启/锁闭状态,使窗锁机构开启时轿厢停止移动。优选的,所述联动件为铰接于逃生窗表面的把手,所述锁在逃生窗的另一表面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把手旋转可控制锁栓摆动,从而控制锁栓嵌入锁扣,或与锁扣脱离接触。优选的,所述逃生窗表面设置有开关标识;所述把手旋转至锁栓脱离锁扣的位置为“开”标识,所述把手旋转至锁栓嵌入锁扣的位置为“关”标识。优选的,所述逃生窗的表面还设置有“消防专用”标识。优选的,所述逃生窗与厢体通过合页铰接。优选的,所述易碎防护罩选用玻璃罩、透明塑料罩或透明硬质橡胶罩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活动壁板的一侧与收纳槽铰接,另一侧与收纳槽之间设置有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固定于收纳槽内的张紧底座和固定于活动壁板边缘的张紧弹片;所述张紧弹片与张紧底座嵌合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通过无需专用开锁工具就能实现操作的锁具将逃生窗锁闭,在险情发生时,受困人员可快速打开逃生窗进行逃生自救,降低长时间被困造成更严重伤害的风险。同时易碎防护罩的保护又可避免轿厢正常运行时乘梯者随意操作逃生窗而造成的风险。特别是该轿厢内还采用了与窗锁机构相同结构的门锁机构锁闭了储存有逃生梯的空间,避免逃生梯在正常运行时被随意取出,在险情发生时又可无需开锁工具快速取出逃生梯,配合逃生窗进行自救,互相配合极大地提升了轿厢运行故障后受困人员的自救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轿厢顶部逃生窗锁闭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窗锁机构的锁闭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逃生梯收纳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门锁机构的锁闭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例:1厢体;2逃生窗;3窗锁机构;4活动壁板;5逃生梯;6门锁机构;7检测器;11逃生口;12收纳槽;21合页;31锁扣;32锁栓;33联动件;34易碎防护罩;41张紧组件;121挂钩;411张紧底座;412张紧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包括厢体1、开设于厢体1顶部的逃生口11和安装于逃生口11的逃生窗2;逃生窗2与厢体1顶部的侧壁通过合页21铰接实现开合,且逃生窗2与厢体1的侧壁通过窗锁机构3实现锁闭或开启的效果。窗锁机构3包括安装在厢体1顶部侧壁上的锁扣31、安装在逃生窗2上的锁栓32,用于驱动锁栓32运动的联动件33和笼罩于联动件33上的易碎防护罩34。锁栓32在联动件33的操作带动下可嵌入锁扣31或脱离锁扣31实现锁闭或开启的效果。而易碎防护罩34则作为联动件33的保护结构,只有在将其击碎后才可操纵联动件33,参照其他应急消防设备的结构经验,在轿厢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可避免乘梯者好奇心作祟随意操纵联动件33打开逃生窗2,造成不必要的危险。在轿厢发生故障时,又不会影响受困人员在没有任何开锁工具的状况下将易碎防护罩34击碎打开逃生窗2。本实施例中,联动件33为适合手掌握持的把手,把手结构一般呈条状,可被手掌完全包裹掌握,且能够提供足够的力臂长度,便于施力操作,且操作方式简单明确,无需繁琐的教学和训练,可使非专业人员仅凭常识即可使用,在险情发生时以最高效的方式进行自救。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确保受困人员快速打开逃生窗2,加快自救速度,设置了开关标识进行操作指示。将把手旋转的位置进行标识,当锁栓32随把手的旋转运动而嵌入锁扣31时,逃生窗2锁闭,此时把手所在的位置标识为“关”,当锁栓32随把手的旋转运动而脱离锁扣31时,逃生窗2开启,此时把手所在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厢体、开设于厢体顶部的逃生口和安装于逃生口的逃生窗;所述逃生窗通过窗锁机构将逃生口封闭;所述窗锁机构包括固定于厢体上的锁扣、活动安装于逃生窗上的锁栓、用于驱动锁栓的联动件和固定安装于逃生窗且罩扣于联动件外部的易碎防护罩;击破易碎防护罩,操纵被易碎防护罩保护的联动件,控制锁栓与锁扣的配合状态,使逃生窗开启或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厢体、开设于厢体顶部的逃生口和安装于逃生口的逃生窗;所述逃生窗通过窗锁机构将逃生口封闭;所述窗锁机构包括固定于厢体上的锁扣、活动安装于逃生窗上的锁栓、用于驱动锁栓的联动件和固定安装于逃生窗且罩扣于联动件外部的易碎防护罩;击破易碎防护罩,操纵被易碎防护罩保护的联动件,控制锁栓与锁扣的配合状态,使逃生窗开启或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内侧壁还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匹配有可活动开启的活动壁板,所述活动壁板与收纳槽形成存放有逃生梯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壁板上安装有门锁机构;所述门锁机构与窗锁机构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侧壁上还设置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接入电梯轿厢的控制电路中,用于检测窗锁机构的开启/锁闭状态,使窗锁机构开启时轿厢停止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防急救专用的轿厢,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灵刘绍毅曾群君侯应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