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器放置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72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器放置盒,包括盒体,盒体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斜板、第二斜板以及第三斜板,第一斜板的末端与第二斜板之间形成第一出料口,第二斜板的末端与盒体后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出料口,第三斜板的末端与盒体前侧壁之间形成第三出料口;第一出料口的上方为存放空间,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之间为中转空间,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之间为出料空间,第二斜板通过转动的方式将存放空间的注射器转移至中转空间并同步将中转空间的注射器转移至出料空间,第三斜板通过转动的方式将出料空间内的单个注射器转移至盒体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注射器放置盒防尘效果差,拿取注射器不便捷,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器放置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注射器放置盒。
技术介绍
主要使用在临床,注射器常用于患者所用治疗药物在皮内、皮下和肌肉注射外,还广泛应用于药物配制时药物溶解及药剂的添加,为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随着一次性注射器的广泛使用,规格及样式也越来越多,目前传统放置法不能做到很好的防尘,医护人员拿取也不方便,为做好一次性注射器的有效防尘且取拿方便需设计了一款新型放置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在密闭的盒子内设置可转动的两块斜板,两斜板间设置连杆以及复位弹簧,并形成三个出料口,使得可以通过手动按压第三斜板尾端的方式带动两个斜板转动从而打开各个出料口,注射器从第一出料口到第三出料口经过两个斜坡的滑动使其一字排,解决了现有的注射器放置盒防尘效果差,拿取注射器不便捷,使用不方便的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注射器放置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斜板、第二斜板以及第三斜板,所述第一斜板的末端与第二斜板之间形成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斜板的末端与盒体后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三斜板的末端与盒体前侧壁之间形成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上方为存放空间,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之间为中转空间,所述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之间为出料空间,所述第二斜板通过转动的方式将存放空间的注射器转移至中转空间并同步将中转空间的注射器转移至出料空间,所述第三斜板通过转动的方式将出料空间内的单个注射器转移至盒体外侧。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斜板固定在盒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斜板的前端部以及第三斜板的前端部均可转动设置在盒体的内壁上。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斜板和第三斜板之间连接有连杆,且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斜板和第三斜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与第二斜板之间还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杆包括主杆部分和副杆部分,所述副杆部分设置为L型,且所述连杆通过副杆部分的端部与第二斜板之间连接复位弹簧。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三斜板的下方还设置有固定在盒体内壁上的插板,所述插板的侧边固定有若干的挡条,所述第三斜板表面开设有供挡条穿过的通槽。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三斜板的尾端设置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延伸至盒体外侧。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连杆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与之对应的所述复位弹簧设置有两个。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盒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且盒体的各部位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盒体的材料采用亚克力板;粘接的方式可以防止连接部划伤注射器外包装,透明的亚克力板便于观察内部一次性注射器的存储量及规格。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设置可转动的第二斜板以及第三斜板,第二斜板以及第三斜板之间设置连杆以及复位弹簧,并且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间形成第一出料口,第二斜板与盒体后侧壁间形成第二出料口,第三斜板与盒体前侧壁间形成第三出料口,使得可以通过手动按压第三斜板尾端的方式带动第二斜板以及第三斜板转动从而打开各个出料口,使得注射器从第一出料口到第三出料口经过两个斜坡的滑动使其一字排便于按压一次单个注射器输出至盒体外部;此外该装置采用封闭式设计,隔绝了环境中的灰尘,防止二次污染,采用轻量化设计,所用板材都为透明亚克力板,靠粘接成型,可以防止划伤注射器外包装,且便于观察内部一次性注射器的存储量及规格。综上所述,该等结构简单,巧妙,使用便捷,密封性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医疗器械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注射器放置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注射器取出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第二斜板、第三斜板以及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插板以及挡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盒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注射器放置盒,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斜板2、第二斜板3以及第三斜板4,所述第一斜板2的末端与第二斜板3之间形成第一出料口5,所述第二斜板3的末端与盒体1后侧壁11之间形成第二出料口6,所述第三斜板4的末端与盒体1前侧壁12之间形成第三出料口7;所述第一出料口5的上方为存放空间10,所述第一出料口5和第二出料口6之间为中转空间20,所述第二出料口6和第三出料口7之间为出料空间30,所述第二斜板3通过转动的方式将存放空间10的注射器100转移至中转空间20并同步将中转空间20的注射器100转移至出料空间30,所述第三斜板4通过转动的方式将出料空间30内的单个注射器100转移至盒体1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板2固定在盒体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斜板3的前端部以及第三斜板4的前端部均可转动设置在盒体1的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斜板3和第三斜板4之间连接有连杆8,且所述连杆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斜板3和第三斜板4转动连接,所述连杆8与第二斜板3之间还连接有复位弹簧9;所述连杆8包括主杆部分81和副杆部分82,所述副杆部分82设置为L型,且所述连杆8通过副杆部分82的端部与第二斜板3之间连接复位弹簧9。值得一提的是,设置可转动的第二斜板3以及第三斜板4,第二斜板3以及第三斜板4之间设置连杆8以及复位弹簧9,并且第一斜板2与第二斜板3间形成第一出料口5,第二斜板3与盒体1后侧壁11间形成第二出料口6,第三斜板4与盒体1前侧壁12间形成第三出料口7,使得可以通过手动按压第三斜板4尾端的方式带动第二斜板3以及第三斜板4转动从而打开各个出料口,使得注射器从第一出料口5到第三出料口7经过两个斜坡的滑动使其一字排便于按压一次单个注射器输出至盒体外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斜板4的下方还设置有固定在盒体1内壁上的插板200,所述插板200的侧边固定有若干的挡条201,所述第三斜板4表面开设有供挡条201穿过的通槽4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斜板4的尾端设置有承接部42,所述承接部42延伸至盒体1外侧。进一步地,所述连杆8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与之对应的所述复位弹簧9设置有两个。更进一步地,所述盒体1由透明材料制成,且盒体1的各部位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需进一步指出的是,该装置采用封闭式设计,隔绝了环境中的灰尘,防止二次污染,采用轻量化设计,所用板材都为透明亚克力板,靠粘接成型,可以防止划伤注射器外包装,且便于观察内部一次性注射器的存储量及规格。使用时,手动按压第三斜板4的承接部42,第三斜板4转动通过连杆8带动第二斜板3也转动,第一出料口5、第二出料口6和第三出料口7均打开,存放空间10内靠近第一出料口5的注射器经第一出料口5沿着第二斜板3滑动至中转空间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器放置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斜板(2)、第二斜板(3)以及第三斜板(4),所述第一斜板(2)的末端与第二斜板(3)之间形成第一出料口(5),所述第二斜板(3)的末端与盒体(1)后侧壁(11)之间形成第二出料口(6),所述第三斜板(4)的末端与盒体(1)前侧壁(12)之间形成第三出料口(7);/n所述第一出料口(5)的上方为存放空间(10),所述第一出料口(5)和第二出料口(6)之间为中转空间(20),所述第二出料口(6)和第三出料口(7)之间为出料空间(30),所述第二斜板(3)通过转动的方式将存放空间(10)的注射器(100)转移至中转空间(20)并同步将中转空间(20)的注射器(100)转移至出料空间(30),所述第三斜板(4)通过转动的方式将出料空间(30)内的单个注射器(100)转移至盒体(1)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805 CN 20201077901051.一种注射器放置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斜板(2)、第二斜板(3)以及第三斜板(4),所述第一斜板(2)的末端与第二斜板(3)之间形成第一出料口(5),所述第二斜板(3)的末端与盒体(1)后侧壁(11)之间形成第二出料口(6),所述第三斜板(4)的末端与盒体(1)前侧壁(12)之间形成第三出料口(7);
所述第一出料口(5)的上方为存放空间(10),所述第一出料口(5)和第二出料口(6)之间为中转空间(20),所述第二出料口(6)和第三出料口(7)之间为出料空间(30),所述第二斜板(3)通过转动的方式将存放空间(10)的注射器(100)转移至中转空间(20)并同步将中转空间(20)的注射器(100)转移至出料空间(30),所述第三斜板(4)通过转动的方式将出料空间(30)内的单个注射器(100)转移至盒体(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放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2)固定在盒体(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斜板(3)的前端部以及第三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县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