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轻卡车型的后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477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轻卡车型的后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防护梁,货箱的后部两侧设有货箱侧框架,所述两侧货车侧框架向下延伸形成货箱框架延长梁,所述后防护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货箱框架延长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与货箱一体式后防护,解决结构复杂、焊接精度低、成本高、多种后防护无法通用、后防护位置、长度无可调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轻卡车型的后防护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防护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轻卡车型的后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轻卡后防护都是单独结构,螺接装配在车架上。此种存在如下问题:1、轻型后防护与车架连接强度较弱,加强式后防护成本、重量均较高;2、车架不同、后防护安装点就不同,后防护通用性低;3、一般一种二类车型安装多种尺寸货箱,侧防护不易移动或者调整长度,当X方向货箱尾部突出后防护长度时,后部发生碰撞时,后防护失去了较大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美观性好,且防护性能高的应用于轻卡车型的后防护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应用于轻卡车型的后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防护梁,货箱的后部两侧设有货箱侧框架,两侧所述货箱侧框架向下延伸形成货箱框架延长梁,所述后防护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货箱框架延长梁连接。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技术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所述后防护梁设于两侧所述货箱框架延长梁之间,所述后防护梁两端焊接至所述货箱框架延长梁上。所述货箱的下边缘设有货箱下框架,所述后防护梁与所述货箱下框架平行布置。所述后防护梁与所述货箱下框架之间设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垂直布置在所述后防护梁和所述货箱下框架之间。所述后防护梁和所述货箱下框架之间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加强梁。所述货箱侧框架、后防护梁及加强梁均为矩形型材。所述货箱下方设有侧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应用于轻卡车型的后防护结构,结构简单,美观性好,且防护性能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应用于轻卡车型的后防护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货箱,2、侧裙,3、货箱侧框架,4、货箱下框架,5、货箱框架延长梁,6、后防护梁,7、加强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这种应用于轻卡车型的后防护结构,如图1中所示,包括后防护梁6,货箱1的后部两侧设有货箱侧框架3,两侧货箱侧框架3向下延伸形成货箱框架延长梁5,后防护梁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货箱框架延长梁5连接。后防护梁6与货车的货箱侧框架3一体成型,结构简化,且整体防护强度高,无需安装精度,简化生产安装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中,后防护梁6设于两侧的货箱框架延长梁5之间,后防护梁6两端分别焊接至两侧的货箱框架延长梁5上。本技术中,货箱1的下边缘设有货箱下框架4,后防护梁6与货箱下框架4平行布置。后防护梁6与货箱下框架4之间设有加强梁7。加强梁7垂直布置在后防护梁6和货箱下框架4之间。此种结构便于连接布置,可提高整体防护结构强度。本技术中,后防护梁6和货箱下框架4之间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加强梁7。根据需要设置间隔布置的加强梁7,可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满足后防护的整体结构强度要求。本技术中,货箱侧框架3、后防护梁6及加强梁7均为矩形型材,焊接构成了整体后防护结构,便于生产加工,成本低,结构强度高。本技术中,如图1中所示,货箱1下方设有侧裙2,后防护梁6与货箱1一体式,遮住车架、线束等部件不外漏,更美观。本技术这种应用于轻卡车型的后防护结构,具有以下优点,与货箱合为一体,无需安装精度,结构工序简单,提升生产效率;车架种类较多,货箱一体式后防护,无需匹配车架新开,节约生产成本;型材的选择,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后防护随货箱自由在车辆上移动,随时启动防护作用;后防护与货箱一体式,遮住车架、线束等部件不外漏,更美观;后防护与货箱一体式,强度更高,防护性能更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与货箱一体式后防护,解决结构复杂、焊接精度低、成本高、多种后防护无法通用、后防护位置、长度无可调性的问题。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轻卡车型的后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防护梁,货箱的后部两侧设有货箱侧框架,两侧所述货箱侧框架向下延伸形成货箱框架延长梁,所述后防护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货箱框架延长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轻卡车型的后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防护梁,货箱的后部两侧设有货箱侧框架,两侧所述货箱侧框架向下延伸形成货箱框架延长梁,所述后防护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货箱框架延长梁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轻卡车型的后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护梁设于两侧所述货箱框架延长梁之间,所述后防护梁两端焊接至所述货箱框架延长梁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轻卡车型的后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箱的下边缘设有货箱下框架,所述后防护梁与所述货箱下框架平行布置。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轻卡车型的后防护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哲唐庆伟秦等银谢宗强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