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高俊专利>正文

沙子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702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沙子传送装置,包括两根沿沙子向上传送的方向平行设置的基杆,基杆之间转动连接有传送带,传送带通过基杆之间所设的转辊传动,位于传送起始端的转辊与驱动电机B传动连接,驱动电机B与基杆固定连接,基杆之间的底部以及基杆之间的传送起始端分别密封固定有底板,基杆的顶部依次罩设有多个罩板,所述罩板与基杆可拆卸地密封固定,位于传送起始端的罩板顶部设有传送进料斗。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沙子传送装置,通过沙子传送装置的结构,不仅能够使沙子在封闭过程中有效传送,避免沙子扬尘而污染环境、造成物料损失,而且将传送带隔分成多个传送槽,使得沙子的传送还能根据转速进行初步计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沙子传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砂浆搅拌设备的沙子传送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沙子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建筑工地所需砂浆生产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传统型人工搅拌机,操作简单,现场需三人以上才可搅拌出砂浆,砂浆的原材料称重配比控制不准确,搅拌出砂浆质量不稳定浪费材料,粉尘与噪音大大污染环境。第二种是湿拌砂浆是由搅拌站集中拌制,搅拌出来的砂浆方量较大;不适合小方量砂浆使用。高温季节凝结快须在一定的时间内用完,砂浆品种单一小产能成本高。第三种是预拌干混砂浆,预拌干混砂浆是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需建企业厂房。把沙子烘干后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泥、外加剂等材料混合。再用预拌干混砂浆车送达建筑工地,工地需预备储存预拌砂浆罐子和搅拌机,当使用砂浆时开启预拌砂浆罐下面搅拌机,加水开始二次搅拌,这样便生产出砂浆。预拌干混砂浆存在好多欠缺,本来沙子就是湿的经过烘干后产生粉尘、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增大经济成本。反而到了建筑工地再需加水搅拌又一次污染工地环境。最主要的是预拌干混砂浆的砂子是烘干的,短时间的加水二次搅拌,砂浆中的砂子没有完全被水渗透,使用起来吸干快,墙壁需长时间的加水维护,浪费资源和人力。预拌干混砂浆经常还会出现离析现象也就是离析后粉刷到墙壁上会出现起砂、缝裂、空鼓等现象属鸡肋产品。以上这三种砂浆生产方式比环保砂浆一体化生产箱生产出的砂浆成本要多出20%-40%以上,增加建筑成本。之前有人申请了公开号为108789852A的专利,但是这种技术方案中是先将沙子和水泥在搅拌装置的上方进行称量之后再进入到搅拌装置内,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沙子或水泥会残留在称量装置内,从而导致从称量装置进入搅拌装置的时候物料有误差,从而导致搅拌出的砂浆达不到理论上所要求的质量,而且时间久了之后水泥和沙子会干结在称量装置内,导致称量误差越来越大、甚至称量装置无法使用。另外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沙子传输是通过绞龙进行的,绞龙输送的原理是通过挤压向前输送,所以输送过程中与绞龙叶片沙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大,也就导致沙子与绞龙叶片的摩擦力较大,再由于沙子的硬度相对也比较大,从而使绞龙叶片磨损特别严重,进而造成使用成本较高,而频繁地更换绞龙叶片则会影响生产;如果将绞龙叶片的材料更换为锰钢的话,不仅成本会大大提高,而且由于传送原理未改变、摩擦仍然存在、沙子与绞龙叶片之间的压力仍然较大,使用寿命虽然比之前长了,但是仍需要在使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就要进行更换。最后上述技术方案中是完全一体式结构,所以从出厂到使用目的地的周转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号的运输板车才能避免超长超宽,进而导致运输成本较大,而且大型号的运输板车的运输范围还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导致运输过程会出现较多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沙子传送装置,通过将箱体A、箱体B和搅拌筒分开后一起装车运输,从而便于本技术能够进行一次性运输,从而降低运输成本;通过在搅拌筒底部的支撑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从而直接对搅拌筒内的物料进行精确称量,保证了搅拌砂浆物料的称量准确度,进一步保证了砂浆的质量;通过搅拌筒内的搅拌叶片的结构,只需要一个驱动电机就能在搅拌的时候能够同时使搅拌筒内中心处的物料流向与搅拌筒内边沿处的物料流向相反,从而不仅使物料在搅拌过程中形成了循环,而且在相反流向的物料流动过程中进一步使搅拌筒内中心处物料和边沿处物料的接触机会,进而使搅拌效果大大提升;通过沙子传送装置的结构,不仅能够使沙子在封闭过程中有效传送,避免沙子扬尘而污染环境、造成物料损失,而且将传送带隔分成多个传送槽,使得沙子的传送还能根据转速进行初步计量;通过传送带两侧的挡边结构,不仅制造成本较低,而且强度较大,避免沙子从传送带两侧溢出而影响沙子的传送效率;通过防尘罩的结构,不仅避免沙子在落入搅拌筒内的时候会扬尘,而且还能避免沙子在离开传送带时候由于惯性而撞击到防尘罩而使部分沙子溢出或撞回至传送带上,进而保证了沙子的传送效率,也避免了沙子的浪费;通过添加剂配料箱的作用,使得添加剂是直接通过粉料或颗粒料进行称量添加的,相比于通过添加剂溶液而言,计量更加准确,从而保证砂浆的质量;通过水泥上料管和沙子传送装置B的作用,便于水泥运输车和沙子运输车向水泥仓和沙仓内进行加料;通过振动器的作用,使即使沙子是湿沙也能够在振动器的作用下防止结块而将沙子打散,从而便于沙子传输。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沙子传送装置,包括箱体A和箱体B,所述箱体B固定连接于箱体A的顶部,所述箱体A的一侧设有搅拌筒,所述箱体内固定有水箱,所述箱体B的侧壁、对应于搅拌筒的一侧固定有添加剂配料箱,所述箱体B内固定有水泥仓,所述箱体A内固定有沙仓,所述箱体B位于添加剂配料箱一侧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水泥仓内连通的除尘仓,所述水箱内的水泵通过抽水管与水箱内连通,所述水泥仓通过输送蛟龙与搅拌筒内连通,所述沙仓通过沙子传送装置A与搅拌筒内连通,所述搅拌筒的底部固定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分别设有用于计量搅拌筒内物料重量的压力传感器。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搅拌筒内转动连接有以搅拌筒的轴心为中心轴的螺旋搅拌叶片A和螺旋搅拌叶片B,所述螺旋搅拌叶片B的外径小于螺旋搅拌叶片A的内径,所述螺旋搅拌叶片B的螺旋方向与螺旋搅拌叶片A相反,所述螺旋搅拌叶片A和螺旋搅拌叶片B均通过支杆与搅拌筒内轴心处所转动连接的轴心杆固定。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螺旋搅拌叶片A和螺旋搅拌叶片B的螺距相同,所述螺旋搅拌叶片B的叶片宽度大于等于螺旋搅拌叶片A。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螺旋搅拌叶片A的外径与搅拌筒的内径匹配。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搅拌筒一侧端面的底部还连通设有沿着砂浆出料方向斜向下设置的砂浆出料管,所述砂浆出料管与搅拌筒的连接处设有闸板,所述闸板通过活塞控制砂浆出料管的连通和闭合,所述搅拌筒背向砂浆出料管的一侧端面固定有驱动电机A,所述驱动电机A通过减速机与轴心杆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与搅拌筒固定连接。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搅拌筒的顶部沿搅拌筒的轴心方向设有条形进料管口,所述条形进料管口上可拆卸地密封固定有盖壳,所述盖壳上设有进料连接管和防尘罩,所述进料连接管与输送蛟龙、添加剂配料箱和除尘仓分别连通,所述沙子传送装置A的出料端伸入防尘罩内,所述抽水管还通过盖壳与搅拌筒内连通。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进料连接管直接通过软管A与输送绞龙的出料端连通,所述进料连接管的两侧还分别连通设有旁通管,所述添加剂配料箱底部的添加剂出料管和除尘仓底部的粉尘出料管分别通过软管B和软管C与对应的旁通管连通。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添加剂出料管和粉尘出料管上分别设有对应的阀门。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粉尘出料管上还连通设有透明观察管。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防尘罩的顶部为与从沙子传送装置A出料端出料的沙子的出料轨迹匹配的弧面。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箱体A内的上部固定有沙仓,所述沙仓的上口与箱体A的内壁匹配,所述沙仓的底部为沿着由外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沙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沿沙子向上传送的方向平行设置的基杆(45),所述基杆(45)之间转动连接有传送带(46),所述传送带(46)通过基杆(45)之间所设的转辊(47)传动,所述转辊(47)设有多根、沿着基杆(45)依次均匀分布有多根,位于传送起始端的转辊(47)与驱动电机B(48)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B(48)与基杆(45)固定连接,所述基杆(45)之间的底部以及基杆(45)之间的传送起始端分别密封固定有底板,所述基杆(45)的顶部依次罩设有多个罩板(49),所述罩板(49)与基杆(45)可拆卸地密封固定,位于传送起始端的罩板(49)顶部设有传送进料斗(50),所述罩板(49)与传送带(46)对应侧的距离大于等于底板与传送带(46)对应侧的距离,沙子出沙端的转辊(47)位于底板和罩板(49)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10 CN 20202005311961.沙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沿沙子向上传送的方向平行设置的基杆(45),所述基杆(45)之间转动连接有传送带(46),所述传送带(46)通过基杆(45)之间所设的转辊(47)传动,所述转辊(47)设有多根、沿着基杆(45)依次均匀分布有多根,位于传送起始端的转辊(47)与驱动电机B(48)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B(48)与基杆(45)固定连接,所述基杆(45)之间的底部以及基杆(45)之间的传送起始端分别密封固定有底板,所述基杆(45)的顶部依次罩设有多个罩板(49),所述罩板(49)与基杆(45)可拆卸地密封固定,位于传送起始端的罩板(49)顶部设有传送进料斗(50),所述罩板(49)与传送带(46)对应侧的距离大于等于底板与传送带(46)对应侧的距离,沙子出沙端的转辊(47)位于底板和罩板(49)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46)的外表面两侧、沿着传送带(46)的边沿分别对称设有挡边(53),所述传送带(46)的外表面上、位于挡边(53)之间设有多个与基杆(45)垂直的横向挡板(54),所述横向挡板(54)沿着传送带(46)均匀分布,所述横向挡板(54)的两端延伸至挡边(53)位置处,并且挡边(53)的顶部与传送带(46)对应位置处的高度差和横向挡板(54)的顶部与传送带(46)对应位置处的高度差相等,小于等于底板与传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高俊
申请(专利权)人:陆高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