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限动器工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67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限动器工装夹具,包括底板、下模座和夹持机构,所述下模座与底板紧固连接,所述下模座上端设有下模腔,所述下模座下端贯穿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两侧设有导向孔,所述夹持机构由气缸、连接板、夹头一、夹头二和导向杆组成,所述气缸与下模座侧壁紧固连接,所述气缸为双活塞杆气缸,所述双活塞杆气缸两侧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板紧固连接,所述夹头一与一侧的连接板中部紧固连接,所述夹头二与另一侧的连接板中部紧固连接,所述导向杆与连接板紧固连接,且导向杆分别与导向孔滑动连接,实现了小限动器的一次性装夹,一次性对刀后铣上端面和钻孔,保证了小限动器的上端面的的平面度和孔的位置度,加工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限动器工装夹具
本技术属于工装夹具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小限动器工装夹具。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的小限动器的上端面需要精铣和钻孔,如图2所示,现在的加工工序是先使左旋转夹持气缸的活塞杆逆时针旋转90°收缩,使左压板旋转至小限动器下方压紧,然后铣刀对小限动器上方进行铣面操作;待小限动器上方铣面操作结束后,使左旋转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伸出顺时针旋转90°,使左压板放开对小限动器下方压紧操作,同时使右旋转夹持气缸的活塞杆逆时针旋转90°收缩,使右压板旋转至小限动器上方压紧,然后铣刀对小限动器下方进行铣面操作,再钻孔。上述小限动器的加工工序,首先两次装夹,定位精度不可控;其次小限动器的下半边和上半边进行了两次铣面操作,使得小限动器的上端面的的平面度很难保证,使得孔的位置度也不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小限动器工装夹具,实现了小限动器的一次性装夹,一次性对刀后铣上端面和钻孔,保证了小限动器的上端面的的平面度和孔的位置度,加工精度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限动器工装夹具,包括底板、下模座和夹持机构,所述下模座与底板紧固连接,所述下模座上端设有下模腔,所述下模座下端贯穿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两侧设有导向孔,所述夹持机构由气缸、连接板、夹头一、夹头二和导向杆组成,所述气缸与下模座侧壁紧固连接,所述气缸为双活塞杆气缸,所述双活塞杆气缸两侧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板紧固连接,所述夹头一与一侧的连接板中部紧固连接,所述夹头二与另一侧的连接板中部紧固连接,所述导向杆与连接板紧固连接,且导向杆分别与导向孔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下模腔下端设有耳腔,且耳腔与导向槽相通连接,所述耳腔内壁面为圆柱面。优选的,所述夹头一和夹头二前端设有圆弧槽。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该小限动器工装夹具,先将小限动器的待加工件放置在下模座的下模腔中,且使小限动器下端的圆柱体位于耳腔中,然后启动双活塞杆气缸,双活塞杆气缸的活塞杆收缩,通过连接板驱动夹头一和夹头二在导向槽中往内运动,直到夹头一和夹头二前端的圆弧槽顶在小限动器下端的圆柱体上,通过两侧夹头一和夹头二将小限动器夹紧,然后铣刀经过一次性对刀后铣上端面和钻孔,实现了小限动器的一次性装夹,一次性对刀后铣上端面和钻孔,保证了小限动器的上端面的平面度和两个孔的位置度,加工精度高;所述导向杆与连接板紧固连接,且导向杆分别与导向孔滑动连接,使得两侧的导向杆共用同一个导向孔,保证了夹头一和夹头二的位置精度。2、所述下模腔下端设有耳腔,且耳腔与导向槽相通连接,实现夹头一和夹头二将小限动器夹紧;所述耳腔内壁面为圆柱面,保证了对小限动器的精准定位;所述夹头一和夹头二前端设有圆弧槽,避免小限动器下端的圆柱体与平面接触受力,保证小限动器下端的圆柱体受力均匀,避免夹紧力造成的小限动器下端的圆柱体钻孔就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小限动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小限动器工装夹具结构示意图;图3是该小限动器工装夹具装配图;图4是下模座结构示意图;图5是夹持机构装配图;其中:1-1、左旋转夹持气缸;1-2、右旋转夹持气缸;1-3、左压板;1-4、右压板;1-5、小限动器;1、底板;2、下模座;3、夹持机构;20、下模腔;20-1、耳腔;21、导向槽;22、导向孔;30、气缸;31、连接板;32、夹头一;33、夹头二;34、导向杆;35、圆弧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3至图5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小限动器工装夹具,实现了小限动器的一次性装夹,一次性对刀后铣上端面和钻孔,保证了小限动器的上端面的的平面度和孔的位置度,加工精度高。具体的说,如图3至图5所示,包括底板1、下模座2和夹持机构3,所述下模座2与底板1紧固连接,所述下模座2上端设有下模腔20,所述下模座2下端贯穿设有导向槽21,所述导向槽21两侧设有导向孔22,所述夹持机构3由气缸30、连接板31、夹头一32、夹头二33和导向杆34组成,所述气缸30与下模座2侧壁紧固连接,所述气缸30为双活塞杆气缸,所述双活塞杆气缸两侧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板31紧固连接,所述夹头一32与一侧的连接板31中部紧固连接,所述夹头二33与另一侧的连接板31中部紧固连接,所述导向杆34与连接板31紧固连接,且导向杆34分别与导向孔22滑动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下模腔20下端设有耳腔20-1,且耳腔20-1与导向槽21相通连接,所述耳腔20-1内壁面为圆柱面。如图5所示,所述夹头一32和夹头二33前端设有圆弧槽35。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具体工作方式进行阐述:实施例1:该小限动器工装夹具,先将小限动器的待加工件放置在下模座2的下模腔20中,且使小限动器下端的圆柱体位于耳腔20-1中,然后启动双活塞杆气缸,双活塞杆气缸的活塞杆收缩,通过连接板31驱动夹头一32和夹头二33在导向槽21中往内运动,直到夹头一32和夹头二33前端的圆弧槽35顶在小限动器下端的圆柱体上,通过两侧夹头一32和夹头二33将小限动器夹紧,然后铣刀经过一次性对刀后铣上端面和钻孔,实现了小限动器的一次性装夹,一次性对刀后铣上端面和钻孔,保证了小限动器的上端面的平面度和两个孔的位置度,加工精度高;所述导向杆34与连接板31紧固连接,且导向杆34分别与导向孔22滑动连接,使得两侧的导向杆34共用同一个导向孔22,保证了夹头一32和夹头二33的位置精度。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下模腔20下端设有耳腔20-1,且耳腔20-1与导向槽21相通连接,实现夹头一32和夹头二33将小限动器夹紧;所述耳腔20-1内壁面为圆柱面,保证了对小限动器的精准定位;所述夹头一32和夹头二33前端设有圆弧槽35,避免小限动器下端的圆柱体与平面接触受力,保证小限动器下端的圆柱体受力均匀,避免夹紧力造成的小限动器下端的圆柱体钻孔就变形。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限动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下模座(2)和夹持机构(3),所述下模座(2)与底板(1)紧固连接,所述下模座(2)上端设有下模腔(20),所述下模座(2)下端贯穿设有导向槽(21),所述导向槽(21)两侧设有导向孔(22),所述夹持机构(3)由气缸(30)、连接板(31)、夹头一(32)、夹头二(33)和导向杆(34)组成,所述气缸(30)与下模座(2)侧壁紧固连接,所述气缸(30)为双活塞杆气缸,所述双活塞杆气缸两侧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板(31)紧固连接,所述夹头一(32)与一侧的连接板(31)中部紧固连接,所述夹头二(33)与另一侧的连接板(31)中部紧固连接,所述导向杆(34)与连接板(31)紧固连接,且导向杆(34)分别与导向孔(22)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限动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下模座(2)和夹持机构(3),所述下模座(2)与底板(1)紧固连接,所述下模座(2)上端设有下模腔(20),所述下模座(2)下端贯穿设有导向槽(21),所述导向槽(21)两侧设有导向孔(22),所述夹持机构(3)由气缸(30)、连接板(31)、夹头一(32)、夹头二(33)和导向杆(34)组成,所述气缸(30)与下模座(2)侧壁紧固连接,所述气缸(30)为双活塞杆气缸,所述双活塞杆气缸两侧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板(31)紧固连接,所述夹头一(32)与一侧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道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洪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