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RTO系统高温排放的高效混风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6644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RTO系统高温排放的高效混风降温装置,包括保温层,稳流管和若干转轮排风;保温层与稳流管进行连接,通过保温层将高温气体传输至稳流管内;稳流管将稳流后的高温气体从两侧排出并缓慢下降;若干转轮排风与稳流后排出的高温气体流向相对应,通过若干转轮排风将低温气体进行上升,与缓慢下降的高温气体形成对流并充分混合,形成混合后的低温气体再进行排出。通过转轮将低温气体与高温气体形成对流并充分混合形成混合后的低温气体进行排出;此设计能够快速降低高温气体的温度,确保了烟囱筒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RTO系统高温排放的高效混风降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温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RTO系统高温排放的高效混风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大气污染是我国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工业废气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大量的工业废气排入大气,必然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危害。有机废气一般存在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处理难度特别大的特点。因此在处理废气时安全保障和环保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如今比较受欢迎的RTO,也就是蓄热式热氧化焚烧炉,它是通过高温将废气直接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净化废气,并回收废气分解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但RTO排放时温度过高,风管内部采用300mm厚度陶瓷纤维内保温板保温,但排放烟囱(直径1.8m)是无法做内保温,且高温段只占烟囱整体长度的一小段,过大的温差使得烟囱表面环境不一致,及易影响筒体结构稳定及表面的防腐保护,产生不安全因素。由此可见,如何能够使排出的高温气体快速降温为本领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稳定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本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RTO系统高温排放的高效混风降温装置,其通过将高温气体和低温气体进行混合达到混合后的气体进行排出,大大减少了烟囱内的温差,确保了烟囱结构的稳定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RTO系统高温排放的高效混风降温装置,包括保温层,稳流管和若干转轮排风;所述保温层与稳流管进行连接,通过保温层将高温气体传输至稳流管内;所述稳流管将稳流后的高温气体从两侧排出并缓慢下降;所述若干转轮排风与稳流后排出的高温气体流向相对应,通过若干转轮排风将低温气体进行上升,与缓慢下降的高温气体形成对流并充分混合,形成混合后的低温气体再进行排出。进一步地,所述稳流管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密集的孔洞,通过密集的孔洞来排放稳流过后的高温气体。进一步地,所述稳流管与若干转轮排风之间设有混合段,高温气体与低温气体在混合段进行混合。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段的烟囱侧壁均设有不锈钢挡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RTO系统高温排放的高效混风降温装置,其通过转轮将低温气体与高温气体形成对流并充分混合形成混合后的低温气体进行排出;此设计能够快速降低高温气体的温度,确保了烟囱筒体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高温排放高效混风降温装置的内部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高温排放高效混风降温装置的内部第一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高温排放高效混风降温装置的内部第二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方案提供的高温排放高效混风降温装置,参见图1-图3,其包括烟囱100,保温层200,稳流管300和转轮排风400。从RTO排出的高温气体从保温层200进入烟囱稳流管300内后向低温气体方向流动,低温气体从烟囱100底部通过转轮排风400向高温气体方向流动,高温气体与低温气体混合后形成低温气体后,从烟囱100上方排出。保温层200用于对RTO排出的高温气体进行保温,位于烟囱100的进口处。通过保温层200来对RTO排出的高温气体进行保温,保证RTO排出的高温气体在进入烟囱100内部时保持在750-850摄氏度,以便于后期与低温气体进行混合时能够达到特定的低温温度。这里保温层200的结构方案不做限定,可以为保温风管,内径优选0.4m×0.4m,可以控制进入保温风管内的高温的流速及流通面积。烟囱100中部设有支架310,用于安装稳流管300。稳流管300用于对进入的高温气体进行降低风速及稳流,位于烟囱100中部,稳流管300开口与烟囱100进口相对应。稳流管300两侧底部设有密集的孔洞320,用于将稳流管300内的高温气体在稳流后通过密集的孔洞平稳,缓慢的进入烟囱100的内部,进入烟囱100的内部后进行缓慢下降。这里密集的孔洞320数量优选为200个直径为40mm-60mm的小孔,可以控制高温的流速及流通面积;其次,孔洞320的形状不做限定,可以为圆形,也可为方形等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这里稳流管300优选不锈钢稳流管,其直径为0.5m-1m,耐温达到1000摄氏度。在稳流管300的孔洞320底端设有将低温气体与高温气体进行混合的混合段。烟囱100底部设有低温气体进入口500,与稳流过后的高温气体流向相对应;用于注入低温气体到烟囱100内部。这里的低温气体优选小于60摄氏度,使低温气体与高温气体充分混合后能够保证混合后的低温气体达到相对较低的温度,即低于120摄氏度。在低温气体进入口500处设有大量转轮排风400,通过转轮排风400来将底部的低温气体以一定的速度向上吹,低温气体与缓慢下降的高温气体产生对流并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后的低温气体进行上升进入烟囱100内部。这里转轮排风400的风速优选为10-12m/s,使低温气体能够加快与高温气体的混合。稳流管300与若干转轮排风400之间设有混合段120,高温气体与低温气体在混合段120进行混合。同时,在烟囱100侧壁混合段部分增加不锈钢挡板110。防止未混合充分气体直接冲击烟囱100侧壁,保护烟囱100整体结构完整。这里不锈钢挡板110的形状不做限定,与烟囱100侧壁的形状相适配即可。下面举例说明本方案在具体应用时的工作过程:由上述方案构成的高温排放高效混风降温装置,在其具体应用时,首先,RTO排放出来的高温气体,通过烟囱的保温风管200后进入到稳流管300中,通过稳流管300对输入进来的高温气体进行降低风速和稳流,稳流后的气体通过温流管底部两侧的孔洞320平稳、缓慢进入到烟囱100的内部并缓慢下降。烟囱100底部输入的低温气体通过大量的转轮排风400进行上升,与缓慢下降的高温气体形成对流并进行充分混合,产生低温气体,混合后的气体上升进入烟囱100上部进行排出。本方案提供的高效混风降温装置,其能够快速降低高温气体的温度,确保了烟囱筒体结构及表面的防腐保护以及安全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RTO系统高温排放的高效混风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稳流管和若干转轮排风;所述保温层与稳流管进行连接,通过保温层将高温气体传输至稳流管内;所述稳流管将稳流后的高温气体从两侧排出并缓慢下降;所述若干转轮排风与稳流后排出的高温气体流向相对应,通过若干转轮排风将低温气体进行上升,与缓慢下降的高温气体形成对流并充分混合,形成混合后的低温气体再进行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RTO系统高温排放的高效混风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稳流管和若干转轮排风;所述保温层与稳流管进行连接,通过保温层将高温气体传输至稳流管内;所述稳流管将稳流后的高温气体从两侧排出并缓慢下降;所述若干转轮排风与稳流后排出的高温气体流向相对应,通过若干转轮排风将低温气体进行上升,与缓慢下降的高温气体形成对流并充分混合,形成混合后的低温气体再进行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RTO系统高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祺周良盛同范沈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成涂装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